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曲线的定义是什么 校准曲线的定义是

校准曲线的定义?

电表在构造上各种不完善因素引入的误差,电表的读数与准确值有差异。为了确定误差,用改装电表和一个标准电表同时测量一定的电流或电压,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对应值,这一工作称为电表的校准。电表校准的目的:一是要评定该表在改装后是否仍符合原表头准确度的等级;二是要绘制校准曲线,以便对改装后的电表能准确读数。 校准的结果得到电表各个刻度的绝对误差。选取其中最大的绝对误差,除以量程,定义为该电表的标称误差。根据标定误差的大小,即可定出被校电表的准确度等级。如标定误差在0.2%至0.5%之间,则该表就定为0.5级。 通过校准,测量出电表各个指示值Ix和标准电表对应的指示值Is,从而得到电表刻度的修正值。作出校准曲线ΔIi~Ixi,ΔUi~Uxi。根据校准曲线可以修正电表的读数。

延伸阅读

校准曲线灵敏度是什么?

校准曲线灵敏度表示K

这是行标。 其次:你可以看一下朗伯—比尔定律,K表示COD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我们用的仪器计算比这个简单,每次做实验的时候带上一个COD浓度为零的水样(蒸馏水),正常做实验,做完后,把零水样先比色,按空白键(相当于电子秤的去皮),再把水样放进去就出结果了。K在1505左右。

sec校正曲线名词解释?

SEC 校正曲线和普适校正曲线:

(1)SEC 校正曲线:选用一组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标准样品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做一系列的色谱图。

(2)普适校正曲线:

以lg[]M η对e V 作图,对不同的聚合物试样,所得的校正曲线是重合的。

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有什么不同?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标准曲线法又称校准曲线法,做法是将贮备标准液稀释为所需要的标准系列,用零浓度调仪器零点后,依次由低到高浓度测量标准液的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同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在坐标纸上以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它一般适用于已知样品的基本成分和标准液的基本成分相接近的样品。标准加入法是分别在数份相同体积样品液中加入不等量的标准液,一定要有一份相同体积样品液中加入 的标准液为零,按照上面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量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在坐标纸上以加入的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用外推法(延长标准曲线和横坐标相交的数的绝对值)就可得到样品液浓度。它一般适用于组份较复杂的未知样品,能消除一些基本成份对测定的干扰,但对测定的未知成分含量要粗略估计一下,加入的标准液要和样品液浓度接近,

校准曲线a值是什么?

a是斜率。

校准曲线:在规定条件下,表示被测量值与仪器仪表实际测得值之间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分两种: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工作曲线:曲线和样品的测定步骤完全一样,即需要预处理。标准曲线:曲线与样品的测定步骤不一样,即不需要做预处理。

因此,如果基体效应对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时,应使用含有与实际样品类似基体的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校准曲线的绘制。

校准曲线包括哪两种?它们有什么不同?

  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两种。   标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所用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 略,一般省略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完全相同。 通常要求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 0.999。

怎样判断校准曲线是否正常?

1线性检验

相关系数r≥0.999,某些实验0.995即满足要求,甚至可以0.99

2斜率的检验

在不同时间,制作同一条曲线,确定校准曲线是否稳定。(连续7天,每天做一条校准曲线,得到7条校准曲线)

用斜率相对偏差检验:

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10%;

3截距检验(过零点检验)

理想的回归曲线,截距a=0,曲线通过原点,由于存在难以控制的随机因素,多数曲线表现为a≠0,不通过原点,遇此情况要检验其是否通过原点。

将截距a与0做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时,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表示截距检验合格,说明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准确度高。

将截距a与0做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时,看有无显著性差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