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变成自贸港什么意思
海南自贸港的全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顾名思义,海南自贸港将是一个经济活动自由且开放的地区,在规划中,海南自贸港资本和贸易能够充分往来。
海南自贸港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使我国和东盟地区的经济往来实现更有效的对接,大宗物流的产生必定催生一个世界级的物流中心。
拓展资料:
贸易是指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通常指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活动或行为。其活动范围,不仅包括商业所从事的商品交换活动,还包括商品生产者或他人所组织的商品买卖活动;不仅包括国内贸易,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在古代市场上,既有物质商品贸易,也有奴隶贸易。在现代市场上,除了有形的商品贸易外,还有技术、资金、信息、劳务,以及保险、旅游等无形的贸易活动。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通常用指数表示,即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计算公式是: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例如,以上年为基期,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均为100,进出口商品价格都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同,出口商品价格提高10%,进口商品价格提高5%,则贸易条件指数提高。
贸易条件指数较基期高,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也即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商品换取较多的进口商品,这对该国说来是有利的,是外贸条件的改善。
延伸阅读
海南省11个自由贸易港分布位置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等1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在全省同步挂牌,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拉开了序幕,吹响了号角。
据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包括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文昌国际航天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以及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
海南将充分发挥11个重点园区在建设海南自贸港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制度创新优势,率先实施相关政策和进行压力测试,以推进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的实际成效为自贸港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此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全岛自贸港建设。
据了解,海南省下一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建设中,将着力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和“十个重点开放领域”,将原来结合“多规合一”改革规划的6类24个省级重点产业园区,重新调整为3类20个重点园区,优化了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二是围绕园区率先探索试行自贸港政策和制度,将“六个试行”极简审批依法推广到全省各重点园区,出台推动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四个“一园一策”差异化发展措施,大力向园区放权,让园区“有权能定事、有钱能办事”。三是根据先行先试的要求,确定了先行承接自贸港政策的11个重点园区,探索“一园多区”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努力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
未来,海南将努力把11个重点园区打造成自贸港实施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的展示区;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制度集成创新的先行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样板区;开放、公平、安全、便宜、法制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国内外资本、人才和各类高端要素的集聚区。
海南自贸港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了三个重要时间点:202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