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是真人真事吗?
不是,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瑞恩的原型人物是美军第101空降师E连士兵弗里茨·尼蓝(Fritz Niland),在影片中米勒上校带领小分队努力保护瑞恩,瑞恩最终被安全送回家乡,小分队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八人的小分队最后只剩下两人,其他都战死。
拯救大兵瑞恩的背景是不是诺曼底登陆?
是的,电影开场那次经典的血腥的十分真实的抢滩登陆战,呈现的就是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惨况。
拯救大兵瑞恩有哪些明星出演?
瑞恩是由马特·达蒙饰演。
《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战争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
延伸阅读
最近,电影《长津湖》的票房一直在不断刷新记录。很多人在津津乐道国产电影的成绩之余,不免将其对国内外战争电影进行比较。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与中国的《长津湖》,两部影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以普通士兵的视角去追问战争的意义,最终却得出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具体什么原因,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大兵瑞恩的拯救与牺牲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故事中关系人物数量的不对等更加凸显了对拯救与牺牲的意义关系的诠释。观众看到的是集体如何看重个体,并为拯救个体生命所作出的努力。
当美国军方决定去营救大兵瑞恩时,就出现了影片中最受人关注的悖论,那就是:包括军官在内的八名军人去救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在这个营救小队刚上路时,队员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米勒上尉给的答案是:“瑞恩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美国军人的英雄形象,在这个环境下,拯救士兵瑞恩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而是一个集体对个体生命关注的理念,他代表了战中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人,而瑞恩的家庭象征了美国无数的家庭。所有母亲都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平安、每个想要回家的心愿都会得到实现,拯救他就如同拯救生命,拯救家庭,拯救这世间的良善。
正因为这个符号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国海军给予斯皮尔伯格“杰出公共服务奖”。这至奖励说明这部影片的传播内容符合了美国政府及主流价值观的口味。
在《长津湖》中,美国联合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说过同样一句著名的话:“我们在圣诞节前就能结束战争回家”。同样说的都是回家,表达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既是战争的发动者,也是加害者。
二、长津湖的牺牲与拯救
在《拯救大兵瑞恩》当中,美军的几个队友一起从阵亡的士兵上找铭牌,看看当中有没有瑞恩。周围的几个士兵明显地把寄托战友生命的标识牌当成了扑克,在周围行进的士兵们的注视下,兴高采烈地做游戏。就连作为精神领袖的队长米勒上尉也没有制止,反而微笑着默许了这种情形的发生。
在《长津湖》中,有一场经典的“入连仪式”。从战士们自己喊出的编号到连长手中的笔记本,事事处处都显示出这支英雄部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相较而言,美军没有传承的意志,“军魂”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东西。
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欲望。不管是交战的士兵,还是平民,面对生存和死亡的时候,东西方价值观却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战争中的死亡,是双方的,也是相互的。但是作为战争中正义的一方,任何形式的死亡都可以叫做牺牲,敌人的死亡却被叫做“消灭”。
《长津湖》中,有抱着炸药包牺牲的,也有被敌机轰炸死亡的,电影通过表现不同人物的死亡方式,将信念、理想、义务、责任、人性等,在一种理智与情感相交织的复杂状态下展现出来,把牺牲和死亡的内涵表达得更为丰富而深刻。
《长津湖》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牺牲,正是七连的精神导师,“雷公”。他为了七连的战士,为了战场上的战友,义无反顾地驾驶不断散发着白磷的“信标弹”,冲进敌军的坦克群。这种义无返顾、英勇献身,牺牲小我,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整体形象代表。
这种牺牲,出于一种自发的民族利益至上的信念,体现了亘古不变的民族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伦理道德法则。无数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冰雕连”的集体牺牲也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品格,升华为了一种高贵的精神象征。
三、精神内核比较与反思
战争的残酷使得中美战争题材电影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强调对于人性的思考。但事实上,对“战争电影”的理解与实践,在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走向。
伴随着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美国的霸权统治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战火纷飞的环境也为美国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孤独的幸存者》、《奥林匹斯的陷落》、《绿色地带》、《真相》这些近年来的美国战争影片佳作,不约而同地削减了战争宏大场面的刻画比重,反而强调战争阴影下小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的是人物在战争中的思想情感变化。
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对于各当事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它对朝鲜民族不堪回首的内战,对美国“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对中国而言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在美国的大多数战争电影中都有反战的共性,美国大兵们基本都带着深深的疲惫,他们对战争充满了迷茫,发自内心厌恶战争,渴望回乡,想念妈妈。因为无端面临战争阴影的普通百姓、那些被迫参与战争的士兵,都是霸权主义凌虐下的牺牲品。
这些极具美国战争题材电影的新世纪特色,以参战士兵的视角,讲述战争亲历者的故事,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场面的刻画,讲述战争阴影下的家国情怀和人性扭曲。
与美国战争题材电影不同的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反思战争为何存在、为何爆发、反思和平年代家国的辩证关系。我国的战争题材电影,多为讲述侵华战争的电影类型,在战争场域揭露人性、展开生存思考,进而通过对侵略者的刻画,来反思战争的罪恶。
电影《长津湖》中传达出一种“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大国话语和立场表达。“义”字为先,人性为核,在尊重传统战争题材电影宏大场面叙事的同时,也能够深度挖掘电影内部的人性刻画。
从《上甘岭》《英雄儿女》到《金刚川》《长津湖》,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始终有着一以贯之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革命英雄主义的人物模式以及激昂阳刚的崇高美学,这与美国《黑鹰坠落》《野战排》《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战争电影中,基于反思性、批判性立场描绘的历史悲情、整治乱局、人性的幽暗形成了强烈反差。
白羽点评:相比起中国的历史悠久,美国很显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由于建国时间短,而且并未遭受实质意义上的战火纷扰,进而使得美国针对任何战争都是一种旁观者的上帝视角。因此美国视角的战争题材电影脱离了道德是非判断标准,冷静思考的前提条件下使得每一个镜头也变得意味深长。在美国人看来,战争并没有输赢,战争最终面对的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我国电影主要想传达的,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思想和想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证明当时的革命历史道路是正确的,党的领导是英明的,使得人们得以从战争阴影中解放出来,在革命的带领下乐观积极地迎接新生活。
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常态,我们每天的生活平淡而又琐碎。电影中的战争或许更相似于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战争片的艺术方式来表现战争中的人、社会,既体现了我们人类在面对战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团结等优秀品质,而电影所激发的人类对于自我、生命、社会的反思则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