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介绍自己 庞统介绍诸葛亮

庞统介绍?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被追赐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延伸阅读

庞太师儿子庞统是个怎样的人?

庞太师儿子庞统是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

庞统,大宋镇边大将军,人称飞星将军。庞将军生于庞门贵胄,自小锦衣玉食,尊贵独享。

然至弱冠,离家从戎,隐姓埋名,甘为军中兵卒。驰骋沙场征战苦,血洒塞外远名扬。及至而立之年,公子已为飞星将军,手下死士万千,以七十二飞云骑为首。

庞统是谁的谋士?

庞统是刘备的谋士,那时有个传言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可见庞统的名气和才能有多大,后来为了刘备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进入四川,庞统不惜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在落凤坡魂归西去,这种舍生忘死的文人风骨打动了很多人。

三国正史庞统?

死在雒城,现四川广汉市(县级)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人,中国三国时代人物,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刘备取得荆州后庞统加入他的帐下,有一次刘备派他当耒阳令,在任内无法将职务做好,刘备原本要将他免职,鲁肃告诉刘备:“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为庞统说话,刘备才重用他。之后跟随刘备入蜀,曾数次向刘备建言夺取益州,在雒城攻防战中战死。

《三国演义》描述赤壁之战时庞统对刘备和孙权联军的胜利有很大贡献,在跟随刘备入蜀时被张任用计射死于落凤坡。

庞统是谁?是哪国人,后投给谁?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刘备悲痛万分,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庞统详细资料及事迹?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 襄阳(今湖北 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现于罗江县城西的鹿头山白马关处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文中是怎样介绍庞统的?

庞统这个人,有才华,善谋略,但是为人太狂傲,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的那种人,这导致了他仕途屡屡受挫。

据《三国志》记载,庞统是襄阳郡人士,年少朴实鲁钝,没有啥名声。在三国两晋时期,一个人想要获得重用,必须要打出名声,你看诸葛亮,上来就选择一块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在那里耕读,是一片人才洼地。周围的农民都是整日劳作,而诸葛亮呢,摇扇抚琴,鹤立鸡群,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加上司马徽、徐庶等名士的推波助澜,终于被刘备请走,成为其第一谋士。

而庞统呢,也想着出名。所以在二十岁那年,庞统去拜见了颖川名士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爬在树上摘桑椹,据此推断,应该是在夏天的六七月份。就这样,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一直谈论到晚上,当时司马徽惊叹庞统的才华,认为他极不平凡,堪称南州士子之翘楚。从此,庞统开始出名。

出名以后的庞统,心气高傲,一心想要寻找一位有大本钱的主人做大买卖。他看不上曹操的为人,也看不上刘备那去区区几万人马,他属意的人选是孙权。

但是当时孙权手下有鲁肃、周瑜等名士,赤壁之战后,周瑜任南郡太守,庞统只做了做一位功曹。因此心中颇为不满,特别是自己向曹操献上连环计之后,他认为击败曹操的最大功臣是自己。

在周瑜死后,庞统护送周瑜灵柩回到东吴,当时诸葛亮也去吊唁周瑜。庞统在周瑜的陵前嘲笑周瑜气量狭小、自取其辱,结果被鲁肃“请”了出去。

接下来,鲁肃派人查清了庞统所在之处,把他拉到自己住处,向孙权引荐庞统。结果被孙太后一口回绝,因为庞统在周瑜灵前的所作所为早就被孙太后知晓,她看不惯庞统这种狂妄之人,还断定他“狂者必败!”

事后,孙权还是给了鲁肃一个面子,接见了庞统。当他见到庞统的长相时,心中不喜。既然来了,就试试这位“凤雏”有何本领吧,孙权就问道:“汝之才略,比之公瑾如何?”庞统一听,这是不相信我的才学啊,说道:“我平生所学,自然和公瑾不同!”孙权当时就来气,你这是在侮辱我的偶像啊!他对庞统说:“你先退下吧,啥时候用您,我再传唤你。”从此,孙权“誓不用之”。

庞统没有受到重用,鲁肃抹不开面子,毕竟是自己把人家从大街上追回来的。于是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

当时,刘备占据了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和江夏的一部分;孙权占据南郡和江夏一部分;曹操被击败,占据荆州的南阳、襄阳以及江夏的一部分。

刘备被封为荆州牧,与镇守南郡的鲁肃挨着,所以,庞统就到了刘备那里。

庞统见到刘备,见而不拜,刘备看到长相如此龌龊之人,竟然如此狂傲,就把他打发到了耒阳当了一位小县令。庞流自然是不屑此位,终日饮酒,不问政事,不久被刘备罢免了。

鲁肃知道后,对刘备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职,当展其骥足耳。”意思是说刘备不能大材小用。诸葛亮也写信举荐庞统,夸赞庞统才学十倍于自己。刘备这才决定和庞统谈,结果,谈得很愉快,刘备大器之,让他出任治中从事,宠信亚于诸葛亮。

受到刘备重用,庞统自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建议刘备取益州。为此,他向刘备定了三套方案:一、直接派出特种部队杀掉刘璋;二、设计杀掉镇守白水关的杨怀、高沛二将,进攻成都;三,退回白帝城,从长计议,徐图之。

当时,益州面临的局势是孙权和曹操都想要夺取它,哪头都不好惹,刘璋想想就头大。这时,刘璋手下的张松和法正、孟达他们都极力主张请刘备来帮忙,为何?

