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忽如归
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万物皆化。祖海含泪演唱《为了谁》(武汉版)抗疫播放视频来自腾讯视频(一)英雄本色“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早在两千年前,曹植写下《白马篇》,方显英雄本色。时过境迁,白驹过隙,如同沧海一粟的人事纷飞,不变的却是那请缨出战,不畏牺牲的豪气凌云。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英雄有三种解释: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勇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当今时代,特殊时期,对英雄的理解却亘古不变,他们或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学识出众,成为当下中国的希望与肩膀;或像无数奔赴于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共产党员,不畏牺牲,英勇请战;又或像无数为国家捐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做贡献的人;还或像那些被困城中与病魔斗争高唱国歌和《我和我的祖国》的武汉同胞。他们都是英雄,他们在水生火热的处境里,仍像曹植一般高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是中国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一条条高速公路车辆来往不绝,灯火通明,那是你们奔赴前线的身影;一道道纯白如玉的光泽在每个医院快速流动着,那是你们在用爱与热血,将一个个同胞,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顿顿来不及吃的年夜饭,一声声来不及诉说的道别,都要随着你们的不辞之别,深深地埋入你心,成为心中的伤痛与无奈。奈何英雄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与生活,但你们知道,在这个时期,该挥洒热血与青春。因为你们心中有个信念,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有前途的民族不能没有先锋。私情且难别,国事重如山。这世上哪里有英雄,愿意牺牲就成了英雄;哪里有先锋,敢为人先担天下事就成了先锋。在你们心里,疫情就是命令。我看到,无数的共产党员请领导批准自己去不惜生命,无数的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忙忙碌碌。这都是些年轻的战士,他们说:“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现在,换90后来保护你们!”多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就是中国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就是中国的生生不息延续五千年的理由。你看见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在你向全国人民说出此次肺炎有人传人的真相之时,那是你最美的样子。你是真正的英雄!你看见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脸上被防护眼镜和口罩勒出的痕迹,是最美的战绩,也是你最美的样子。你的样子,纯洁而美丽,将希望撒下人间,用血泪铸成生命桥梁。你是真正的英雄!喂,你在哪?——我在家。你在哪?——我在家里啊。这短短的对白,是同胞之间的相互关心,也是全民抗疫的最美体现。我们每个人都是真正的英雄。国外的媒体最近常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快的实现全民一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就建起两座医院。这就是中国,作为中国人,我时常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的国家,是最有凝聚力,最优秀的国家。英语中说:The focused mind can pierce through stone.意为,集中起来的意志,可以击穿顽石。团结一心,上下一致,胜利指日而待。对我自己而言,我的母亲是一名医生,我的父亲在这特殊时期的工作也是挨家挨户的监督疫情的情况,作为青少年和学生,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要深刻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学习,不负在外拼搏的一线人员,我们的环境由其创造,时代的接力棒终究是会传到我们手里,那时候,我们义不容辞,我们舍生忘死,我们也会是真正的英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英雄本不在,但我相信,你的样子,就是英雄本色。(湖北恩施高中2018级2班 罗钦扬)(二)“病毒和我必须死一个”直面疫情,我想得更多的是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态度。2019年12月25日,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被自己的患者家属杀害。许许多多的人们惋惜这位优秀医生的离去。但就在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他拿手术刀的手,连同千万个本有希望重见光明的患者一同陷入深渊。这两次事件相隔不到一个月,尸骨未寒!血迹未淡!医生,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是他们的职责,但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许多母亲的儿子女儿,也是许多家庭的爸爸或者妈妈,他们也是人,他们也会死!我们不能以神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却应该以高于神的标准尊重他们,因为他们在以人之身行神之事。而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同样能看见他们勇敢逆行的身影:大批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愿前往武汉,军队抽调军医力量支援前方,女护士们为了方便毅然剪掉自己的长发……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在得知疫情后就一刀剪掉了自己养了大半年的长发,自愿去了武汉。我曾询问过她前面的情况,从她轻描淡写的描述中,我仍能体会到一线的危险:物资紧张,患者情绪激动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殴打医护人员。她告诉我,自己两天之内就已经被打了七八次,一位患者抢走她手中的空针筒,针尖从右侧鼻梁划到下巴。我忍不住问她:“就没有想过不干了吗?”她淡淡一笑:“走之前就给院长说了,病毒和我必须死一个。”(作者:湖北恩施高中1813班徐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