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企业文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高速发展,企业文化不仅是生产力,还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打造自己的软实力,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注入更强的生命力。为了做好文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文化、物质、精神的手段,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提高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各种文化现象的碰撞,也导致了企业在文化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1.企业文化建设不合实际。很多企业为了快速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提高效益,会到处去摘抄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和语句,甚至是找一些外包公司去做一套大同小异的文案,看起来是像那么一回事,但是这些文化太泛而空,并不能称为企业文化。2、管理制度架构缺乏。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持久的工程,不是一两个专员就可以做到这一系统性的工作。有些企业觉得文化管理很简单,无非就是宣传,喊口号,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制度去落实,这就很难把企业管理好。3、没有找准方向。文化的实践工作需要专人指导,否则会出现一些方向性的错误。企业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但是文化管理不只是企业活动和各种实践,还涉及到推广、考核、激励、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如果没有的话,企业文化管理也是一句空话。
那么如何应对呢,我认为:
一、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量体裁衣”。企业文化管理工作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发展方向去制定,要能切实指导企业内部的工作,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要谨慎并严谨对待,不要随意变通、随意更改。二、认真践行“脚踏实地”。企业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认知和认同企业的文化,使员工在精神上与企业文化达到某种默契,在达到默契后,让文化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使企业在文化的指导下,团结一致地向同一个方向前进。三、制度上“一把尺子量到底”。企业文化必须根植于管理,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在管理层的带领下,才能够将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中。
延伸阅读
企业文化管理的九大要素?
一、企业文化设计能力
本项能力细分项包括:文化清晰度、文化制度化、要素完整性、发展持续性;
职能:文化设计能力体现企业对自身目标/价值观/理念等的理解实现等方面的能力成熟程度;
1、文化清晰度
职能:当前有关企业文化的要求、说明、执行等的清晰程度,需要做个判断,以确定文化的当前状态。文化清晰度的判断,应包括文件描述、宣传、执行等方面的状态。便于推动企业重新修整或审视企业文化。
文化定位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经营者文化观念:企业经营者对文化的理解、对企业中文化作用的理解,及价值观成型和理念的坚持与宣扬,是企业文化得以宣扬和实践的主要推动力量。经营者对文化的认同,需要企业形成学习制度。
价值观清晰度:企业价值观的表达、阐述、宣扬规则等,应明确、具体、简洁易懂。价值观的表达,应有成文的资料,或宣传的用语。价值观应成为企业影响员工意识的准则,清晰程度取决于企业宣导方式。
宣导成效清晰度:企业文化在不同岗位和层级,认识、实践等应该统一。宣导成效应有明确的监测方式,企业应从员工行为、理念认知和工作实践等多个角度,建立成效评判规则和检验程序。
文化制度清晰度:有关文件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要求等,应具体清晰程系统,包括文化描述、制度文件化、实践行为要求和文化活动等。制度执行的程序、方式和检查过程、结果处理等,都应有规定。
仪式习俗成型度:公司的各类仪式如升降旗、庆典、年度常规活动等,内部的各类习俗如人际关系、节假日福利、常用口头语等,都是文化体现形式。意识和习俗应形成相对稳定的规范,它反映文化影响力。
理念描述清晰度:企业理念如品质、服务、内部行为、对外承诺等方面,应形成明确规范的表述方法。理念的表述,应从文件规定、行为实践、企业环境下的表现等方式,进行描述和宣扬。
愿景描述清晰度:企业愿景表达了企业使命、宗旨及企业哲学等广泛含义,也有企业将各内容分别表达。愿景所提及内容,应有多种方式清晰具体的使员工认知和实践,清晰度包括讲述、理解、融入工作等。
资源投入状态:企业文化的宣传、引导,应有充分的资源投入和使用管理。资源投入状态如专门责任岗位、活动费用、宣传和内部刊物等的建立,都会促使文化的宣传效果与员工的认知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执行状态清晰度:文化在企业内的行为规范展开、执行检查和执行成效评判等,都有明确具体的措施。执行状态的清晰度可以得到有效督导,且确保执行成效。认知统一度:企业的高层、中层、基层员工对文化的理解应该保持一致,对文化理解和实践的一致性,企业应有具体措施加以推动。
