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理论
日前,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绝味鸭脖“双11”促销海报因画面低俗不堪且充斥性暗示意味,被指公然开黄腔,同时涉嫌侮辱和消费女性,遭到众多网友的猛烈批判。这组海报在上线两个小时后就下线了,随后绝味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公开道歉。从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女权主义的意识觉醒,那什么是女权主义呢?
女权主义作为西方哲学思想一一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一个分支,是西方父权制文化和西方社会个体化发展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女权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生活与父权制文化继续维持妇女从属地位之间矛盾的激化。随着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业革命的深化,男子在社会个体化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个人权利,而女性的权利却始终遭到排斥,无法调和的冲突促成了美国女权主义的兴起。
美国的女权运动历史上出现了两次高潮时期。
第一次是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持自由主义信仰的女权主义者们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归结为妇女没有获得社会体制的准入权一一政治平等权,因而争取政治平等权成为斗争的首要目标。
第二次是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这次运动强调妇女的解放,意指在一切社会领域中争取男女平等。由于女权主义者们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意识把女性限制在家庭这个私人领域内,排斥女性进入公共领域,从而造成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取妇女在公共领域内全方面的权利成为这次运动的主要目标。因而积极地争通过游说、静坐、游行、示威等多种斗争手段,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为美国女性赢得了政治选举权、工资待遇和职业性质、受教育机会等方面的显著改善,美国的家庭模式,社会文化也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向着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方向发展。
美国女权主义的主要思想派别
自由派女权主义
自由派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思想中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思想形态。19世纪初的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便是以自由派女权主义为主力
自由派女权主义的宗旨是:
(1)在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要求美国社会“主流”把妇女包括进去,建立社会公正,给予妇女均等的机会。
(2)自由派女权主义不反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体制,只是希望妇女能和男子一样进入这个体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平等地竞争。
(3)在斗争目标上,自由派女权主义集中在政治、法律范围内。她们认为,女性之所以在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中遭受到这样的贬低,主要是因为女性受到了“合法”的抑制,只有当法律给予女性与男性一样的选举权、受教育和就业机会时,女性才能获得平等。
结果:随着1920年第19条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女权主义迅速衰落,只剩下一个全国妇女党继续为平等权利修正案而斗争。
评价:由于她们并不要求改革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而是致力于让女性进入所谓的“制度体系”,因而呈现出一种修正主义而不是革命主义,早期的激进女权主义因此批评自由派女权主义是“保守女权主义”。
激进派女权主义
激进派女权主义主要出现在美国第二次妇女运动高潮时期,以“妇女解放运动”组织为主要代表。它的成员大多数是来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女学生,她们大多参加过黑人民权运动,在民权斗争中看到了黑人为自由平等斗争的坚定信念,并学到了反抗统治权贵的具体斗争方式。
特点:
与自由派女权主义不同,激进派女权主义有四点明显相反之处:
第一,激进女权主义者致力于改变在社会体制、一切领域中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权力关系
结构,而不是仅仅寻求国家在法律上承认妇女权利的可能。
第二,致力于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力图为美国妇女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第三,激进女权主义的斗争方式比较激进,她们在一切组织和活动中均排斥男性,并采取各种行动攻击性别歧视的社会体制。
第四,坚持自由、分散的不正规的小组织形式,开展无结构群众运动。
评价:
对婚姻、家庭的攻击直接与美国中产阶级传统价值观念相抵触,引起美国社会中保守势力(包括许多妇女)的强烈反感和恐惧,70年代下半叶,美国社会政治形势转换,右派势力抬头,激进女权主很容易地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攻击,因而只好被迫接受改良之计。
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
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中在激进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致力于理解由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共同派生出来的权力体系是如何影响妇女的,她们强调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和父权制的社会性别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妇女地位的影响。
发展渊源:当初在脱离新左派的问题上激进女权主义内部的“女权主义派”和“政治派”发生分歧,“女权主义派”把反对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角色制度放在首位,主张开展“纯粹”的妇女运动;“政治派”则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反对性别角色制度结合起来,倡导妇女运动应与新左派运动相结合。由于意见分歧,政治派的一部分后来加入了新左派或其他政治组织,剩下的成为后来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20世纪七十年代叶,受到欧洲女权主义者朱丽叶·米切尔的影响,美国的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才开始发展起来。
特点:
