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单位的换算?
长度单位:1千米(km)= 0.621英里(mile)1米(m)= 3.281英尺(ft)= 1.094码(yd)1丝米(dmm)=1忽米(cmm)=1丝=0.01毫米=0.001厘米1厘米(cm)= 0.394英寸(in)1厘米(cm)=10毫米(mm)1,000,000,000纳米 = 1米(m)1,000,000纳米 = 1毫米(mm)1,000纳米 = 1微米(μm)1纳米 = 10 埃米(记为?)1埃米=10^-10m1埃(?)= 10米(m)1英里(mile)= 1.609千米(km)1英寻(fm)= 1.829米(m)1英尺(ft)= 0.3048米(m)1英寸(in)= 2.54厘米(cm)1海里(n mile)= 1.852千米(km)1链= 66英尺(ft)= 20.1168米1码(yd)= 0.9144米(m)1密耳(mil)= 0.0254毫米(mm)1英尺(ft)= 12英寸(in)1码(yd)= 3英尺(ft)1杆(rad)= 16.5英尺(ft)1英里(mile)= 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 1.1516英里(mile)市制计量单位:1里=15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毫1平方公里(km2)= 100公顷(ha)= 247.1英亩(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 10.764平方英尺(ft2)1公亩(are)= 100平方米(m2)1公顷(ha)=15亩=1hm2=10000平方米(m2)= 2.471英亩(acre)=0.01平方千米(其中h表示百米,hm2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1平方英里(mile2)= 2.590平方公里(km2)1平方英尺(ft2)= 0.093平方米(m2)1亩=2000/3平方米≈666.666平方米市制计量单位1平方里=22500平方丈1平方丈=100平方尺1平方尺=100平方寸1平方寸=100平方分1平方分=100平方厘1平方厘=100平方毫体积单位:1立方米(m3)=1000升(liter)= 1000立方分米(dm3)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延伸阅读
计量单位换算?
一、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千米=1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二、容积单位换算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三、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000克、1千克=2市斤、1市斤=10两=500克、1两=50克四、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一到三年级数学换算单位?
1-3年级数学公式:
长度单位换算:
1、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 厘米=10毫米 。
2、一支铅笔长20厘米,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数学书厚6毫米,一个人高100厘米。
3、人每分钟走70米,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重量单位换算:
1、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2、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大象 鲨鱼的重量用吨。
货币单位换算:
1、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2、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运算方法: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3年级数学概念: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再除个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法可用乘法进行验算。没有余数的: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四位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四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有几就写几,哪个数位上没有数,就写0。四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1个0,末尾的0都不读。
5、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位数相同比千位;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要准确测量物品有多重,要用“秤”称一称。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千克用符号“kg”表示,克用符号“g”表示。1千克=1000克。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8、平面图形一周的总长度是周长。长方形的周长=2条长+2条宽或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要在长方形里剪最大的正方形,只要边长=宽。
9、24时记时法时间词语有: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A、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词语,下午和晚上要+12B、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词语,超过12时的要-12C、求经过时间可以先统一计时法,然后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结果换成时间单位。
10、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
11、理解“偶尔”、“经常”、“可能”、“一定”等词语的含义,会用这些词语举例。
扩展资料:
错误公式特征
1、自称是科学的,但含糊不清,缺乏具。
2、无法使用操作定义(例如,外人也可以检验的通用变量、属于、或对象)。
3、无法满足简约原则,即当众多变量出现时,无法从最简约的方式求得答案。
4、使用暧昧语言的语言,大量使用技术术语来使得文章看起来像是科学的。
5、缺乏边界条件:严谨的科学理论在限定范围上定义清晰,明确指出预测现象在何时何地适用,何时何地不适用。
换算单位怎么写?
1L=103ml=10dl 1L=1dm3(一升=1立方分米)1m3=103L=103dm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升)0.001m3=1dm3=103cm3=103ml(一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公式?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2、时间单位换算:1年=365天,1天=24h,1h=60min,1min=60s
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4、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1克=1000毫克
5、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6、密度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
7、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8、功率单位换算:1kw=1000w
9、电流单位换算:1A=1000mA,1mA=1000微安
10、电压单位换算:1kv=1000v,1v=1000KV
11、电阻单位换算:1兆欧=10^6欧姆,1千欧=1000欧姆
12、电功单位换算:1千瓦时=3600000J
换算单位一斤等于多少钱?
斤 = 10两 = 100钱
钱是最小的重量单位,现在在中药方、黄金、食谱中仍沿用这一计量单位。一钱等于十分,10钱为1两,1000钱为1贯。实际质量于各地不同时代皆有变化。一钱是一两的十分一重。 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国际公制在中国的推行 明清两代采用营造、库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学技术,在钦定《数理精蕴》中对度量衡详加考订,并用万国权度原器与营造尺、库平两进行校验。营造尺相当于米制32厘米,库平两约合37.3克。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拟订划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铂铱合金原器和镍钢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运回中国。
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公斤为2市斤。改革后的市制适应民众习惯,又与公制换算简便,逐渐为民众接受。
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单位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