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文范文
点击蓝字关注星星fighting
【按】
《念楼学短》共有53组530篇国学经典原文及锺叔河先生的【读】&【曰】,委实值得珍藏细品,遂决定每读完一组便记录一下阅读心得,与大家分享经典之美。
今天要分享的是《念楼学短》第九组——奏对十四篇。
读过我分享的《念楼学短》第八组——诏令十四篇学习心得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诏令”作为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都是九五之尊的帝王,既然是帝王的文书,自然属于公文类别中的“下行文”了。而今天要分享的则是与“诏令”相对的“奏对”,也就是臣下子民给帝王上书言事的公文。很显然,奏对属于“上行文”。
虽然,现如今写公文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严苛的要求,文通字顺已是上乘佳作,大部分公文都只满足于过得去就行了。不过在古代,公文尤其是上行文的质量优劣可是关系到作者身家性命的,写得好,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写得不好,则可能小命不保还株连九族。所以,在古代,写奏对也是一件极其考验水平和智慧的事。
锺叔河先生在《念楼学短》第九组中选编了十四篇奏对,除了“短小精悍、不过百字”的硬性标准之外,很关键的一点自然是作者的水平和智慧啦!
读完这十四篇奏对,我也总结了一下古人写“上行文”的技巧和智慧,简言之就是十六个字:情词恳切、有理有据、要言不烦、出于公心。
一、情词恳切
给帝王上书言事,如果净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还不如缄口不言,明哲保身。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人敷衍过去的,特别是当你上书的内容是要说服他的时候,更加要注重情词恳切,以情动人。
在《为书辞勾践》一文中,范蠡深谙“鸟兽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勾践成功称霸之后,一心只想隐退江湖。但是,在古代为人臣,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更何况勾践还对范蠡说“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则加诛于子”,这种带有恐吓性质的挽留任谁都要胆战心惊啊!怎样才能既不拂王意又安全脱身呢?范蠡写了一篇很有感情的请辞书:
?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已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以上38个字的大意是说,按道理君王受辱的时候,臣子就应该抗争到死,之所以当年你受会稽之耻的时候我没有死,是为了替你报仇雪恨。如今大仇已报,我也该履行当年臣子的义务,与大王告别了。
范蠡的这篇请辞书中,完全看不出是被恐惧支配下的逃离,反而是忠于君主的践约。曾经苟活是为了忠于君主,如今离去也是为了忠于君主。既然如此情真意切,勾践也不好强留,从此江湖少了一个范大夫,多了一个范巨富。
关于情词恳切的范文,锺叔河先生还选了一篇淳于缇萦的《上书求赎父刑》,也就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孝心故事“缇萦救父”。缇萦作为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看到父亲即将受到残酷的肉刑惩罚,于是大胆上书汉文帝,愿以自己入官为婢的代价,恳请皇帝免除父亲的肉刑之苦,也给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文帝“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可见缇萦上书不仅救了自己的父亲,还让残酷严苛的封建刑罚多了一份人性色彩。
二、有理有据
古代的奏对作为上书言事的载体,也相当于现在的议论文。众所周知,议论文的写作要点之一便是说理充分,古代的奏对要想成功让皇帝采纳,则必须有理有据才行。
在《上言积粟》一文中,三国曹魏名将邓艾上书提出了以“积粟富民”作为考核官员功绩的政治主张,督促官员重视发展农田水利工作。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时代,增强军事力量才是上层领导重点关注的事情,臣子们为了迎合大王,自然无心关注农桑。邓艾却大胆地站出来,主张发展农事,还要以此来考核官员,着实勇气可嘉。
当然,提出主张是一回事,主张能否落地则要看论据是否充分了。邓艾首先便亮明观点——“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农业才是胜利的根本!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正确,邓艾随即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有名人作背书妥妥的!再来反向论证一把——“上无设爵之劝,则下无财畜之功”,大意就是上面不重视农业生产,下面的人才不会把发展农业当成功绩呢!最后提出解决之道顺便还展望了一下成效——“今使考绩之赏,在于积粟富民,则交游之路绝,浮华之源塞矣”。从古至今,考核就是个利器,用“积粟富民”考核官员,官员就不敢浮皮潦草了。
此外,在《谏伐孙权疏》中,赵云上书劝谏刘备,当前的大敌是曹魏,不是孙吴。不要在这个时候将魏国放在一边,而去攻打吴国,这样扩大作战范围(两面作战),是无法速战速决的。赵云的分析也相当有理有据,且符合兵家之道,只可惜刘备最终还是没听他的,浪费了一篇好文,也让历史的轨迹偏了向。
三、要言不烦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关于成语“汗牛充栋”的趣味解读,为什么古人读过的书动辄就汗牛充栋,那是因为造纸术发明之前,书都是竹简制成的,一本书可能就要堆满一间房了。想来,给帝王上书言事如果废话连篇,不仅耽误皇帝老儿日理万机的进程,搞不好还会惹得龙颜大怒了。
所以,写给帝王的“上行文”必须要言不烦,一语中的。锺叔河先生在《念楼学短》中选了一篇优秀范文来自于高堂隆的《上韦抱事》,原文如下:
“太史许芝所举韦抱,远不度于古,近不仪于今。每祭与吏争肉,自取百斤,犹恨其少也。”
高堂隆是曹魏名臣,时任太史令的许芝要举荐一个叫韦抱的人,高堂隆表示反对。他仅用短短25个字就给韦抱画了像,而且栩栩如生。在高堂隆看来,韦抱就是一个“为学治事既不能遵循古圣昔贤的轨范,又不能作为同辈和后进的表率”的人,每逢朝廷祭祀,分祭肉的时候还要跟经办的小吏争多少,自己拿了上百斤还嫌少。
?
这样一个斤斤计较、不顾身份面子的人,怎能向皇上举荐呢?高堂隆的上书虽然只举了一件小事为例,却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只要皇帝是个明白人,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四、出于公心
前面已经提到,给封建帝王上书言事、建言献策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儿,特别是要给领导提意见的时候,不仅要有不怕犯上的勇气,更要有措辞得体的智慧,这一切都可以最终归结为“出于公心”。即便是为了自己,那也要有一心为公的高度。
?
在这一点上,范座的《献书魏王》就很经典。范座(一作“范痤”)是战国时期魏王的宰相,他听说赵王愿意割让一百里地给魏王,条件是魏王先把他范座给杀了。用一百里地换一个宰相的性命,这听起来还是有点诱人啊?范座眼看自己的性命岌岌可危,当即上书一封给魏王:
“夫杀无罪范座,座薄故也,而得百里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便也。”
大意是说,我本无足轻重,如果杀了我能换一百里地,我都替大王高兴呢。不过,万一一百里地没得到,人死了却不能复生,这个买卖就不划算了,搞不好大王还会被天下耻笑呢。所以,与其拿死人跟赵王交换,不如卖活人稳当吧!
在这篇《献书魏王》中,我没有读到故事的结局,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范座当时的情势确实很不妙,魏王虽然没有干拿死人换地的蠢事,却也意欲卖活人了,幸好范座又给他的接班人信陵君写了一封信,讲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魏王还是把范座给放了。
范座好歹也是一国宰相,却不谈丰功伟绩,只称自己微不足道,上书的内容也是从大局出发,一心替魏王出谋划策。虽然后来被免职,但总算保全了性命,已是万幸。?
总之,读《念楼学短》第九组选编的奏对十四篇,不仅能学到写“上行文”的实用技巧,还能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也是经典不厌百回读的缘由啊!
(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工具秀米)
欢迎评论、转发、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