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的概念?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等作用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
(形成时间、成因、性质、分布。)
黄土地区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黄土的形成跟古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历史意义,研究价值)
1.我国黄土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新疆、青海、河西走廊、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
2.外观与成分
颜色灰黄、棕黄或棕红。
粒级以粉砂为主。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并含易溶盐和粘土矿物。
3.成因
原生:风成。(比如黄土高原)
次生:残积、坡积、冲积、洪积等。(比如华北平原)
4.结构与性质
原生:垂直节理,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次生:垂直节理发育不好,湿陷性弱,不易产生潜蚀。
5.黄土与气候
第四纪更新世两大气候特征:
其一,气温几度激烈变化。冰期异常寒冷,间冰期气温回升。气温激烈变化和产生强烈的风有直接关系。(风成黄土)
其二,干湿几度旋回交替。比较干燥的时期,风从沙漠夹带巨量尘沙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堆降(比如黄土高原)。比较多雨的时期,水流不断浸蚀冲刷,携带原本风成的黄土沉积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比如华北平原)。
黄土堆积区的沉积和侵蚀过程受气候变化控制, 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黄土中保存着比较完整的过去气候变化的信息。
附:科研成果举例
黄土高原以外的其他地 区也有第四纪风成黄土的分布, 例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和扬州一带(宁镇扬地区)分布的下蜀黄土。
下蜀黄土所在的亚热带地区深受东亚季风的影响, 因此, 下蜀黄土成为低纬季风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黄土开始堆积代表了风尘物源区和/或沉积区气候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下蜀黄土起始堆积就意味着低纬季风区气候环境的显著转变。
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对于理解晚第四纪以来亚洲大陆干旱化进程、东亚季风演化和亚热带区域环境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0.9Ma 下蜀黄土开始堆积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性气候环境事件, 它是江淮亚热带地区气候显著变干和冬季风增强的直接证据。
我们认为, 下蜀黄土的开始堆积指示了 亚洲大陆干旱区域在晚第四纪的进一步扩张, 主要受全球变冷和北半球高纬冰量增加的驱动, 是中国南方 地区对全球降温“0.9Ma事件”的区域响应。
参考文献
何炳棣.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M]. 香港中文大学, 1969.
李徐生, 韩志勇, 鹿化煜, 等. 下蜀黄土底界的年代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干的指示[J].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17, 48(2): 210-223.
骆进, 项伟, 吴云刚, 等. 陕北黄土垂直节理形成机理的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3): 38-41.
伍光和, 王乃昂, 胡双熙, 等. 自然地理学 (第四版)[M]. 2008.
延伸阅读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地貌特点: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
六盘山与吕梁山之.司的黄土高原中部,海拔1000-2000米,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吕梁山以东的黄土高原东部,地势降至500-1000米,河谷平原占有较大比例。据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
黄土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侵蚀而产生的,黄土地貌和其他的地貌特征一样的都是有风蚀和水蚀的外营力,但是和其他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是,风在黄土堆积中起到的是主要的推动力,侵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
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而各种沟谷则是强烈流水侵蚀的结果。黄土区的侵蚀有古代和现代之分。古代的侵蚀为自然侵蚀,速度非常的缓慢,现代人类开始进行大诡秘的农耕或者是砍伐活动,因此加快了侵蚀的速度。
黄土高原是不是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不是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的特色,喀斯特地貌主要表现是溶洞,岩洞景观。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水的不断侵蚀,地下暗河的干涸形成的。而黄土高原本来就缺水,根本不会有地下暗河,溶洞了。
风力沉积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覆盖层的主要形成原因,而后随着自然变迁和环境演变,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十分剧烈,最终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而黄土高原地区正是黄土地貌最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从省份角度来说,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以及山西西部等地,分布面积达63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6%。
黄土高原有哪几种典型地貌?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大,受侵蚀作用影响,地表支 离破碎。塬、梁、峁、沟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黄土的野外宏观结 构特征主要表现为:质地疏松,具有大孔隙,岩性均匀,一般无层理,垂 直节理发育。北部丘陵区的新黄土尤为疏松,水力侵蚀特别强烈。
流域内, 高原黄土的湿陷性较河谷平原的湿陷性大,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比边缘地 区大,六盘山以西比以东大,地处干旱地带的甘肃、宁夏的”两西”地区 黄土湿陷性最大。
四种黄土地貌景观?
1、黄土塬:在古盆地基础上,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台地.黄土塬顶面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塬周被沟谷环绕,流水及边坡重力侵蚀作用强烈,塬边参差不齐.塬面保存好,比较完整、平坦,塬面坡度是一般在8°以下的称为平坦黄土塬.塬面被沟谷分割、蚕食,比较破碎,塬面倾斜明显的称为倾斜黄土塬.
2、黄土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条状延伸的岭冈.有的由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有的在黄土堆积前即为条状延伸的岭冈,黄土堆积后,仍具有岭冈起伏形态.顶面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
3、黄土峁: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和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可达15°~25°.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连续分布.它是黄土覆盖在穹状古地地形上,经流水侵蚀而成;有的是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被沟谷分割而成;按其相对高度分为低黄土峁(高度一般小于100米),高黄土峁(高度大于100米).
4、川指的是河川。是聚落主要分布地带。
黄土高原什么地貌?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形态复杂,发展速度快,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具垂直节理,易遭受侵蚀。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
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
常见七种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漠,沙丘地貌;冰川地形地貌;沙尘地形地貌。
1、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我国黄土集中分布范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西从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地理上称为黄土高原。
2、喀斯特地貌
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3、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广东福建丹霞山为典型。
4、雅丹地貌
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
5、沙漠、沙丘地貌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沙垄、沙地……
6、冰川地形地貌
在我国中西部高山区地带生长发育的当代冰川,按其主题活动状况可分成二种:大陆性冰川(或称冷冰川)、海洋性冰川(或称暖冰川)。
7、沙尘地形地貌
风蚀地貌以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方式普遍遍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以冷湖一带更为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