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运动知觉的形成和发展
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刺激视网膜上对运动敏感的感受野时,便激活视觉系统高级部位的相应神经细胞,从而产生了运动知觉。
例如,当物体从A处向B处运动时,物体在空间的连续位移,使视网膜上相邻部位连续地受到刺激,经过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就产生运动知觉。
对于人来说,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对于要对车速自己与车的距离进行估计;我们在进行网球、乒乓球等运动时,需要对球的速度、方向进行估计等等。
延伸阅读
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例子
真动知觉是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例如对秒针走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例如坐火车时感觉两边的东西往后移动。
专门化运动知觉名词解释
专门化知觉是专项运动对运动员心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过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确的识别和觉察。
具有综合性、专项性、在所有运动项目中(不含棋类),动觉都是专门化知觉的主要因素的特点。
物体知觉包括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在时间知觉中,听、 视、触等感官都参加,并起不同的作用.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运动太慢,或单位时间 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 引发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 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 Phi运动.例如,给被试呈现两条直线, 一条水平、一条垂直,或两条互相平行.当时距为60m/s左右时,人们就会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 的运动.
②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作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 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③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 主运动现象. ④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主体运动知觉名词解释
本体运动知觉名词解释:是运动者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
主要依赖机体的骨骼和肌肉活动引起的肌肉运动觉、平衡觉等本体感觉信息,并综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外部感觉信息形成。
按动作的活动形态、幅度及时间、空间等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1)运动形态知觉,如关于自身的直线或曲线运动知觉。(2)运动幅度知觉,如自身运动的规模、动作幅度的大小的知觉等。(3)身体方位知觉,如身体倾斜、倒立、翻转时的空间、方向、距离知觉等。(4)自身运动时间知觉,如动作持续时间的长短、间隔、转换速度、时间节奏等知觉。根据身体动作的活动部位,可分为上肢、下肢、手、脚、胸、背、头及全身姿势等本体运动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