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南宋·马远《踏歌图》的一雅一俗
——世袭画院画师的情致
在中国画史上,马远是一位备受皇帝宠信的世袭画师,享有很高的盛名。当然,他在山水画方面具有的独创性,自成一家也是事实,并与夏圭齐名,史称“马夏”。明代怪才屠隆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所以,后人称“李、刘、马、夏”为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四大家。
马远,字钦山,生卒不详,大约活动于12~13世纪。在宋代画坛上,马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画师世家,享有“一门五代皆画手”之誉。从马远曾祖父马贲入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开始,其祖父马兴祖、伯父马公显、父亲马世荣、哥哥马逵、儿子马麟,都是北宋至南宋时期的画院画师。特别是马公显、马世荣在画院的名声颇高,兄弟两人均获皇帝“赐金带”。由此可见,马远的家学渊源,自幼深受家族以画为业的濡染,是南宋画院中名副其实的世袭画师。
宋代是中国画院的极盛时代,其组织形式最为完备。所谓画院,就是官署的文化衙门,专供统治阶层使唤的集体。在宋代,凡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等级,未得职位者称学生。马远在宋光宗赵惇、宁宗赵扩朝(1190~1224)为画院待诏,是一位待天子命的画师。他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其祖父马兴祖随宋廷南渡,侨寓钱塘。据载,马远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其代表作有《踏歌图》、《水图》、《华灯侍宴图》、《梅石溪凫图》、《欢梅图》、《西园雅集图》等。
《踏歌图》为绢本水墨,纵192.5,横11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踏歌”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风靡盛行于唐代。此画作于宋宁宗赵扩当政时期,画面表现了民间的踏歌活动,且也呈现出古典唐风的民俗之气。纵览此画,画面近景田垅溪桥,卧石踞于画幅左边一角,疏柳翠竹掩映,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欢笑踏歌。画幅中段留白,以“虚实相生”的传统技法,皆成云烟迷漫,山谷细雨蒙蒙,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在松云满目之中,整幅画面气氛欢快而清旷。从此画对物取景的绘画手法上看,较为符合马派“一角山”的构图特点。
众所周知,宋代的山水画多为用绢,画材的局限使得绢画必须钩勒精细,刻画严谨,用墨层层渲染,凝重恬静。从北宋秉承五代以来北派“大山大水”之气韵,逐步过渡到“清润可爱”的小景山水,中间也有继承唐青绿山水,再到南宋空灵简率的“边角”山水,这种审美的演变历尽了二百多年。
从所谓“一角山”的构图特点上来认识,早有诗云:“画师白发钱塘住,引出半边一角山。”虽然,此诗的出处难以考实,但在中国绘画史论中被大量引用和论述,却也成为事实。诗中白发“画师”指的是李唐南渡之后,其画法影响了马远、夏圭等人,即“半边”指夏圭山水,“一角”指马远山水。众所周知,李唐是两宋山水画风承转之中的关键人物,也是开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大师,而马远、夏圭则是南宋院体山水画“半边一角”的代表人物。那么,何以影响李唐南渡后的画风承转?其主要成因是南宋院体画家受到文同、苏轼、米芾等“文人画”的实践与思想影响。这种“半边一角”的构图,就是在画面中留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文人情趣抒发灵性,高度提炼笔墨而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
在《踏歌图》中,马远的情趣是对有形世界的再创造,相对地具有更多的主观随意性。他对画面实景与空景的处理上,惟求意足神畅而止,画山不画云,把空白变成无际的云海,恰到好处地留白使画面既高远又深远,成功的将画面的实景、空景营造出一种诗意的艺术视觉。虽然,从全幅画面上来看,此画似乎不是典型“一角山”的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定式。尤其是瘦削的远峰、松形鹤骨、宫宇楼台,宛如一盆灵动的水石盆景。从此画的勾勒与皴法上来看,主峰与山石的笔触斩截劲峭,竖立的群峰与横向排叠的树木、宫殿富有取之自然,顺之自然的视觉效果,凸显了李唐的斧劈皴法。然而,马远汲取李唐之法又更为自出新意,他的斧劈皴法更简洁、更迅疾、更雄放。在《踏歌图》画面上,可见马远的用笔苍劲而简略,皴法极其干净利索,侧笔转锋直下,峭峰直上,巨石顿挫分明,这是马远对斧劈皴法的继承与发展。
