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记事

家乡的小镇位于小兴安岭了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美丽的松花江碧波荡漾缓缓地向东流淌。平日里江边公园是小镇人气最旺的地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散步的、有在水中嬉戏打闹的、还有卿卿我我唠着情嗑的,船儿在江中穿梭,游泳爱好者追波逐浪,垂钓者专心致志的盯着鱼漂,期盼着鱼儿上钩,这一切都彰显着小镇安逸幸福的生活。

一九九八年八月初,雨连续下了十几天。昏暗的天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整个小镇陷入压抑和恐慌的境地。

洪峰来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来袭,报警的汽笛歇斯底里的响起来。往日温柔如淑女的松花江水,此时变得面目狰狞,浊浪比赛式的一浪高过一浪,肆意的拍打和蹂躏着它所触及的一切。江中漂浮着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柴草垛、房框、草甸里的漂筏 、整块的玉米地、死猪烂狗等等,它们像一支游行的大军,一边呐喊着,一边碰撞着,浩浩荡荡的沿江而下,不时还有新的队伍加入进来。

小镇危急!家乡的小镇临江而建,江水与小镇只有一坝之隔。眼看着洪水呼呼地上涨,大堤一旦决口,将直接危急到几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贮木场危急!六七十年代,陆路交通不发达,从山上采伐下来的木材,先运送到贮木场,再装船转运出去。因此,贮木场也建在江边。此时贮木场内存放有几万立米的木材,大的直径五六十公分、长十几米,小的直径也有二三十公分、七八米长。如果江水灌入贮木场,几万米木材流进松花江,立刻就会被“江神”打造成无数的坚船利炮,下游的江堤和跨江大桥将不堪一击。后果无法想象。

水厂危急!“管涌”是九八年抗洪出现的新词,指的是水从地下像喷泉一样涌出来。水厂院内出现了五个“管涌”,直径一米左右,高也有一米。如果不及时堵住,为几万人提供饮用水的设备和厂房将全部被摧毁。

窑地村危急!制材厂危急!削片厂危急!······

林业局紧急动员,由几千名林业职工组成的抗洪大军,接到命令后,仅一个多时辰就开到抗洪第一线,江堤变成了战场。先由机械把土从远处运到江堤附近,再由人把土装入编织袋中扛到大堤上,编织袋口对口码成两米宽,缝隙之间再灌上散土,用脚踩实。风声、雨声、人的嘈杂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分不清个数。洪峰一波接着一波,洪水不停的涨。撵的人一刻都不敢停,大堤一层一层的起,洪水退时大堤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高了3米多。

抗洪指挥部安札在大堤上就近指挥;广播电台播音站通过固定在树上的高音喇叭,随时随地传送着指挥部部署的任务,播报着在抗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党员突击队红旗招展;青年突击队口号响亮;由社区组织的义务服务队送水送饭;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在风雨中穿行。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清河人民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保住了家园。

如今,国家投巨资对江堤进行改造,现已建成距离江面8米多高,底宽10几米、顶宽5米的大堤。大堤靠水一面用石头护坡,另一面则用水泥打上网状的格子,在格子里填土种上草坪,堤上铺设水泥路面。整座大堤雄伟壮观,兼防洪与松花江景观大道两用。从此,家乡人民再也不用担心洪水的侵扰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