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其人

前天晚上,华灯初上,我在昭君镇的水井街漫步,遇见了多年未曾谋面的老韩。他步履矫健,红光满面,说话中气十足,气度不减当年。

老韩已经快70岁了,退休的妻子到外地照看孙子了,他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空巢老人,但看他的精神面貌,仿佛十分满意目前的生活。

我与他在镇小一起工作过五年。那会儿,他的女儿在读师范,双胞胎儿子在读初中,典型的一根筋,认为正确的观点决不放弃,常常使胆小的妻子提心吊胆。比如,说学校的某些作法不好,应该这样┅┅妻子面如土色,赶快关上门。有时突然把门打开瞧瞧,生怕有人听见了。如果有人打了小报告,给老韩穿上了“小鞋”,把他调到孤僻的村小,那的确不是一件好事儿。

那时,老韩已经40多岁了,家庭生活算不上宽裕,工作也有无形的压力。他们夫妇是从学区中心小学调来的,要过一个磨合期。

上世纪60年代,在县一中毕业的知识分子不是很多,后来故乡的人们把他们尊称为“老三届”。老韩就是获得这一殊荣的人。高中毕业后,老韩去神农架当了几年伐木工人。后来,林场办子弟学校,他有幸成为了数学教师。他的母亲托媒人撮合,给他娶了个在乡村教书的媳妇,小两口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改革开放后,老韩幸运地调回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有一次,召开家长会,我作为五(2)班的班主任,特别邀请了老韩和老钟参加。老钟跟老韩的教书生涯极为相似,也是从神农架调回来的,专职体育。会上,我没想到会有“三次掌声”:介绍完台上人员的情况,全体家长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代表全体任课教师向家长汇报班级情况,提出共同育人的策略、要求与希望,话一讲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宣布家长会圆满结束时,家长自发地站起来鼓掌,久久不肯离去。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那种场景。家长会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组织得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前,我接老韩和老钟共进晚餐,他们说看情况,怕有别的事儿。会后,我又跟他们强调晚上喝小酒的事情,他们没说托辞,十分乐意。

老韩回家告诉妻子赴宴的事,妻子想了半天才同意。这次算是她今生的首个特批文件,从未准许过老韩在同事家喝酒。老韩对我讲:“大李,她把你当成了好大个人啰。”其实,老韩更把我当成了好大个人,给了我一个好大好大的面子。因为校长主任接他吃饭,妻子劝他去,他都婉言谢绝了。

那晚,我们喝得高兴,都喝神了。饭后,三人侃大山,都讲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往事,他们讲了自己的“媒婆式”婚姻。到了深更半夜,老韩提出唱首《泉水叮咚》给我们听,老种和我自发地鼓起掌来,还真唱得不错。老韩在掌声鼓励下,索性拿起一本杂志卷成话筒,把嘴放进去,唱起《送战友》来,声音浑厚圆润,更加悦耳动听。老钟把洗脸盆翻过来放在桌上,一手拿着一支筷子,像打架子鼓似的,脚在楼板上拍打,两支筷子在瓷盆上不停地敲击。我用手打拍子,偶尔也用筷子敲一敲饭碗。在这样的话筒和这样的伴奏下,老韩唱得味道十足。第二首一唱完,老韩便喝了一大口茶水,要求再唱一首谢幕。说了一段串词,哼完歌门儿,唱了起来。他唱的是《小白菜》,老韩清唱了这首歌,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在我的记忆中,老韩的确很少在同事家吃过饭,不仅仅是妻子的缘故。我劝过他:“做客容易请客难。”也说过:“人生几何?醉酒当歌。人生难得几回醉?”他总是说:“有些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真正体会到喝酒的乐趣,人生并非多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一年秋天,老韩被调到一所村小去当负责人。有一天,我去看望他。他见了我,很是高兴,叫工友多炒几个菜,留老师们吃了中饭再去办自己的事。我去校园周围转转看看,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乡村独有的风景:学校在山脚下,坐北朝南,群山环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随处可见鸟影。学校对面的山脚下,清新甜润的溪水轻轻地从校门前经过,仿佛赤脚顽童走向远方。空气是那样清鲜,偶尔飘来山花的香气,沁人心脾;校园是那样安静,偶尔传来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秀色可餐,我感到十分惬意。

不过,全校只有八名教职工,一百多学生,一至五年级,开设一个单班两个复式班,老师全在一间教室办公,图书、体育器材和一些杂物全放在一间教室里。老韩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他觉得很满意,工作更加勤奋。为了山里的孩子健康成长,他很少回家,甚至假日也在学校寻求发展。

那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星期六上半天课。学生全走后,我和老韩及全校的老师共进午餐,正好一桌人。老师们很团结,对老韩也很尊敬,对我的光临,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我很感动。席间,老韩不断地提议,翻花样提壶酌酒,大家互相敬酒,喝得很有气氛。饭菜特别好吃,高粱酒也特别肯下,至今回味无穷。

这次,老韩特别开心,同样喝神了,说了很多人生哲学,但没有唱歌。

当了三年的村小负责人后,县里人事制度改革,老韩申请提前退休了。

一个说真话的人,一个把教书当事业来做的人,一个认准正确的理儿决不轻易改变的人,他就是老韩。

坐在水井街的石板上,我们谈了很长时间才分手。我发现他的性情未变,人格仍旧健全。我真心祝愿他晚年幸福,寿比南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