毋庸置疑,《踏歌图》是斧劈皴法的经典之作。有趣的是,此画作为马远的代表作,从意境上看是一幅山水画,实际又是一幅风俗画。此画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画境,下半部表现了老农“踏歌”的欢乐场景。这种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马远能够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显示出他卓越的构图技巧。虽然,画中的柳、梅、竹,飘逸绰约,田埂上的老农边歌边舞,欢笑踏歌,但在远近叠峰的松林之下,留白的“云雾”将立轴画面一分为二,透显出灵秀幽深,旷远奇幻,清远疏秀的仙境。特别是画中那神秘的宫阙楼台,它不仅与平民百姓之间远隔着弥天云雾,又给人一种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无疑,这种画面构图符合皇家园林治世、神仙、自然的三种境界。
从《踏歌图》的画境与画意上来看,画境描绘的是自然仙境和人间仙境,画意则是以画来颂扬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景象。作为世袭的宫廷画家,马远的绘画创作不可能脱缰统治者的政宣口味,这是画院画师最为乐道的创作激情。从马家驰名北宋至南宋画坛综述,马贲以“佛像马家”成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马兴祖为绍兴年间画院待诏,他曾画宋高宗赵构宠妃《刘娘子像》博得皇帝首肯,马公显和马世荣兄弟两均为绍兴年间授承务郎、画院待诏,赐金带,马逵为画院待诏,马远荣冠“南宋四家”之一,马麟为画院祗候,可谓一门五代,七人为宫廷画院名家,在中国画史上十分罕见。
无可置疑,在马家的家学渊源下,世袭画院的官职脱离不了裙带关系,这是中国官场的特色。撇开朝中无人莫做官的官场规则,单从“半边一角”的构图来论,明成祖朱棣所斥“残山剩水,宋偏安之物也”,以及明人汪砢玉云:“世评马远画多残山剩水,不过南渡偏安风景耳。”如此论调如同文字狱的翻版。这种从政客角度认为的“半边一角”山水画,隐喻南宋偏安“残山剩水”的观点,恰恰反映出统治者对绘画艺术的审美避讳。滑稽的是,更有迎合政客口味的所谓艺术理论家,臆解《踏歌图》是马远满怀热情地对“村野粗俗”乡民生活的讴歌,却也无法回避马远用“达欢”的意识连接上流社会,粉饰太平。难怪,赵扩皇帝非常喜欢此画,他御笔在此画上题诗云:“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不言而喻,这首五言诗点明了《踏歌图》的主题,也符合赵扩皇帝对“踏歌”景象和太平盛世的企盼。
其实,赵扩皇帝题写的五言诗,并非是他所作,而是将北宋王安石《秋兴有感》的诗句抄录其上。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北宋的著名文官,他集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于一身,历史对其评价多为褒贬不一。不过,当赵扩即位执政时,王安石已经逝世百年,皇帝抄录前臣的诗句于《踏歌图》上,无疑是赵扩觉得此诗配此画珠连璧合。至于有什么政治寓意,或有什么企盼意义,后世只得赋予各种观点。值得称绝的是,在中国传世名画中,皇帝抄录他人的诗句题画,实为罕见。可见《踏歌图》汇集了马远的画,王安石的诗,赵扩皇帝题写,此“三绝”又为中国画史上所罕见。
耐人寻味的是,世称“马一角”的马远,他的山水画构图真的来自于“残山剩水”的思想?这一点,恐怕是后世艺术理论家们太会随声附和,借画引意。居之不疑,马远是马家五代画手中的扛鼎之人,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因而可知,成就马远山水画大成的“贵人”是李唐。然而马远尚未出生,李唐已经离世,所谓后学李唐之说指的是学其画风。那么,李唐的名气何在?他的画风何以影响马远?成就一大批山水名家?
据载,李唐初为宋徽宗赵佶赏识,后结识徽宗第九子赵构。早在北宋宣和画院期间,年长赵构四十岁的李唐就多次去赵构府邸拜访,忘年之交为他与后来的宋高宗关系极为密切。宋廷南渡后,身为皇帝的赵构在文风、艺风与政德的相互关系上,他与北宋哲宗、徽宗朝迥然不同,大有“拨乱反正”的意味。由此高宗对文化与文艺的策略重心转向推崇文同、苏轼、米芾等书画实践及思想,尤其是“文人画”的实践与思想。作为画院资深画家的李唐不会闭目塞耳,坚决贯彻高宗的政治、文化方针,尤其是文艺策略是毋庸置疑的。不言而喻,马远承载李唐画风而自出新意,作为世袭画院的画师谙熟官场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贯彻皇帝的审美意识,变革与创新时代画风为画院画师提供了机遇。
马远的绘画生涯主要在宋宁宗赵扩时期。这一时期,是南宋偏安政权比较稳定的时代,因此取材不乏颂扬政事通达、人心和顺的内容。虽然,赵扩这位皇帝理政无方,但他是一个忠厚之主,他的文学作品极少,墨迹更是寥寥无几,唯有抄录王安石的诗句题写在《踏歌图》上。显而易见,赵扩缺乏审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并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他“题诗”马远这幅画,不排除他对世袭画院资深画师的褒奖,同时也体现出皇帝给予马远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