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1935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的系列文章和照片,文章和照片引起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1933年,以约瑟夫的系列散文为创作源泉的《消失的地平线》在伦敦问世并获得巨大成功。
这是一个关于“香格里拉”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司库市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韦、副领事马林森、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帕灵克洛小姐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司库市。然而,他们惊讶地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飞机被劫持了!入夜,飞机迫降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上,飞行员受了重伤,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地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去才能找到食宿。
在寻找香格里拉的途中,他们遇到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汉族老人——张。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达了一座喇嘛寺,蓝月谷的中心。
在蓝月谷,人们遵循着“中庸之道”,“适度”是他们秉持的原则,因而蓝月谷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蓝月谷里除了喇嘛寺(香格里拉)与外界有非常有限联系,居民们自在地生活在这片祥和的山谷里,不受外界的侵扰。在这片神奇的山谷里,香格里拉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蓝月谷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年轻而迅速衰老。进入了蓝月谷的康韦迷恋着香格里拉的优美恬静,巴纳德舍不下蓝月谷的金矿,帕灵克洛准备在蓝月谷里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唯有马林森既恋着美丽的满族公主洛岑,却又因婚期在望总想回到英国。
马林森终于抓住了250多岁的最高喇嘛辞世和马帮脚夫送货到香格里拉的机会,胁迫康韦作伴,带着洛岑离开了香格里拉,他们一路翻山越岭,穿过无人区,然而天不遂愿,马里森还未走入汉人居住区就身染重疾,此后再没到过中国;康韦也突然失去了记忆,数月后被一个中国女人送到了上海的医院;那个女人却又身染热疾而亡……
在坐船回英国途中,肖邦的钢琴演奏曲唤回了康韦的记忆。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一种无法抑制的悲伤”“那是一种悲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那种看起来很遥远的,不带个人色彩的,德国人所谓的对世间之苦的悲天悯人。”当天夜里,康韦独自悄然离去,不知所终……
小说以“旧友重逢”为楔子引出故事,以“一路追寻”结尾,却又留下不解的迷团使这部小说充满悬疑。小说前十章不疾不徐,第十一章开始情节陡转直下,在表现手法上主要以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因而使这部小说非常适合改编为电影作品。1937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拍成同名电影——《消失的地平线》。公映后轰动全球,并连续三年打破票房纪录,同时也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影片获得了1938年第10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和最佳美术指导两个金像奖。几年后,该片传入中国,译名为《桃花源艳迹》,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20世纪英国版的《桃花源记》。其实,无论是《理想国》还是《乌托邦》,或是《桃花源记》抑或是《消失的地平线》,寄托的都是作者的理想,表达的都是作者思辨。1933年,《消失的地平线》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借僧侣之口问:“只要一种信仰是真实的,其他的就必定是虚假的吗?”2015年,《消失的地平线》译者陶曚在书序中响应“那么或许我们也可以自问:‘假如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其他选择就必定是错误的吗?’或许抉择本无所谓正确与否,而都只是人生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消失的地平线》对“中庸”“适度”的欣赏,岂不正是以包容为特点的中华文明对以征服为特点的西方文明的一种反拨?不正是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否定?
曾记否?
420年,刘裕篡晋自立,杀恭帝司马德文、建刘宋,定都建康。2年后,刘裕病逝。59年后萧道成代齐自立,刘宋亡,萧齐始……
421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公元21世纪,人们依旧憧憬桃花源……
20世纪初,一战后的世界依然在经济危机挣扎,自1929年开始的更深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8月,二战中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3年,《消失的地平线》出版。直至今日,寻找“香格里拉”的人们还在路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