雨中登泰山(我和《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
文|李健吾
去泰山是我和我的儿子一道去的。我们在兖州下了火车,带着文学研究所的介绍信,以及其他文件(如,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的会员证),先去领导机关说明情况,该机关派了一辆小汽车把我们送到曲阜,由一位副县长热情招待。后来我写了一篇游记,发表在一九六一年十月的《山东文学》上。我们的本意是去泰山,不料阴雨连绵,一直下了三天,偶尔不下雨,便在曲阜看了个够。可是雨好像单单和我们为难似的,还是那位副县长(我忘了他的姓名,实在不应该)好客,用丰盛的菜饭款待了我们三天。到第四天,雨还是下个不停,我们再也耐不住了,只得和他告别。他也叹了口气,说真糟糕,留不住我们,只得写了一封介绍信,派车把我送到兖州车站。我们父子就这样去了泰安县。
我的本意是去泰山的。为什么?文章里我已经交代清楚了。《人民日报》的文艺版编辑姜德明同志是知道的,约我回来给《人民日报》写一篇游记发表。我们到了泰安,由教育局安排一位张同志(我忘了他的名字,我的记性实在不好!)陪我们上泰山,约定了第二天上午七时在我们住的地方会齐。可是第二天一早,雨又下个不停,眼看十一点半了,似乎有放晴的意思,我说:“走吧!”我们就这样鼓起勇气,上了泰山。
登泰山不足为奇,妙就妙在雨中。因为我们才到泰山,有时细雨蒙蒙,有时倾盆而下,一直收煞不住。“雨”对游客来说,本来是一件坏事,不过这次出于我们的意外,反而做成我们这次登山的乐趣。寻常上山,有日晒,而无雨淋,是乐趣,也是苦趣。试想一座干秃秃的枯山,就说有意思,也比不上“雨中”登泰山的意味无穷。
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在写“雨”与泰山的关系。
我多年不回家乡了,今年元旦我回去了一趟,翻过中条山,去了芮城一趟。遗憾的是,我童年的梦破灭了,现实生活告诉我,这座山是光秃秃的,很少有几棵树。记得我在中学时期写过一篇《终条山的传说》(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晨报》副刊),鲁迅先生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谬奖,说:“《终条山的传说》是绚烂了,虽在十年以后的今日,还可以看见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其实什么“传说”也不该在中条山有,山太枯了。
所以一九六一年七月,“雨”中登泰山,显得别有意味。
这篇文章我从自然顺序写起,从下面写到顶点———南天门。为了衬托山高势险,我写自己如何胆怯力弱,又从游人中特意挑出了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前头”。还挑了一位老大娘, “挎着香袋,尽管脚小,也稳稳当当,从我们身边过去”。这就是我上“紧十八盘”的心情。“小脚”,是裹过的“小脚”。这对我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对读者,在困难中,也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在这种挣扎中,天快黑了,我不得不奋力,终于上到了泰山之巅,“而小天下”!
回到北京,文章被《人民文学》先下手为强,拿去发表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对不起姜德明同志,因为我失了约。
文章里有“河”,读者查不到出处,其实它是汶河一个支流,是从泰山往西南流出的。我有一本乾隆年间“雨山堂”出版的《泰山道里记》,上面写得明白:“《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门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创此城,疏泉潆绕其下,城北旧有水道,经岱偏东南出,折而西南,曰运舟街,至城西南出,会河入泮归汶。” 《泰山小史》是明朝的书,可能山东省图书馆还有。“”读音应如“奈”。《康熙字典》与《辞海》均无此字。《雨中登泰山》回避了一些事实。例如年轻男女烧香磕头,求子求福。
我们这次去还忙坏了山上的招待所,因为山下虽有电话给它,而我们到时,已经快八点了,它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干衣裤,和干净的棉被,后来日出虽未看到,它却为我们准备好了观日出的棉大衣。这些都是值得感谢的。第二天下午我们下山,天晴了,瀑布小了,几乎看不清楚了,所以“雨”中登泰山,还是值得的。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载1982 年《教学通讯》第11 期)李健吾(1906-1982)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文学翻译家。曾用笔名刘西渭。生于1906年。山西省安邑县西曲马村人。幼年随母居住北京。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在西洋文学系学法语。1930年毕业后任助教。1931年去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教学、写作和翻译工作。曾与黄佐临、顾促彝创办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并任教授和研究班主任。1954年调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处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坛子》《使命》;中篇小说《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西山之云》;长篇小说《心病》;戏剧作品《委曲求全》《梁允达》《这不过是春天》《十三年》《撒谎世家》《贵花》《青春》《秋》《一棍子打出个媳妇》;散文集《意大利游简》《希伯先生》《切梦刀》和散文《雨中登泰山》;翻译作品有《福楼拜短篇小说集》《高尔基戏居集》(七册)《契诃夫独幕剧集》《莫里哀戏剧集》(八册)《托尔斯泰戏剧集》(四册)《屠格涅夫戏剧集》(四册)《爱与死的搏斗》《宝剑》《罗森堡夫妇》《巴尔扎克论文选》《包法利夫人》和《莫里哀喜剧六种》。此外,还有《福楼拜评传》《汤达研究》等多种研究著作和论文。 北岳文艺出版社

雨中登泰山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