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书笔记的妙词妙句和感悟?
没有经典常谈读书笔记的妙词妙句和感悟,只有如下
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一和,或彼此竞胜。
赏析: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大家一同作乐唱歌的两种方式,表现了他们的惬意,体现了歌谣在古代的作用。
延伸阅读
最近我刚读完了《经典常谈》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内容却一点也不浅薄,里面是朱自清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我本以为这种书读起来晦涩难懂,没想到刚翻了一页就停不下来了,虽然书中有一些生僻的字,但是不会影响阅读。
书中的内容非常有趣,在第一章《说文解字》中说“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周易》第二中说:“八卦是圣物,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诗经》第四中说:“诗的源头是歌谣。”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和这些典籍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读完以后,我发现自己对国学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我觉得朱自清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兴趣,引导人民读古籍,他在序章的开头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但是苦于繁杂且晦涩,读起来实在不容易,并且当时时局动荡,新旧思想冲击让这些经典更加远离学生。
然而将近百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训,从小学就开始学《咏鹅》,《春晓》,可是却依然没有人读完过经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绝绝子,yyds,这些词被人们挂在口头,卧槽,绝了,成了表达惊讶的词语,明明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明明我们的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可是能够引经据典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读书似乎越来越功利了,和考试无关的书就是闲书,和工作无关的书就是杂书,不能让你挣钱的书就是没有的书。
但是“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出自《经典常谈》序章)。当然近些年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和诗词有关的节目越来越多,今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让我感到惊艳,五岁稚龄就已经背诵了七百多首古诗,当主持人问道她背了几年的诗时,她说:“五年了。”也许她刚开始背诗的时候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不明白家长的用意,但是日积月累下,这些诗词都将成为她宝贵的财富。
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精气神,让人拓宽视野,脱离低级趣味,一个一直读书的人和一个天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的人,他们的精神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一时的乐趣一个是一生的财富,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在这条路上有人不理解,有人会嗤笑你,但是也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