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为人当鉴朱圣(杂文)

中国有句古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说,一般百姓非圣非贤,哪能没有过失呢?当然了,若“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此话的立意相当不错,但是,数千年来,人们只注意了该成语的表面意思,却忽视了其背后的另外一层含义:只有圣贤之人,才会无过!

圣贤之人,当真的就这么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永不犯错吗?

此问题似乎还真有些不好回答。但是,中国历史上几乎与孔子、孟子齐名的朱熹朱老夫子,因为政治理念不同,而实施的一次“借刀杀人”之举,却让我们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千古名训,有了另一番解读,这确实令人有些意外。

1940年,由唐圭璋先生编辑,商务印书馆印刷的《全宋词》一出版,即被当时的中国文化界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甚至与清代《全唐诗》共称为中国古典文学诗词史上的绝世双璧。而在《全宋词》的词中,《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三首词尤其著名。而其著名的原因,除了词本身被公认是上乘佳作之外,还有另一个特别的原因,则是因为作者严蕊,一位有着传奇而令人唏嘘身世的刚烈才女。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从小在父亲的管教下,习乐礼读诗书,不仅通晓古今,而且词意清新,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女。而让严蕊名声大噪的原因,则是源于无辜被卷入一起朱熹弹劾政敌唐仲友的事件。

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也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公元1182年,南宋淳熙九年,家道中落的周幼芳,不幸沦为台州营妓,取艺名严蕊。因其善弄琴棋书画,长于歌舞丝竹,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者络绎不绝。其中,台州知府唐仲友是严蕊走得最近的一位挚友。当年,唐仲友为严蕊等落籍,回黄岩与唐母居住。

唐仲友属于永康学派,因与理学创始人朱熹的政论理念有些分歧,由此双方心生芥蒂,彼此也不怎么来往。也就在同一年,时任浙东常平使的朱熹,巡行台州,知道了唐仲友与严蕊的“风流韵事”,于是借机连续上述六道奏折弹劾唐仲友,其中两道奏折,就专论唐仲友与严蕊的所谓风化之罪。为了彻底打击政敌,朱熹还利用自己的特权,下令通判黄岩抓捕严蕊,先后关押于台州和绍兴。一开始是引诱严蕊揭发唐仲友,谁知严蕊不肯入套,于是又施以酷刑妄图逼严蕊“招供”。不料想,严蕊虽为一柔弱女子,但为人重感情讲气节,更不愿意为了苟活而陷害有恩与自己的唐仲友,因此,面对酷刑坚贞不屈,甚至义正言辞的正告行刑酷吏转述朱熹:

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偷鸡不成反被鸡啄的朱熹,看到严蕊的“供词”,几乎晕厥。不久,朱熹改官调离,浙东提点刑狱岳霖接任。

岳霖,号商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第三子,岳飞遇害那年,岳霖刚满十二岁,十年后即岳霖二十二周岁时,孝宗皇帝颁布诏令,为岳飞昭雪。一年后的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又下诏任岳霖为右承事郎。以后,岳霖还任过广西钦州知县,川转运判宫,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举封椿库等官职,官至朝请大夫,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郎,广东经略安抚使,赠太中大夫等职。

? 有意思的是,岳霖与朱喜还是多年的好友,甚至在后来搜集遗文,为父亲岳飞修史编书时,还曾得到过朱喜的大力帮助。然而爱憎分明的秉性,并没有让岳霖被友情拖坠,经过认真调查后,岳霖很快发现了这起案件背后的隐情,并知道了严蕊是怎么从一个无辜者变成了受害者的全过程,于是毫不犹豫的下令立刻释放严蕊,并有意给予适当照顾。然而,让岳霖没有想到的是,在问及以后的打算时,严蕊一语不发,只作《卜算子》一词,以明去向: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霖得知严蕊心意后,不再勉强,于是当即判令严蕊从良。

事件到此,结局与朱老夫子一开始的所有期待,已经完全是南辕北辙——非但没有打倒自己的政敌,反倒让自己的名誉受到极大的损伤。而从良后的严蕊,不但深得百姓同情和敬佩,其大义凛然、不畏权势、不落井下石之壮烈之举,更引得许多男士争相求婚。但是,牢狱期间的人情冷暖,让这位苦命女子对人世间所谓的真挚情感一时变得心灰意冷,于是对所有追慕者一概拒之。

此后不久,赵宋宗室的一位近属子弟,因爱妻突然亡故,一度悲伤过度,几乎百事俱废。严蕊得知后,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在这迷蒙的世间,居然还有如此痴情之男子,于是便义无反顾的嫁给了这位皇室宗亲。

有人感叹,严蕊虽身为弱女子又处青楼,却不失为人之气节,令人钦佩,感叹之余,作七言古风一篇:

天占有女真奇绝,挥毫能赋谢庭雪。搽粉虞侯太守筵,酒酣未必呼烛灭。忽尔监司飞檄至,桁杨横掠头抢地。章台不犯士师条,肺石会疏刺史事。贱质何妨轻一死,岂承浪语污君子?罪不重科两得答,狱吏之威止是耳。君侯能讲毋自欺,乃遣女子诬人为!虽在缧绁非其罪,尼父之语胡忘之?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山花满斗归夫来,于潢自有梁鸿案。

还有人一生倾慕严蕊,却无缘一睹芳容,遗憾之余写下一阙《如梦令·爱严蕊》:

夜恰合欢天气,红白一窗桃李。情味至今犹,不见故人词寄,悲矣!悲矣!画一个圈儿替。

更有人干脆将严蕊叫板朱熹的故事改编成了戏剧《莫问奴归处》,并搬上舞台。据说,此剧上演后,在当时曾一度久演不衰。

一向以“涵养为首” “守正直而佩仁义” 自居 的朱老夫子,因为政论理念分歧,便“借刀杀人”,已经令人大跌眼镜,进而又以一弱女子为工具,打击自己的政敌,就更加令人不齿。而尤其过分的是,事后老夫子非但不能“日省其身”,反而强词夺理,连写奏折千方百计的为自己推卸责任、掩饰过错。一代圣贤的清誉,就这样几乎毁于一旦。难怪此后的史学家们,每每提及此事,个个皱眉不止!

这里要特别提的一点是,尽管对朱熹的圣人光环产生了一些疑问,但是,善良和宽宥中国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将朱熹,一位对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哲学思想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历史老人,逐出中国先贤的队列,而是依然尊称其为朱子,依然将其与孔子、孟子等中国历史上一干伟人一起尊拜。

看来,人要想走好自己的一生,迈向社会的第一课,的确应该从首先学会怎样做人做事开始,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圣人贤者,还是普通的劳动百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