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华职教社是什么单位 职教社是什么单位性质

职教社是什么单位

属于群众团体。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组成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7年5月6日,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伊始既有蔡元培等学界泰斗参与,也有邹韬奋等业界才子加盟,还有陈嘉庚等华侨领袖的赞助和聂云台等新兴商界巨子的支持。在这样一批社会贤达的支持下,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的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由此开展的职业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延伸阅读

中华职业教育社属于什么性质单位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参公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员工是参公编制,享受参公工资福利待遇。

中华职教社是什么单位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由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发起创立。

截至2017年底,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共有省级组织31个,省辖市(区)、县、乡级社624个,团体社员近4000个,个人社员4万余人。

中华职业教育社证书含金量

含金量高。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职业教育社团。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中华职业教育社本着教育救国的宗旨,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参与爱国民主运动,投身民族救亡,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追求民主进步的爱国社团。

辽宁中华职教社是什么单位

中华职业教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职教社职责任务

(一)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发展教育、促进就业”的精神,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及再就业政策实施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承担全国职业培训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实施的技术指导,开展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咨询指导。

(三)承担对全国职业培训机构的技术指导;承担职业培训技术装备、课程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受中华职业教育社委托,开展全国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事务性工作,开展全国性职业教育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奖励的事务性工作。

(四)受中华职业教育社委托,承担”温暖工程”的”百万大学生就业立交桥工程”和”百万职业技能人才就业立交桥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五)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统一管理下,组织开展就业、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等领域合作项目。

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

1917年5月6日,由中国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

创立之初,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改革的先行者。

中华职教社是什么级别单位

中华职教社是群众团体,没有级别。

中华职业教育社(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CVE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职业教育社现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央统战部代管。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200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被认定为联合国公共信息部所联系的非政府组织。

据2018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官网显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共有省级组织31个,省辖市(区)、县、乡级社257个,团体社员2800个,个人社员3.2万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华职业教育社

外文名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CVEA

别名

CVEA

总部地址

北京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甲69号

组织性质

爱国群众团体

成立时间

1917年5月6日

管理部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华职教社加入容易吗

还是不容易。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截至2017年底,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全国共有省级组织31个,省辖市(区)、县、乡级社624个,团体社员近4000个,个人社员4万余人。

中华职教社主要事迹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发起并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该社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以研究、提倡、试验、推广职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团体。针对当时国难深重、职业教育步履艰难的状况,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出“本社以后应参加政治活动,以增实力;并与职业社会作实际之联络,以期合作”,从而赋予了职业教育以救亡图存的使命。

1930年代初,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始创办“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推行职业教育。抗战爆发后,中华职业教育社由单纯职业教育救国开始步入政治舞台。黄炎培把在上海开办的职业补习学校扩充为7所,1943年还创办了号称“小解放区”的“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其中以“第四职为补习学校”规模和影响最大。

“第四补校”成立于1937年4月,由中共党员、第四补校训导主任王纪华等管理和任教。全校150多个班级,每学期学生4000余人。学生大多是店员、学徒和失学青年。当时有不少有志抗日的青年和职业人员欲奔赴延安,中共中央电示上海党组织:延安人满为患,不要长途跋涉,要劝导当地有志青年,就地参加学习,可组织起来办“抗大”式培训班,培训干部。

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征得职教社同意和支持,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在“第四补校”开设了“现代科学知识讲座”,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加强抗日信心为主题,由王纪华制订招生和教学计划,请陈望道、巴人(王任叔)、许广平、周谷城、贝叶(冯定)、周予同,孙冶方、罗稷南、许幸之、殷扬(杨帆)、于伶、胡仲持、吴大琨、顾仲彝、平心(李鼎声)、梅益、李文杰、冯宾符、石志昂担任讲师,讲授相关课程。“讲座”每期3个月,共开办三期,培养学员840多名。毕业后大多分赴新四军和中共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由于“第四补校”的课程设置与中共举办的训练班基本相同,因此被称作“上海抗大”。

在政治趋向上,黄炎培则高调宣扬发动民众全面抗战的主张,宣布其组织以“救国为职志,以全民抗战为途径”。他在国民参政会中是公认的“职教派”领袖。1939年11月,由黄炎培、张君劢、梁漱溟等发起,中国职业教育会与其他党派在重庆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三党三派”又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称中国民主同盟),黄炎培被推选为第一任中央主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反映了“皖南事变”中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新变化,加强了中国抗日和争取民主的力量,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