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美少女
作者:袁秀月
8日,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首次亮相,预告片一公布,刘亦菲的妆容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片中,花木兰被家人安排去相亲,从衣服到妆容都经过了精心打扮。不过,花木兰的妆似乎有点不符合现代审美。红红的脸蛋,涂黄的额头,黑黑的眉毛,眉间画有红色花饰,有网友评价,这样的妆容,连“神仙姐姐”也撑不住。
《花木兰》视频截图,刘亦菲饰演花木兰
有人认为可爱:
但有人认为不太符合现代审美:
也有人认为贴合花木兰的角色气质:
更多人则表示,妆容很符合历史:
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女子到底会怎样化妆,她们又有哪些流行的妆容?
《木兰诗》中有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中,“花黄”指的就是额黄妆。南北朝时,受佛教文化影响,女性以佛像妆容为美。一些女性还从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为黄色。在诗文中,额黄还有鸦黄、蕊黄、约黄、花黄之称。
比如李商隐《蝶三首》诗中有:“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梁简文帝萧纲的《美女篇》中也说:“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除了把额头涂为黄色,还有把黄色硬纸或金箔剪制成花样贴于额头。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多种花样,所以又称为“花黄”。陈后主的《采莲曲》中,就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花木兰》视频截图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女性就开始涂粉化妆了。汉代以后,涂红妆者日益增多。在《木兰诗》中就有“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的原料多为胭脂,和铅粉、米粉并用,涂在脸颊上。有涂得比较艳丽的晕红妆、桃花妆,也有斜红妆。
南北朝时还有梅花妆,即在额头贴梅花形的妆饰。据说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仰卧在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正好落在公主额上。额间被染成花瓣状,怎么也洗不掉。宫中女子见此纷纷效仿,剪梅花贴于额间,后来梅花妆逐渐形成一种风尚。
《花木兰》视频截图
南北朝时期,女性对面妆非常重视,并且发展出了多种样式,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白妆、紫妆、佛妆、啼妆、半面妆等。
白妆就是拿白粉敷面,不施胭脂,追求素雅之美。紫妆,顾名思义就是在脸上涂紫色粉,紫粉由米粉、胡粉和葵子汁调和而成。佛妆和额黄妆类似,只不过是把整个脸都涂黄。
南北朝时,还流行一些比较怪异的妆容,比如啼妆、半面妆。啼妆就是在眼角下施粉,就像啼痕一样。半面妆则是只化半边脸,源自梁元帝的妃子徐妃。
其实,不管是额黄妆还是红妆,都侧面反映了当时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为中国化妆史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也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六旬老汉猥亵6岁女童取证难?检方:“零口供”也要判!
●圆明园沉睡百年古莲复活开花!网友大呼神奇
●热浪翻烤!为你“续命”的空调不制冷,真的需要加氟吗?
编辑:赖奇春
责编:马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