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刺为什么多 鳊鱼鱼刺那么多

鲥鱼刺为什么多?

鲥鱼是淡水鱼,所以刺比较多。鲥鱼,别名三黎鱼、三来鱼、时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名贵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口较大,吻较尖,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部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一般体长为25厘米——40厘米,个体重1千克——1.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4千克左右。

延伸阅读

请问三大恨事,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是什么意思?

这是张爱玲所说的人生三大憾事:海棠无香,鲥鱼多骨,红楼无尾。意思是说:海棠花虽美丽却没有香味,鲥鱼味道鲜美却骨头太多,不好下咽;红楼梦小说写的好,却没有写完。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意思,表示时间很少有完美的事物。

海棠无香鲥鱼多刺原文?

“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前人已有所叹。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斋夜话》。

海棠并非无香,五代词人和凝就曾在《临江仙》中写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蒙。”以此来写海棠的香,所以彭渊材说“海棠无香”,只是用来说明自己的遗憾心情罢了。

鲥鱼是“长江三绝”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时不必不去鳞,鲜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苏东坡曾评价说“此中风味胜莼鲈”。美中不足的,便是鲥鱼多刺,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古人所说“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都是在说美中不足之事,表达心中的遗憾之情。

扩展资料:张爱玲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海棠无香人生四大憾事?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出自张爱玲《红楼梦魇》,原文为:“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大抵最遗憾之事,往往与最美好之事紧密相连。就如《红楼梦》里所言:那红尘中确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原文为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鲥鱼和海棠以及红楼梦在张爱玲心里必是极爱的,但偏偏有没用不足。

恨鲥鱼多刺读音?

答 : 恨鲥鱼多刺的读音是

hèn shí yú duō cì

恨 , 恨事 , 让人感到遗憾的事.

鲥鱼 , 体侧扁 , 背部黑绿色. 鳞下多脂肪 , 肉鲜美 , 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

多 , 数量大 , 与少寡相对.

刺 , 像针一样尖锐的东西.

恨鲥鱼多刺 , 出自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憾事之一 : 恨鲥鱼多刺.” 意思是 , 鲥鱼是很鲜嫩美味的 , 可遗憾的是鲥鱼肉中多刺 , 不敢随心所欲地品尝 , 这就是人生中的一件憾事.

鲥鱼刺多怎么办?

鲥鱼刺多可以用熟拆知生差的方法把刺取出来。

熟拆是将鱼煮熟或蒸熟后取出鱼头、鱼骨、鱼刺。这种方法较方便。

生拆的方法是:先在鱼腮盖骨后切下鱼头,随后将刀贴着脊骨向里批进,鱼身肚朝外,背朝里,左手就抓住上半片鱼肚。批下半片鱼肚,鱼翻身,刀仍贴脊骨运行,将另半片也批下,随后鱼皮朝下,肚朝左侧,斜刀将鱼刺批去,如果要去皮,大鱼可从鱼肉中部下刀,切至鱼皮处,刀口贴鱼皮,刀身侧斜向前推进,除去一半鱼皮。接着手抓住鱼皮,批下另一半鱼肉。如果是小鱼,可从尾部皮肉相连处进刀,手指甲按住鱼皮斜刀向前推批去掉鱼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