在益州有这样几个派别:本土派、随刘璋入川的东州派、非本土非东州派的扶风派。刘璋时常利用东州派打压本土派,至于扶风派则被不断边缘化。而扶风派又偏偏都是高人,像法正、孟达他们。

在邀请刘备入川的问题上,各派别都有想法:本土派支持刘备入川,自己受到东州派打压,说不定换个主人,情形会有改观;东州派坚决反对;而扶风派坚决支持刘备入川,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翻身。

张松是本土派,但是和法正、孟达、李严他们交往甚密,关系非同一般,支持刘备入川,为此成了刘备的“卧底”。

刘备面对庞统的三条计谋,选择了中策,到了霞萌关,停而不前。对于中策的实施,庞统是这样说的:镇守白水关的杨怀、高沛向来反对主公入川,早就建议把我们遣送回荆州。我们可以假借荆州战事告急,与他们辞别,二人知道后,必然过来辞谢,到时,可以一举杀掉二人,拿下白水关,然后进攻成都。

但是刘备在等一个机会,并且机会很快就来了,建安七年的十月,曹操攻打孙权,目标是长江上的濡须口。孙权顶不住,向刘备求援。刘备向刘璋写信说,曹操攻打东吴,唇亡齿寒,乐进又攻打镇守荆州的关羽,虽然张鲁要打,但是,当务之急是回援荆州,希望仁兄调拨一万兵马,外加诺干军需物资给我,以解燃眉之急。

刘璋一看,气愤异常,你这是准备拿了好处走人的节奏啊!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刘璋不敢和刘备翻脸,凑足了4000兵马,外加一半的军需,送给了刘备。

处于内应的张松看到刘备要撤,不知是计,写信质问刘备:“大事可期,今奈何撤之?”不巧的是,这封信被他的胆小怕事的哥哥张肃告发。这下刘璋火了,这是要里应外合啊,下令杀死了张松。

刘备听说刘璋杀死了自己的卧底,终于撕破脸皮,设计杀死了杨怀、高沛,夺取了白水关,又在涪陵击败了刘璋的援军,形式一片大好。

刘备在培城大摆筵席,喝到高兴之处,刘备就问庞统:“今日之会,可谓乐矣!”谁知庞统回答了一句脑残的话:“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眼下之意是说,你刘备夺取兄弟之国,还乐成这样,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匡扶汉室,你这不是伪善吗!

刘备当时就气的不轻:“武王伐纣,先歌后舞,非仁者耶?卿言不当,宜速退出!”直接把庞统轰了出来。后来一想,刘备后悔了,又把庞统请了进来。庞统回来之后,也不像刘备道歉,坐下就吃,饮食自若。试想,如此狂傲之人,岂能不败!

就在这时,在荆州的诸葛亮遣马良来见刘备,带来了一封信:亮夜观太乙,北斗指西,太白之星指向雒城,主于将帅,吉少凶多。

刘备就把诸葛亮信上所写的内容告诉了庞统,多有犹豫之色。庞统一看就来气,夜观天象,谁不会啊!你诸葛亮说出师不利,就一定凶多吉少吗?我庞统就是不认这个邪!

于是庞统主动请缨,率军攻打雒城,杀死了张任,结果被刘璋的儿子刘循所阻,战斗相持不下,庞统出去查看形势,被冷箭射死,时年36岁。

庞统何许人也,有何才能?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朝时荆州襄阳(现今湖北襄阳)人,刘备麾下著名的谋士,与诸葛亮齐名,称“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一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现今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处,在2006年,庞统祠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统祠墓的二师殿是奉祀庞统、诸葛亮的殿堂,塑像背景再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战乱场景。供奉的庞统坐像为侧身正面立像,再现了庞土元多谋善断,坚毅果敢的大将风度,庞统墓的外观造型与庞统的身份十分相符,在名古墓中堪称一绝。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顿、貌陋,未有识者。他的叔父庞德公却对他十分的看重,后来慕名拜访司马徽,正值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与之交谈,两个人就这样一直谈到深夜,感觉庞统果然非同凡响,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从出山到落凤坡的遭袭被杀,也不过是一个瞬间。无可否认,他在有限而短暂的生命中,为刘玄德的兴复汉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庞统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为刘备集团提供了进一步飞跃的契机。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荆益,然后兵分两路,消灭曹操,最终统一天下。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进驻南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这一次,刘备又突破重重障碍,西进取巴蜀,为三分天下作最大的冲刺。

从古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庞统的重要性,说他是当时巴蜀集团的左膀右臂一点也不为过,可是36岁的他就为自己的失误而买单,所以这只能成为一个遗憾了,盘点一下庞统有五大功绩。

第一,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

第二,耒阳县凤雏理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

第三,议取西蜀。看到了荆州的潜在危险,看到了益州的战略重要性,看到了时机的重要性,而且有着极好的辩才,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第四,献上中下三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

第五,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

由此可见,庞统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英年早逝没有得到尽情的施展出来。

庞统生平介绍庞统的故事有哪些?

一、庞统生平介绍:

庞统(公元179年-公元214年),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曾辅佐刘备入蜀得川。公元214年,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葬于落凤坡。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小的时候庞统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二、庞统故事:

东吴送丧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南下的几十万大军,而后周瑜又击退驻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为了制造孙刘联军之间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于庞统深交而还。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据说,顾劭去见庞统,住在庞统那里,两人谈论起来。顾劭问:“您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您相比,谁好一些?”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和他亲近起来。

投奔刘备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