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迷蒙的江南古镇,斑驳的青石板,朦胧的路灯下一条条弯曲幽暗的细窄巷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摒弃了俗世的纷杂,静静地在这世界一角缓缓流淌着时光。在这里真得就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错觉。
“砰砰—砰砰-砰”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透过薄雾照射在河面时,成群的鸭子你追我赶下河了,河面泛起了微光,清澈的河水漾起了缕缕波纹,一圈圈晕染开,与另外一圈圈波纹反复碰撞叠……随着这波纹看去,一个约莫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正在河边拿着棒槌不断地打着衣服,清晨被露水打湿的阶梯还泛着莹光,鼻翼间隐约觉得空气间都充溢着濡湿的感觉。当一声雄鸡报晓声响起,古镇的早晨静谧安详,如新生的婴孩刚刚被母亲温柔的哄睡的既视感被打破。大伙儿打开门扉,给自家的房子通通气,换换这一夜的污浊气。老阿婆手腕里挎着个竹篮,头上扎着黑布,发尾处插了多小花,一身蓝色碎步衣衫,脚蹬黑色粗布鞋,手里拎着个小钱包三五成群敞开着嗓子,上街买菜去了。老阿爹们有的拿着刮胡子刀,接了盆井水,对着挂镜,抹点沫,悠哉悠哉的刮起了胡子,有的搬个竹藤椅坐在家门口闲来无事扯扯闲话,开开嗓,呼吸呼吸这一早的清新空气。小孩子们你追我赶,真是应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了。
“哟,顾阿婆,起这么早啊”
“是该是该。你也起得早呢,买菜去喽”
路边买菜去得阿婆眼尖的看见河边蹲着洗衣服的老人,淳朴的人啊就是如此,掩饰不住的热情溢于言表。顾阿婆刚从大城市来这小镇没几天,这回啊,就准备定居在这里颐养天年了。原本顾阿婆老家就在这里,上世纪五、六时年代出现了打工潮。顾阿婆就跟着镇上的人一起去大城市打拼,慢慢的就在那结婚生子了。现在退休了孩子都长大了,老伴啊去世的早,孩子也不常回家,家里就剩下她一人,她觉得这熟悉得环境莫名的陌生,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这感觉也越来越重,一个人独守着空房,何尝不是种凄凉呢!这不终于回来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周围的一草一木都一如往昔,只是这邻里乡亲,儿时玩伴都老了,自己又何尝不是呐!但是顾阿婆转而一想,容颜改了又如何,吸引我的本就不是这些虚幻的有的没的。
人老了,接触的人,经历的事多了,不知不觉就觉得自己阅历深了,处事的经验也老到了。在此借鉴一本书里的经典列子—人生时钟。人生时钟呢,就是将人的一生看成是一天的24小时,然后将年龄换算成时间。随着医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左右,那么顾阿婆都6、70了,相当于晚上的6点~晚上9点之间,这样一算,就会发现发现时间真得是如手中的沙漏,不知不觉中就从手心中流逝掉了。一生就如一天,都快临近尾声了,就过得自在舒服洒脱点吧。
江南的时光,在指尖缓缓流淌。静默时光,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