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联盟战争始末 南联盟战争

南联盟战争始末?

南斯拉夫内战(Yugoslav wars)指的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而引发的民族对立和内战。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0年米洛舍维奇下台为止主要的纷争。

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迫使大批难民背井离乡,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内战也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

延伸阅读

炸南斯拉夫时,是那八个国家?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北约成员国参加攻击南联盟联军。

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

其中,美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是主力,1000架从意大利和德国空军基地调来的飞机参与轰炸行动,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驻扎于亚得里亚海,西班牙空军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执行对敌防空压制操作,轰炸贝尔格莱德。北约战机发动38000次作战任务。该任务是德国空军自二战以来首次参与冲突。

德军为什么要进攻南斯拉夫?

1940年至1941年冬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实际上都已经与德国结成了联盟。但希腊却在与意大利的交战中逐渐占据上风,并开始获得英国方面越来越多的援助。这给英国在希腊根据地的空军带来了一丝希望,并且在打击范围上也相对较为容易,而罗马尼亚的油田在当时是德国的主要依赖。自1940年末开始,德国人只好准备一场针对希腊的战争,在1941年3月末,当南斯拉夫政府在多重压力之下,似乎要准备加入德国的集团组织时,一场军事政变彻底使局势发生逆转,暴怒的希特勒立即下令发动对南斯拉夫的进攻。无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德国人都为他们的进攻投入了大量的优势兵力。

对南斯拉夫的打击,在4月6日的贝尔格莱德呼啸的空袭声中揭开序幕。而全面的陆地进攻则从罗马尼亚发起,时间是8日当天,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来自于匈牙利和奥地利两国的集中进攻也加入到其中。南斯拉夫没有发起多少抵抗,很快被迫同意于17日达成停火协议。德国方面在这场战事中的伤亡人数,都没有超过200人。截至1941年4月6日,英国的战斗师与支援部队早已被派往希腊地区,这便使北非地区的英国兵力遭到严重削弱。但由于多半希腊军队已投入到阿尔巴尼亚前线,而剩余力量相对薄弱,所以不太可能组成联军来长期抵抗德国人。

截至4月末,希腊大部都被德国侵占,这次运动的最后一项行动,便是德国空军于5月20日至31日对克里特岛的占领。1941年上半年,在多次战败之后,英国驻扎于北非地区的部队一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好新的进攻。他们开始了横跨国境线的推进,并于18日从埃及进入利比亚地区。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星期内,一系列令人困惑不已的战略调动与坦克战接连发生了。盟军在数量上的优势,由于指挥失当而遭到削弱,但是疲惫不堪的德国军队及其意大利友军最终不得不撤退。跟以前一样,这意味着放弃所有通往苏尔特湾阿尔-阿格海拉地区的线路,而隆美尔就是在12月底抵达那里的。

但是,战争的天平不会轻易偏向任何一方。德国在地中海战场的空军实力又一次开始增强,而英国的海军实力则到达低谷,同时,隆美尔的物资供应很快得到了改善。在陆地,多半英国兵力被分散开来,而其原本应该运往北非战场的物资和部队,却被派去抵抗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中的进攻。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隆美尔结束其撤退之后,英国又再度发起了进攻。而德国在新的推进计划里,以1942年2月初为终结点的第一阶段,则让英军被迫退出了他们刚刚占领不久的多数阵地。

北约为什么要打南斯拉夫?

北约攻打南斯拉夫的原因

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

自治权被废除后,科索沃面临着国家组织的压迫:自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

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进入校舍,强迫学生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人在贝尔格莱德发动一场针对成立于1996年科索沃解放军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约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

1999年1月,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冲突仅以引入军事维和部队对双方强行克制。3月23日,《朗布依埃协定》打破,南斯拉夫排斥外部维和部队,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

南斯拉夫战争谁挑起的?

二战结束以后,铁托领导的南共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承认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自主权。

应该说,铁托时代的铁腕政策和铁托本人的崇高威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维持了南斯拉夫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关系的相对缓和。

但另一方面,铁托和南共(后改名为南共联盟)在民族理论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起初过早地认为国内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后来当矛盾逐步凸现时却又简单化地采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或高压政策来处理。对占国内人口比重最大的塞尔维亚族实行长期箝制、多方制约的政策,势必伤害其民族感情及对党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导致民族关系的紧张。南共联盟的这些政策失误,事实上多少也为日后南斯拉夫的民族分裂、国家解体埋下了伏笔。

南斯拉夫内战

1991年初,克当局突然收缴塞族聚居区警察(大多为塞族人)的武器,3月双方正式发生武装冲突,而且冲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斯洛文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南人民军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事隔不久,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塞尔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致使冲突越来越大。南人民军随后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使战火愈燃愈烈。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逐渐向克同波黑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境地区蔓延

南斯拉夫二战著名战役?

南斯拉夫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队大规模入侵南斯拉夫的一次战役。1941年4月6日,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共5个集团军同时从北面、东南面入侵南斯拉夫。德国飞机集中轰炸贝尔格莱德,使南高级指挥机构陷于瘫痪。南军40个师未能组织协调一致的抵抗。德意军队于4月10、12、15日连陷萨格勒布、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城。南军伤亡10万,被俘约30万。

南斯拉夫,当年为什么内战?

1945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直到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从而分为五个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克罗地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1991年,分裂前夕的南斯拉夫国内围绕领土和宗教等问题开始爆发武装冲突,这就是南斯拉夫内战,持续到2000年。

美国为什么打南斯拉夫啊?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

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 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

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号召阿族人起义,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

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在联合国安理会“不听话”的情况下,利用北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波黑战争和科索沃危机正是北约新战略的“试金石”,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军,力争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 同时,肢解南联盟或使其屈服。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中,完成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使其逐渐国际化,并着手准备对南联盟动武。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 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

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

北约的空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月24日到27日,共进行了四轮,目标集中在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军队。

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

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

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

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至于军人的损失,北约方面虽然宣称南联盟军队有5000人丧生,万人受伤,但南联盟只承认有462名军人和114名警察部队人员在空袭中死亡(战后核查结果表明,南军的实际损失与北约公布的数字相差很大)。

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不落”的F?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以美国为首的、拥有19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团,经过78天的狂轰滥炸,使用了包括B——1B和B——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竟不能使一个只有1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屈服,使北约丢尽了脸面。

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尤其是北约在5月7日出动B?2战略轰炸机、用5枚导弹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遭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北约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迫于压力,北约不得不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渠道和政治解决的道路上来,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

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至此,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结束。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轰炸。

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地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

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