2、文化制度化
职能:企业文化是一项经营性活动,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应形成必要制度规范员工相关行为。部分非正式文化传播行为,也应通过制度化方式,规范其传播特性和导向性。
文化制度化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文化规范描述:企业文化应有明确具体的文件进行描述,且文件系统对各项文化要素阐述完整。规范的描述,有助于员工按统一的要求理解文化,实践相关的要求。
文化行为制度化:对企业文化的管理、宣传、检查、各类活动的操作方案等,都应有明确制度。
仪式和习俗管理:文化习俗包括日常问候、管理行为、企业庆典、企业研讨、聚餐及业余活动等,都应有必要的规范,使文化在行为细节中得到宣传,达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推行方式制度化:企业文化也需要投入必要资源,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推广,使更多人员认识文化价值、理解文化内涵,认同文化所要求的行为。文化推广方式应有不同的规则,对内与对外会有明显差异。
企业标识阐述:企业标识是企业文化的符号,也是企业品牌的符号。对符号的文化性阐释,会使简单地符号更好的代表企业核心价值和理念。符号便于识别和传播,标识阐述应完整、准确、简洁、具体。
文化象征物阐述:有些企业有明显的象征物,无论厂区或办公室显眼位置,如果有文化象征物,则应加以阐述,使员工了解其象征意义。文化象征物也代表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文化内涵阐述:文化内涵常会包括创新、团队导向、集体学习力、进取心、关注细节和结果导向等,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及价值观,进行完整、细致、简洁、清晰的阐述,易于使员工理解并积极实践。
结构管理文件化:企业对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纬度的管理,制定明确的文件,通过文件的应用和固化,便于更准确的理解文化要求,推荐文化实践。
制度宣传执行:文化制度的推进,同样需要沟通、宣传,文化制度如活动操作过程、仪式执行等,都应有相应的规范。制度检讨修订:对文化落实所需执行的各项制度,应定期检讨和评审,通过对执行过程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和修订文化阐述、修订和检讨改进。检讨范围包括制度、文化阐述和执行方式等。
3、要素完整性
职能:企业文化的结构应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方面;内涵要素应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或企业哲学、精英人物(或模范人物)、习俗和仪式及文化网络五个方面。企业文化的管理或文件化阐述,应该清晰完整的表达这些要素,使其得到完整清晰的管理。
要素完整性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文化结构描述:企业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如产品或服务、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企业标志等,行为文化如企业家行为、员工行为、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等,制度文化如组织制度、结构特点等,精神文化如企业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应对这些文化的结构要素中,可描述部分进行明确描述。
结构完整性检核:企业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四个文化纬度上,会互相影响并形成文化体系。文化的描述和日常的企业营运实践,应有明确规则或证明,表达出四个纬度的文化要求完整。
文化要素描述:为系统性的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对工作/生活环境、价值观、模范人物、仪式和习俗及文化网络等进行描述。要素描述使文化的理解与实践,有明确依据并了解其相互关系。
内涵完整性检核:企业应有明确措施,检查内涵下的六要素包括创新、团队导向、集体学习力、进取心、关注细节和结果导向等,进行完整性检查稽核,确定文化描述和执行过程中的完整程度。
要素提炼过程:企业文化的要素提炼,不是简单的提出即可,而应通过一个严谨的程序实现。提炼过程包括目标、内涵、表述、结构、文件化等几个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应有讨论、沟通和传导过程。
要素的内部沟通:确定企业文化基本要素,应采取明确的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和宣传。评价员工对文化宣传的感知、认可、理解和实践等成效,是沟通结果与预定目标保持一致的必要手段。评价应明确规则。
文件管理规范化:有关文化的所有书面资料,都应进行归集整理,形成规范文件并按文件管理要求,进行编码、受控、建立文件档案。企业文化相关文件和实践记录,应设定责任岗位负责管理。
要素导向性:文化要素的描述,会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意识产生强大影响,对文化的导向性应有清晰表述。如鼓励创新、强调绩效、团结互助、注重细节等。文化的导向性应得到监测,以便于及时修正调整。
要素执行度检验:企业应制定必要的程序和要求,以评判文化要素在日常工作中的执行状态。检验的方式可以包括对各类违反规则的行为的记录统计,各级别员工建议和意见的汇总等。检验方法应具体清晰。阐述文字修饰:企业文化毕竟不同于很多系统的制度,部分执行规范应具体完整可执行,但有关理念、愿景、企业精神等,则应具备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因此对文化的阐释文字应作必要修饰。
4、发展持续性
