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本主义理论 什么是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什么是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把人的健康关注点从功能、病症和行为等表现到内在的个体意义、态度和价值观。

它着重于拥有自主和自我实现的潜力,强调对自我的尊重和自我发展的动机。

延伸阅读

人本主义是哪个学科的理论?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学科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与人本主义理论相关的概念是?

1、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

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 · 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

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经历着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停止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同的是,这类需要越被满足就越产生更强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高低关系。马斯洛主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3、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前者是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后者是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为物质基础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为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他还提出高峰体验的概念,它是人们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另外,罗杰斯通过研究还提出了教育改革论,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的人本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心理治疗方法上,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不同,他认为应通过患者的自我理解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纠正不正常行为的目的。

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一,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并且从组织上、教学上和科研上已被正式纳入学院心理学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界已赢得了一席之地,这毕竟是公认的事实。

人本主义科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 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什么是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释义

一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说。首先由德国的费尔巴哈提出。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灵魂不能离开肉体而存在。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离开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意义。后来被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用以宣传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间的关系,他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的成长学习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

1、潜能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

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

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3、创造观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4、情感因素观

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师生观

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

人本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超越科学实证主义范式而趋向于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潮。它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一方面以克尔凯廓尔等的存在哲学为基本观点的理论为源头,另一方面以西方现代哲学中胡赛尔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

当今,人文主义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主要范式和革新运动,被称作与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

并驾齐驱的“第三势力”。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文化和政治局面动荡不安的结果。在当时美国社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危机和异化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身陷越战,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另一方面源于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危机。此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了怀疑和冲击,导致了当时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反文化运动的产生。他们张扬摇滚音乐,主张通过毒品、政治、社会和“性意识提升”以及另类的生活方式等来解放并扩张人的“自我意识”。在当时反校园文化、嬉皮士运动、吸毒、性解放、青少年犯罪、自杀、大学生失业、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人陷入心灵孤独、情感焦虑、价值危机、意义感丧失等心理冲突中难以自拔。对于这些由社会文化所导致的这些病态社会和心理危机,当时盛行的心理分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治疗技术模式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因此一种提供“自由、自主并向经验开放”,以探索人的“心理生活新方式”为己任、强调对人自身价值潜能发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形成、兴起、发展三个阶段

1954年马斯洛等人出版了《动机与人格》这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之作,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问题。次年10月组织了“人类价值新知识”研讨会。1958年,英国学者约翰·库亨在其著作《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首次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这些重要的事件和活动标志着人本主义行心理学的形成。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专门的学术刊物《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于1961年春正式出版,1962年心理学家布根塔尔在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议上发表题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的学术演讲。1963年夏,75位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在费城召开会议正式建立了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1969年该学会改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由此成为了国际性学术组织,也就是著名的AHP。这也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1971年美国心理学学会正式接纳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为该会的第32个分会,到1975年美国已经有281和单位加入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心,其他13个国家也有50多个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与机构中心。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又分化和产生出来超个人心理学派,成为了当今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取向。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出,心理学应该从我们“人”的维度去关注人的那些“基本东西”,把人从生物-物理学观点的遏制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大致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1.主观意识经验是基本的资料来源。

只有承认主观经验的独特性,才会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潜能和自由。

2.整体和综合的人生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主张把人及其经验分析为固定的结构、元素、类型、属性和功能。

3.人是自主而自由的

人有生物和物理的局限,但从根本上说人是自主而自由的。

4.避免用简化主义

坚信意识经验的本真性,避免用化简主义(物理的还原主义)的立场对待意识现象。

5.人的经验丰富不可穷尽

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的概括人的经验之丰富意义和无穷变化。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马斯洛自我实现论

(3)马斯洛高峰体验论

2.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

(1)罗杰斯的人生观

(2)罗杰斯的自我论

(3)罗杰斯的治疗观

(4)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3.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

(1)罗洛·梅的存在感理论

(2)罗洛·梅的人格理论

(3)罗洛·梅的焦虑理论

4.超个人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第四势力”)

(1)意识论

(2)超个人心理治疗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1.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要地位,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应该贴近人的心理特点,探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问题,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新领域。

2.人本主义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把人的意识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特征和功能,特别是对人的高级意识经验的系统发掘,拓展了心理学的科研对象范围促进了人的意识问题在高级阶段上的复归,代表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3.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来选择方法。坚持以问题为中心,整体化的综合研究范式及方法论体系,为了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意识经验,发展出许多新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像马斯洛的整体分析法、罗杰斯的Q方法、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分析法和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方法等。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组织管理学上,马斯洛的需要机动理论为行为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教育领域,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引发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潮,该思潮成为了二战以来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在心理治疗和咨询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观作为当代西方心理治疗三大流派之一,使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

1.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出发点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方传统人性论和本能论的历史局限,因而使得其许多重要理论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难以经受得住社会实践的检验和批判以及科学理性的反思与论证。

2.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没有否认社会环境对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方面的影响作用,但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理解的社会多指“抽象的社会”或是“富人的社会”马斯洛等人所讲的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也多指在富裕条件下人们的关心的内容。一旦社会经济条件恶化,自我实现与个人超越也就失去了社会基础。

3.神秘主义倾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没有摆脱传统哲学方法色彩,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内省生物学、解释学方法难以被量化,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人本主义后期分化出的超个人心理学更是由于其研究范式科学性不强,带有浓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有的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 华夏出版社, 1987

【3】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4】吉尔根.当代美国心理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5】车文博 黄冬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哲学基础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