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是哪里?
洛阳
东都一般即指洛阳,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是隋后期的首都,隋炀帝大业元年营建。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延伸阅读
唐朝除都城长安外的东都在哪儿?
唐朝东都在洛阳。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
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
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东都为神都,对都城进行扩建,修建了明堂、万国天枢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洛阳介绍: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洛阳繁衍生息,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东都洛阳什么意思?
洛阳在周时周王朝东迁在洛阳定都,
西汉刘秀在洛阳定都是为东都。
故洛阳又称东都。
东都洛阳为什么繁华?
地理位置好。
公元605年,隋炀帝将洛阳作为东都,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条河道,洛阳的水运贸易往来开始频繁。公元691年,武则天迁都洛阳,赐洛阳“神都”封号。两年后下令于洛阳开建新潭,以为各州府停泊船只之用。一时间,洛阳漕运千里不绝。公元749年,洛阳的粮食储备量几乎占到了全国的一半,近58万石。
为什么隋朝要设立两个都成东都洛阳?
首先隋朝实行的是两京制,一个主都,一个陪都。历史上一般实行两京制的朝代都会有两个都城,在区域内形成优势互补。皇帝一般在主都坐镇,太子在陪都监督。而且陪都有和中央政府一样的行政机构已供朝廷有难时备用。在我国历史上实行两经制的朝代有很多,其中隋朝西都在长安,东都在洛阳。
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什么意思?
东都洛阳西都长安意思是:唐朝前期国家定都西安,时称长安。武则天执政时多在洛阳居住,处理朝政,将洛阳定为陪都。根据两城的方位又称东都洛阳西都长安。
盛唐是两京制,皇帝在洛阳的时间有近50年,隋唐所有史书只有两京,没有陪都概念
唐代是典型的两京制
唐太宗: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洛阳长安)。
唐高宗:两京(洛阳长安)朕东西两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洛阳长安两京都,朕东西之宅也。
唐睿宗~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684年唐睿宗)…改东都为神都~《旧唐书》
唐玄宗:三秦九洛(长安洛阳),咸曰帝京
洛阳为何被称为东都?北宋建都开封为何又被称为北宋,而不是其他?
我国古代多数朝代在西安建都,相对于西安来说,洛阳在东边,而且洛阳又比较发达,而且也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人们为了区别其间,西安为国都时,人们就有东都来称呼洛阳。
关于北宋与南宋,这也是都城地理位置不同而得来的。宋代在1127年以前,都城在开封,之后被金所灭,迁都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后人为方便区分,就把建都在北方开封的称为北宋,都城在南方临安的称为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