(1)与自由派女权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者更关注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她们赞同自由派女权主义关于改变国家政策以实现平等的主张,但她们强调政策的改变应该是有利于最低层妇女生活的改善,而不是仅仅表达一些抽象的平等概念。
(2)与激进女权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都赞成改变整个社会制度。她们的区别在于,激进派明确地把反对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角色制度放在首位,而社会主义派则试图把这一斗争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结合起来。
(3)除了致力于上述理论的探索之外,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还活跃于各项妇女权益的斗争中,如争取堕胎权;反对滥施绝育术;反对美国医疗制度的妇女健康运动;反对妇女的贫困化(包括改进社会保障和退休金制度,建立低收费托儿所和住房,改善底层妇女的生活);争取同工同酬;实行妇女劳动力的比较价值;提高妇女的工资等。还有许多人积极投身于争取和平;反对核战争;反对美国对外军事干涉等政治斗争中。
评价:
(1)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者擅于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妇女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意识地促进社会结构性的变化来改善妇女的状况,然而由于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持续、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年轻的女权主义者们也很少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党的活动;
(2)再加之在60年代美国大部分的工会的保守反共态度使得她们难以与工人阶级结盟;更因为脱离新左派运动后,激进女权主义对左派政治理论的排斥妨碍了左派思想在女权主义内的发展,社会主义派女权主义斗争困难重重,未能发挥出一个强大的力量,也未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其他的女权主义理论流派
生态女权主义
90年代女权主义的另外一大理论运动就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出现,它更进一步地发展和壮大了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女权主义关注的是生态学,重在研究男性统治和当代社会对大自然的掠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近几年它的思考延伸到“全球市场”问题上,开始研究资本家对非西方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全球性的对妇女的剥削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主要信条:
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的价值思想导致了统治逻辑的产生,这个统治逻辑解释并维护了“劣势”群体对“优势”群体的服从,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合理的,动物服从人类是合理的,女性服从男性是合理的。她们认为当前生态面临的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应当受到谴责的以男
性为中心的世界观。只有摧毁男权主义者的世界观的特权地位,才能保护自然、
实现男女平等。
评价:
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积极地把妇女与自然等同起来,这遭到了许多早期的女权主义者的反对。把妇女和自然联系起来的原因是,对有些妇女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妇女来说,周围的自然世界为她们提供了生活资料,她们的经济需要决定了她们同自然世界的密切联系。这些妇女为了自己的生计积极保护着自然,向男权化的资源配置以及生产模式发起了挑战。
美国女权主义的影响
1、美国妇女参与政府决策程度的提高
首先就是妇女在政党组织内地位的加强。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党内的妇女代表比例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高。1968年的共和党党代会上,妇女代表比例仅占17%。1972年,此比例上升到30%。到了1980年,妇女的代表比例增加到40%。
其次是妇女在政府机构内任职人数的上升。随着妇女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妇女运动的积极分子把妇女进入政府公职列为首要任务之一。经过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各政府中的人数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相当可观的提高。1975与1981年间,妇女在县政府委员会中的席位增加了1倍;1971年与1981年间,妇女在州议会中的人数增加了100倍。
最后是妇女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程度的提高。随着越来越多妇女介入政治,政府的决策者们在政策制定中己不得不把妇女的权益考虑进去,并加以谨慎对待,这己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2、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冲击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对美国社会文化全方位的冲击己产生了改造美国文化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美国人(尤其是中青年)词语选择运用上的变化,语言是表达文化观念最有力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从美国人常用词语上的变化看男性中心文化观念的局部演变,英语中历来对男性成为Mr.,女性称为 Miss或MrS.,女权主义者创造了MS与Mr.对等,
第二,行为上的变化。对性别歧视的敏感不但表现在词语的选择运用上,也体现在行为的变化上。女权主义揭露了男性中心文化造成的种种歧视和压抑女性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的性质重新做出界定,力图通过法律手段来遏制这些性别歧视的行为,最突出的就是性骚扰的提出和对它的制裁。美国第一例“性骚扰”案发生在1975年,当时原告援引1964年民权法案中关于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规定起诉,并没有获得法院的支持。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和“性骚扰”一词的提出,法院重新界定了案件中的争议行为,判决原告胜诉。