职能:企业文化应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阶段,作必要的修订和调整,使文化的核心部分以新的方式来阐述。文化发展的持续性应从制度修订、内涵的调整等方式使文化核心价值得到延续。企业应对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必要的指导监测规则,定期审视文化适应性是有效方法。
发展持续性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行为规范修订:企业文化中对员工行为规范的修订,是持续提升员工行为、素质和意识的有效措施。行为规范的执行,应设定明确的程序、修订条件、修订操作岗位及沟通和再执行宣传的要求。
执行制度修订:随企业的发展和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支持组织结构运行的各类管理制度,应随组织结构的调整,作必要的调整和修订。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更好适应变化,制度修订则持续改善支撑度。
文化内涵调整: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创新、团队导向、集体学习、进取心、细节及结果导向等内涵,也需要作必要到细微调整,既保持文化的延续性,也需反映新形势下对文化的推进要求。
鼓励创新:当前经营环境下,创新已是企业应对竞争的有效途径。但创新会存在失败的风险,对失败的容忍度及风险承受力,会成为创新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对鼓励创新和营造氛围,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则。
团队导向强化:员工的活动是企业活动的基础,但员工活动应更多强调团队互动,而非仅以单个人的活动作为导向。为此企业可使文化要素,更多体现对团队活动的鼓励,使团队成为企业的活动主体。
整体学习力提升:文化对企业整体学习的态度和引导性,会使员工更清晰的体会文化的影响。企业应建立明确规则,推动整体学习力的提高,学习力提升需要进行规划、监测、推动和修正。规则应具体明确。
员工进取心:进取心是企业活力的本原所在,如何激发员工进取心,应该作为文化持续推进的重要领域。文化发展对进取心的推进、奖励、检测等,设定必要规则,如融入业余活动、参加社会活动等。
结果与过程关注:企业经营需要为股东和社会贡献价值,这使企业经营活动必须关注结果,但同时过程的可靠与符合要求,会对结果符合预期要求产生很大影响。企业文化应对关注重点和方式进行具体引导。
检讨使命的落实:企业最终是通过利益获得,积累持续发展的资源,并逐渐向企业所建立的使命靠近。清晰、有号召力的企业使命,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更加凸现。使命落实状态应作为文化检讨的要点。发展持续性检查:企业应定期对文化内涵和结构下的各项纬度内容,进行持续性检查和评审,确定文化的不断发展,内容、要素、导向性等的不断发展,使企业不断适应内外变化。检查的方式和程序应规定。
二、企业文化推动能力
本项能力细分项包括:对外传播、内部宣导、影响力营造;
职能:文化推动能力体现企业对文化的延展/刻意塑造/培养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成熟程度;
1、对外传播
职能: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所有可以让外界了解更多企业文化的方式和途径,都应加以关注,包括厂区文化宣传、象征物建立、对外商业行为、广告宣传、销售服务过程等。全方位的文化传播,使顾客、供应商、政府和员工家属等,产生对企业的信赖,减少沟通成本并加强互动。
对外传播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文化传播规划:文化传播活动应进行整体规划,并对具体传播活动策划设定必要的规则。规划的要求,包括资源投入、涉及范围、推进方式、表达形式等内容,也应包括传播效果的预期要求和检查措施。
资源投入:企业应为企业文化传播,提供必要资源包括人员、资金、场地、宣传用品、活动奖励等。资源投入的方式、申请审批程序和资源调度权限进行设定。
传播行动计划:企业对年度企业文化传播,制定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使年度企业文化活动系统、可检查。具体的文化传播活动,也应设定计划编写要求,包括活动要点、目标、参与方、自愿投入等方面。
传播绩效监测:文化传播的预期要求,应建立必要的绩效目标和检核方式。绩效监测的职责分工、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沟通和改进等,都应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则。
相关方沟通:企业文化的要求和理念,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与不同的相关方沟通。相关方包括社会、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等,相关方沟通的效果,应会反映在相关方对企业的信任和赞誉方面。
企业形象建设: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名片也是企业对内对外的首要印象,企业形象也会对企业品牌形象产生影响。企业应从着装、言行举止、宣传资料、产品包装、企业环境、装饰物等,强化显示的企业形象。
外在行为规范:企业对员工的企业外行为、企业信息的对外发布、企业资料/信息等,应进行必要的规范如仪表、规范用语等。对于高级管理者的正式发言应作必要规范,如在危机事件中、特殊市场环境等条件下的发言内容、程序、媒体选择等加以管理。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言行会对企业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传播方式管理:企业文化的传播并不同于企业品牌的传播和产品广告,虽然可以互相借助,但应关注文化传播的特定要求。企业应对涉及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管理,包括媒体、社会活动、慈善捐赠等。
