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时间 天京事变有多残忍

天京事变?

指的是:

1856年(清咸丰六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定都天京(即今天的南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1856年,八九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京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包围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实行恐怖统治,并杀死杨秀清全家老小,石达开逃往安庆。韦昌辉的屠杀和暴虐统治激起了天京将士的愤怒,石达开也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洪秀全遂于11月初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11月底,石达开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但是对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为王,处处牵制石达开。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出走,1863年5月陷入清军包围,全部被剿灭。

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延伸阅读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是?

天京事变。

1856年后期,太平天国领导人内部发生的一场变乱,北王韦昌辉连同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袭杀了东王杨秀清,并将其家属及部将两万多人屠杀,最终韦昌辉等三人又在翼王石达开的要求下被洪秀全处死。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主要是从“天京事变”之前和之后的形势变化来衡量的。

自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同年12月,太平军在永安城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此后,太平军从广西出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攻破了清军江南大营,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进入了全盛时期。

其后,太平天国内部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洪秀全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夺,逐渐退到了“精神领袖”的地位,意图凌驾于洪秀全之上的即为东王杨秀清。

1852年9月12日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战死,其后杨秀清便独揽神权,至1856年,更是达到了滥用的地步,他时常借“天父之言”要求洪秀全处死他看不顺眼的官员、侍从等。

在此过程中,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到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万岁”、意在集政权与神权于一身时达到顶峰。

天京事变可以被避免吗?

这是不可能的,从人性的角度讲,要想避免天京事变的发生,基本不可能。只是时间的早晚。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除少数失利外,基本可以说是秋风扫落叶。从广西起家,一路击溃满清八旗绿营,直到攻取南京建都。

这其中主要原因,除了清朝军队腐败,战斗力低下之外,最关键的是太平天国团结一心,将领身先士卒,所以所向披靡。

面对强敌,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上至洪秀全杨秀清,下至普通士兵,谁敢掉以轻心。整天想的就是如何破敌,怎样和清军作战。其他事情基本可以忽略了,自身的利益得失无暇顾及。可是这种紧张感从进入南京就消失了。

一旦取得成就和胜利,就会放松懈怠。面对南京的富裕和花花世界,江南美女,有多少人能够不动心,保持当初的锐气。

所以,从定都天京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王府,洪秀全挑选美女作为自己妃子,大小将领也纷纷选美纳妾,腐败不可避免。

同时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也不可避免的爆发。古话说的好,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勾践如此,刘邦如此,朱元璋同样。连这些霸主和开国皇帝都不能避免,而太平天国完全不能跟这些人相比,都还没有取得胜利,就开始了自相残杀,剪除异己。最终爆发天京事变。

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

你好,天京事变说的是太平军内讧,洪秀全指示韦昌辉血洗杨秀清东王府,及杨秀清直属部下几千人。然后又安排石达开回南京,杀掉韦昌辉等人。然后在准备对石达开下手前,石达开逃离南京,并一路西上。

天京保卫战有泛指,有特指。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先后在南京外围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对南京形成围困之势,但两大营均被太平军击破再重建再击破。

特指的南京保卫战,则是指太平天国末期,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围困南京的战斗。这次保卫战没有奇迹,南京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破城。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失败主要原因?

天京事变的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关键点,也是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当我们往深处去分析,就会发现下面三个点非常的重要:1、不应该定都天京;

2、没有优质的参谋团队;

3、得罪了洋人。

其一,1853年太平天国决定定都在天京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己挖坟墓。为什么这么说呢?罗大纲当初一直反对定都南京的理由是:“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类矣!”如果在和平的年代,在封建时代来看,南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长江边上,水路发达,离江南这样富裕的地方很近,京城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钱粮,然而,在当时那样动荡的年代里,四处都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南京除了依靠长江,没有其他的战略优势,而且选定这个地方,这无疑是在告诉别人:“我在这,老巢都在这。”最后不就是湘军集中干了天京好几年,天京就陷落了。

其二,洪秀全起家是依靠着宗教的力量,而且由于自己多年科举的不愉快经历,对孔孟之道恨之入骨,一旦得势就打压传统读书人心中孔子圣人的形象,烧毁孔庙之类的地方,将传统治国之道踩在脚底。一个政权想要长久,是必须要接受知识分子的加入、辅佐,看看历代开国皇帝,那个身边不是文臣武将云集?如果刘邦没有张亮、萧何、陈平,如果刘秀没有韩歆,如果李渊没有裴寂、唐俭,他们会成功吗?

