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 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注音版?
六 liù 月 yuè 二 èr 十 shí 七 qī 日 rì 望 wàng 湖 hú 楼 lóu 醉 zuì 书 shū
(宋sòng) 苏 sū 轼 shì
黑 hēi 云 yún 翻 fān 墨 mò 未 wèi 遮 zhē 山 shān,
白 bái 雨 yǔ 跳 tiào 珠 zhū 乱 luàn 入 rù 船 chuán。
卷 juǎn 地 dì 风 fēng 来 lái 忽 hū 吹 chuī 散 sàn,
望 wàng 湖 hú 楼 lóu 下 xià 水 shuǐ 如 rú 天 tiān。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延伸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就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讲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而至的夏雨写得十分生动。
下面同学们就跟随杜du老师,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其文学成就:其诗、词,赋、散文,都成就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在宋代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补充注释
1.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2.未:没有,不曾。
3.白雨:是白色的雨点。
4.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5.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三)古诗翻译
黑云翻墨未遮山: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汁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雨跳珠乱入船: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杂乱地跳入船中。
卷地风来忽吹散: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都吹散了。
望湖楼下水如天: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杜du老师来指导:古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雨之急,急雨急晴,景色壮观。
后两句写了景之奇,变化极速,令人惊叹。
(四)中心思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给雨中西湖景色的变幻多姿,表现了西湖景色的奇特。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的感叹与赞美之情。
(五)写作背景及特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写。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6月27日,苏轼游览西湖的时候写下了五首诗。
这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看,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汁,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入船舱。
突然,狂风席卷着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是啊!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一幅画。作者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
加上“翻墨、跳珠”等充满动态的新鲜感的表达,精准的描摹了从阴到雨,又到晴的过程变化,有声有色,构思巧妙,而又信手写就,不着痕迹。
令西湖盛夏时节暴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如在眼前。
(六)课后题
语文书第九页第三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据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回答: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与远山纠缠,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入小船之。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和云吹散了,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那水天一色,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