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
?[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2019年应聘澳门任教,陆续担任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大学筹备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主任(2013-),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2007-)、曾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创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10-2012);澳门国际休闲学院校监(2013-)。2019年任美国CBC大学特聘教授。今日头条频道根据六,五亿电脑用户调查“全国关注度最高的红学家”,排名第四,在喜马拉雅讲授《红楼梦》,粉丝八百七十五万;2007年提出“塔西佗陷阱”,2014年被最高领导在正式讲话中引用,目前网上搜索为109万条,成为广泛流行的政治学、传播学定律;当代中国“后实践美学”代表人物之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四十年中第一个破土而出“崛起的美学新学派”——生命美学学派的创立者](潘知常2007年提出“塔西佗陷阱”,2017年底才正式接受媒体采访并公开谈及。不过,它确实是不胫而走,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例子一,去年和今年它都已经在每年180万大学生参加的全国公务员考试里公开出现。并且标准答案为: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首次提出了‘塔西佗陷阱’这五个字”。例子二:重庆大学学生的论文《关于“塔西佗陷阱”的研究》参加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且在270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重庆特等奖以及全国一等奖。近年潘知常也在撰写《塔西佗陷阱研究》一书,希望早日完成。这里先转发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近况)2014年3月18日,最高领导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他对我党目前存在的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指出:“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习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将之与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联系起来,反映了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政权人心向背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重大思考。随后,“塔西佗陷阱”又与“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一同,被媒体列为最高领导最为在意避免掉入的三个“陷阱”。一时间,“塔西佗陷阱”成为网络热词和各级领导干部在论著和讲话中经常提及的关键词,在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该词,相关结果显示约1090,000个(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在百度新闻的高级搜索上显示标题中含有该词的有11600篇;在“人民网”有628篇有关“塔西佗陷阱”的页面;“中国知网”为257条,其中还不乏硕士论文和为数不少的核心期刊论文。2020年非冠疫情期间,有关“主流媒介功能、谣言应对、善款处置”等与“塔西佗陷阱”相关的讨论不断见诸媒体。据“超星发现”软件统计,目前,该词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社教、经济、哲学、宗教等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甚至延伸到环境科学、安全领域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塔西佗陷阱”揭示的是一个政治学、传播学规律,它当然涉及“塔西佗”本人。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是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他在《历史》一书中有说过:“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但是,塔西陀的原话中希望告诫的是臣民,而不是皇帝。其主旨恰恰与“塔西佗陷阱”的涵义恰恰相反。因此,“塔西佗陷阱”不可能是塔西佗本人提出的。何况,“陷阱”二字也从未在著述中提及,显然,“塔西佗陷阱”这五个字并非他本人提出的。“塔西佗陷阱”的提出者,是南京大学的潘知常教授。最早出自2007年8月9日天涯社区转载的一篇名为“潘知常《三国演义》:问天下谁是英雄(转载)”的帖子,里面记录了潘教授的讲座稿全文。其中有如下文字:“在专制社会之下的中国社会、中国政府就是一个贪污、腐败的社会和政府,不贪污、不腐败就不可能发财。何况,‘升官’就是为了‘发财’,‘争权’也就是为了‘夺利’。皇帝如此,官员如此,所有的人都如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出现了一个我把它称之为“塔西佗陷阱”的怪现状,“塔西佗陷阱”是什么意思呢?古罗马的执政官塔西佗说过一句话,他说: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同样会得罪人民。” 同时,这段话也出现在潘教授的著作《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的第25页(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学者的研究成果直接进入了最高领导的正式讲话,并且引起如此广泛的影响,这在学术界的历史上,还确属为数不多。“塔西佗陷阱”的提出者潘知常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学家、著名红学家、著名战略咨询与策划专家,被媒体誉为“政府高参,企业顾问,媒体军师”,“生命美学创始人,爱的布道者,在电视上和全国各地普及美学知识的美学教父”。在2016年11月的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基于6.5亿用户进行的关于《红楼梦》的大数据调查中,潘知常名列国内"关注度最高的五位红学家"中的第四名。他同时是当代中国“后实践美学”代表人物之一,改革开放中国内第一个破土而出“崛起的美学新学派”——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塔西佗陷阱”的提出,体现了潘知常教授不为头衔、项目、核心论文等“四唯”所困、坚持把学术研究写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之上的探索精神。为此,2017年6月8日,前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在长安讲坛上发表的《“四个陷阱”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的报告中曾专门提到:“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都有相应英文表述不同的是,“塔西佗陷阱”只有中文表述,外文中没有对应的概念。韩文秀副主任强调:“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却出自中国学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在2007年8月一篇讲稿”,“塔西佗陷阱”“只有中文表述,外文中没有对应的概念。中国学者作出这种概括有其道理,可以说具有原创性,开了风气之先,如果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则可以看作中国学者对社会科学世界话语体系的一个贡献。”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也赞誉说:“确实是一个真问题”。因此,“塔西佗陷阱”的提出,不但是在大国崛起之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中的坚实一步,而且是对社会科学世界话语体系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学界的学术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