洪秀全们的种种做法,是自绝于知识分子,是非常让知识分子寒心,根本不能吸引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在太平天国留有名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是私塾教书先生居多)。

其三,太平天国创业之初,外国列强在保持中立态度的情况下,其实是有意愿接触太平天国,他们好奇太平天国这个信奉基督教的新政权是不是不同于清朝,是不是不会闭关锁国,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利益时,洪秀全一语惊人:“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万事爷哥朕做作主,弟们踊跃建万功(感情就是要列强乖乖的听自己的,帮自己干掉清朝)”随后,太平天国高层直接拒绝承认列强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处应该点赞),列强们见这架势,还没有清政府好欺负,果断选择支持清政府。

列强选择支持清政府后,默许自己人去帮忙创办洋枪队,帮助清朝守上海,卖给清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如果,太平天国在以上三个因素中做了其中一两个正确的选择,历史恐怕会被改写。

太平天国天京事件始末?

1856年9月,天京(南京)城周围驻防的清军惊奇的发现,上游秦淮河流入长江的入口处“内有长发尸骸不可数计,由观音门口内漂流出江,内有接连捆缚及穿黄褂者”,这一反常的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大量的太平军死尸从城中漂出,说明近期的天京城很有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内乱或者火拼;第二,“穿黄褂者”是太平天国高级将领的专属衣着特征,说明这场内斗还牵涉了大量的太平军高层人员。通过这些表面证据,清政府判断,天京城内,应该发生了“自相戕害”的重大事件。

清军的推断是大致正确的,只是这次事件所波及的范围和惨烈程度以及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在其14年的执政历史上,影响最深远也是最恶劣的政治事件——天京事变,在这次事变中,太平天国有超过2万余人的精英将士遇害,最核心的高级别将领全部牵涉其中——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灭门,随后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又被天王洪秀全诛除,而翼王石达开因受猜忌,负气率领10万精兵出走天京。

1856年,全盛的太平天国,因为“天京事变”元气大伤,渐渐走向了衰亡……

1856年9月发生了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1856年,八九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部对付杨秀清。

简述天京事变的原因及后果?

天京事变的原因:

(1)直接原因——内部矛盾激化(领导集团之间的矛盾)。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洪秀全把精力用于宗教神学的著述,其余领导结成自己的集团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的都正日益尖锐。1856年秋,领导集团内部因争夺权势而分裂,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
(2)间接原因——敌人破坏颠覆的影响。太平天国内部成分日益复杂,其中不乏暗藏的敌对分子、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还有一些人是被迫参加的。这些人在军队中挑拨离间、煽动逃亡、叛变,甚至与清军暗通消息,给太平天国带来很大危害。
(3)根本原因——农民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沉醉于胜利喜悦中,革命进取心日益减退,开始了对权力和生活的追求,生活上的腐化已相当严重。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后果: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搞垮了领导核心,削弱了革命力量。加剧了政权的腐败(巩固了洪秀全的政治地位,从此不信任何人)。摧折了太平天国的信仰支柱。导致战局急剧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天京事变死人多少人?

天京事变死人两三万人

天京事变”是1856年后期,太平天国领导人内部发生的一场变乱,北王韦昌辉连同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袭杀了东王杨秀清,并将其家属及部将两万多人屠杀,最终韦昌辉等三人又在翼王石达开的要求下被洪秀全处死。

之所以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主要是从“天京事变”之前和之后的形势变化来衡量的。自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同年12月,太平军在永安城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

此后,太平军从广西出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其后,太平军又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取得了多次胜利,特别是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攻破了清军江南大营,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进入了全盛时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