第三,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积极斗争,女权主义者的许多思想己经渗透、延伸到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女权主义者在许多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上发表看法,有相当一部分已被人们接受认可,许多人事实上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女权主义的思想观察政府的政策和周围的问题。譬如,妇女应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地角色,以及妇女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等问题上,
3、美国妇女就业和受教育状况的改善
第一,就业妇女人数的增长。20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变化最大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劳动大军。1900年,就业妇女占美国妇女人口总数的20%,到了199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8%。
第二,妇女在各专业领域内的就职比例的增长,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20世纪中叶之前女性鲜有涉足的专业领域,例如医学、法学和商学等。1990年全美国的律师和法官中,女性占到了24%,而1970年女性只占了5%;全美国的医生中,女性占的比例从1970年的9%上升到1990年的21%
3、美国家庭模式的多样化趋势
第一,晚婚和未婚女性比例上升。1960年,美国女性中20岁至24岁中,未婚的只有
28%,但到了1985年,相同年龄组中有58%多的年轻女性未婚。
第二,婴儿出生率下降。在妇女解放和妇女自立思想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职业女性为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不愿多要孩子,生育热出现了急剧的下降。
第三,离婚率上升和单亲家庭增长。1960年至1980年期间,美国的离婚率上升了一倍多,80年代,美国每两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以离婚告终。
第四,同性恋家庭数目增长。从70年代中起,在激进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自立的思想启发和鼓舞下,许多女同性恋者开始修正她们原先反对家庭的立场,宣称同性恋者也有权利像异性恋者一样建立自己的家庭。
美国女权主义的不足
第一,美国妇女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来说,妇女的政治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州政府一级。
第二,美国妇女在经济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专业领域里性别歧视依然明显。在某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男性工作的领域里,例如法律、医学,女性就职的人数比例仍与其人日比例相差甚远。
(2) 从事的工作多为重复性强的低薪工作。尽管妇女就业人数急剧上升,但美国妇女在技术性领域就业的人数很少,而在小学教育、护理、文秘、零售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里就业人数很多,这些工作大多为重复性强的底薪工作,工资待遇也普遍很低。
(3) 同职位上女性的工资仍然低于男性。除了因“身陷”女性集中的职业而致使报酬比男性低之外,女性即使与男性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且具有同样的技术,拥有同样的学历、学位,她们的工资仍然低于男性。
第三,美国妇女在家庭内部家务劳动分担上的不平等。大体上说,目前美国男性大约只做30%的家务,其他都由女性包下了。
社会性别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社会性别”(gende:)是八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当今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女权主义者阐明了“社会性别”的概念,认为这是社会文化形成的,一种男女有别的期望、特点以及行为方式。
发展渊源:
1、早在1949年,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娃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的观点,首次把性别的生物构成与社会文化构成区别开来。在这个观点的影响下,美国不少女权主义理论家开始着重考察“性别角色”的形成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女权主义者菲莉斯·切斯勒认为男女的不平等首先就是来自于社会结构为男女所规定的不同角色,
她在《妇女与疯狂》一书中指出:“社会为男女规定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女性特点是被动、柔弱、顺从、无竞争力、无主见,
简言之,就是女性无能力过独立自主的生活,而如果这些特点出现在男子身上,他便会被看作是病态的,不正常的”。这个时候女权主义在探讨妇女出路时,许多人提出以塑造“雌雄一体”的人格作为未来的理想境界。她们的逻辑是,既然女性特点造成了男女不平等,那么淡化女性特点,使得男女拥有共同的特质似乎是一种出路。这种观点流行不久便遭到了许多女权主义者的批判。
1975年,女研究生盖尔·鲁宾在她的著名论文《妇女交易:性政治经济学笔记》中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 (Sex/gendersystem)的概念,
她认为性别制度是妇女从属地位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性/社会性别制度”像经济制度一样,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不一定是资本主义,性别制度也不一定必然是性别歧视的,这种制度是可以改变的。
对我国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中国的妇女学者用日益鲜明的女权主义社会性别观点来讨论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结构、社会性别文化乃至社会性别制度,分析社会性别关系与民族、阶级、国家、经济体制的互动
关系。这一阶段妇女研究工作有两大突破进展:一是研究视角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学者们在研究中不仅仅关注女性自身,而且关注女性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关注其除了女性性别身份之外的其他社会身份或背景,如:阶级、阶层、民族、代际、社区等。
二是理论研究转向了实践层面。许多学者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思路,开始重视在实践中如何帮助妇女改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研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外来女劳工”项目在第一期重点探讨了女工群体的状况与发展,并对女劳工给流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更加地注重了妇女理论的实践运用。
提示
以上仅为纯理论,如果您是需要考试,请结合实践例子回答,切勿只背诵纯理论的内容,而忽视理论用实践案例来佐证。
新闻与传播
新闻承载价值,传播改变世界
ID:media-pow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闻与传播(media-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