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从主观上来讲,公职人员特别是一领导干部多年来养成的公家的人,公家的事,公家的车,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吃大户的惯性思维.甚至公私不分,公车私用,公车私有,化公为私,导致腐败产生.他们内心自觉不自觉地对公车改革有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在公车改革中有意无意的推诿拖延,甚至利用职权以改革的名义谋取私利,以继续维持其公车私用公权私用的既得利益.
意义:
一、有利于合理配置公车资源,节约党政机关三公经费,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少数部门、少数公务人员公车私用、超规格配备公车等不正之风,有利于遏制腐败和行政资源的浪费。
二、提倡公务人员利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等更加低碳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帮助一些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勤政、廉政的公务形象取信于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公车改革也不能搞“一刀切”,应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用车,不能因为公车改革降低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同时应建立健全与单位实际相符的公车改革制度,不能以公务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杜绝拍卖或政府采购过程中滋生的腐败。
延伸阅读
云南公车改革是哪年开始的?
云南省公务车改革从2015年3月1号开始。
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中,对公务用车给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第十七条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城区或者规定区域内的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第十八条规定: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定期发布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对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执法执勤类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具体规定,由省政府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第二十条规定:政府各部门应当对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并将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及运行费用进行公示。规定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公车改革是哪年开始?
我国的公车改革于2014年7月份开始实施。
2014年7月16日,国家发布了公车改革的相关文件,标志着公车改革正式启动。
主要内容有:
1.创新制度、分类保障。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
2.统筹协调、政策配套。妥善处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有机衔接。
3.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制定改革实施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行示范,地方党政机关加快实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有序推进。
公车改革非领导职务和领导职务车补一样吗?
一样。
1、公车改革后,车补只随着行政级别走而不随着行政职务走,行政级别是发放车补的唯一标准。
2、行政级别并不等同于行政职务。比如有些部门的正职领导是正处,有些级别较低的部门的正职领导是副处,这些都是领导职务,但行政级别却不一样。而调研员和处长的行政级别一样都是正处,但一个是非领导职务,一个是领导职务。
公车改革向深入推进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公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通过推进公车改革可以节约政府“三公”经费开支,有助于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下来的资金更好的用于经济建设上。
三是通过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
公车改革补贴是什么?
公务员车补是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发放的现金补贴,用于补贴公务员在办公过程中所花费的交通成本。为减轻政府办公费用的压力,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于1994年出台《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开始进行公车制度改革,接着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取消专车,以公务员车补来代替。公务员车补虽然名义是按交通成本发放,实际并不是按实际成本进行补贴,而是有严格的等级,级别越大,所能享受的补贴越多,本质上是一种特权。
公车改革的意义及主要举措?
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地方比例更高。
三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公车改革到底什么时候改?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公车改革总体目标是: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切实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