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署和地级市有什么区别呢 行政公署和地级市的区别

行政公署和地级市有什么区别?

行政公署是省、自治区设立的派出机关。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数已改为省辖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贵州铜仁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地级市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是省辖市。分为管县的市与不管县的市。后者又分为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两种。

延伸阅读

地区行政公署到底是派出机关还是派出机构?

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相当于某某地级市人民政府。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地区并不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但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联系本辖区内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同时,地区设立有政协机构。

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区公办这三个机关有什么区别?

行政公署是政府机关,下设街道办事处(属公务员),居民区设社区办公室

什么是行署专员?他是什么职务?

行署是省级行政区的派出机构,相当于明清时期的道。专员是行署的最高行政长官,它的级别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属于正厅级官员,但行署可以代行省级职能管理所辖地区的地级市,它对所辖地区的县级行政区的权力渗透深度远大于地级市的市长。现在的边远省份或自治区仍保留有少量行署建制。

什么是行署专员?他是什么职务?

行署专员是地级行政公署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厅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管理整个地级区域;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

行政公署与地区行政公署有什么区别?

一样。行政公署(行署)是现时中国行政区划中“地区”和“盟”的行政管理机构。   抗日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的政权机关,如苏南、苏北、皖南、皖北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销;1978年《宪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所属各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198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行政公署作为其派出机关。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数已改为省辖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大兴安岭行政公署、青海海东行政公署、贵州铜仁地区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兴安盟行政公署、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

行署是什么单位?

行署是行政公署的简称,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体制单位,一般代指地市级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原“行政督察区”被改为“专区”,也成为了“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

后来,专区又被改称“地区”,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管理地区的行政公署也叫地区行政公署。

什么叫地区行署?

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行署是行政公署的简称,其行政首长称行署专员。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67年-1971年,专区逐渐改为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