文化建设交流:企业应有开阔的眼界,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外界的交流和学习,包括参加各种类别的培训活动。文化建设的交流,可为企业传播自己和吸收其他企业的优点,带来便利和搭建通道。传播绩效检讨:企业对文化的传播绩效建立监测检讨规则,包括收集传播过程中正面或负面信息,观察绩效状态,统计各类传播绩效数据。传播绩效的检讨,可使企业及时了解传播方式的修订和调整需求。
2.对内的宣传引导
职能:企业文化起着建立企业共同行为规范、提高员工凝聚力、聚焦全员注意力于企业使命的达成上,因此,内部的宣传和引导是企业文化理念得以贯彻、行为得以规范的有效手段。企业对内部宣导应建立长期的持续措施,有节奏地展开内部宣导,使全员都融入企业整体氛围,减少内部沟通成本。
内部宣导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内部宣导规划:企业文化对内部宣导,应根据传播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内部传导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当年的经营重点、员工素质和结构、管理层要求和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宣导规划应形成规范的文件。
资源投入:企业应为内部文化宣导,确定具体的资源投入安排,包括人员、年度活动经费等。内部宣导的资源投入,应在年度文化活动计划内有清晰具体的确定要求,包括提供、调度、来源等。
文化建设职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责安排,应具体到相关岗位。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主要途径、阶段性安排,文化建设职责应作为承担职责岗位的具体要求。职责履行情况应明确检查和督导行动。
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根据文化要求,建立明确的员工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制定、要求的执行和规范文件的管理,都应有明确规则。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督导,是管理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
模范人物事迹:企业应制定模范人物的评价标准、奖励规则、评选过程及事迹宣扬互动等,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模范人物起到行为标准和精神凝聚力作用,对模范人物故事的宣扬,是文化渗透的有效方式。
共同目标和责任:企业应尽可能通过内部沟通和宣传,强化员工对企业共同目标的认同,在确认共同目标前提下,推动对共同责任的认知。共同目标和责任,使全员都能了解企业绩效方向、认识自身责任。
建立共同危机感:企业经营时刻面对各种压力,而责任意识会从细节上带来麻烦。要避免来自内部的风险,企业应尽力推动文化的危机感认知,使员工都了解自身操作对企业的潜在风险,带动责任意识强化。
企业文化活动:为更好展开企业文化的推广,企业需要投入必要资源,对企业硬件和相关设施进行建设和维护。文化活动设施应考虑到业余文化活动的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安排适应的软硬件设施。
宣导效果监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效果进行跟踪和检查,通过规划时所设定的监测要求、指标和项目,收集和分析活动安排、传播和调查的各项信息。效果监测方式和监测结果运用,应建立明确规则。周期检查和检讨:企业定期检查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检讨行动策略、执行措施和影响力状态。通过检查和检讨,确定宣导效果及持续改进的方向和重点。周期检讨的方式、程序和要点,应进行明确规定。
3、影响力营造
职能: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都有着积极作用,企业应对文化的竞争力促进制定必要的策略,提高员工士气、强化企业竞争力。文化是品牌的内涵,文化和品牌是顾客长期信任的标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营造,有助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高。
影响力营造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影响力推动策略:企业文化对工作关系、员工行为、营销活动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导向性影响。企业应制定影响力营造的规划,确定影响目标、影响范围、营造方式和关键行动等。
言行规范化推动: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环境,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言行习惯。企业应通过规范言行,逐步影响员工的言行习惯,使言行习惯于文化要求保持一致性。言行规范方式包括仪式的遵守和习俗影响。
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应制定策略,通过企业文化的宣贯活动,促进全体员工的素质意识的提升。素质提升方式包括设计特定的仪式,学习社会活企业的模范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或学习与成长规则,对学习和素质提升行为给与鼓励促进等。素质提升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需要企业规划行动评价效果。
集体意识:企业积极组织团队建设,包括企业整体的团队氛围,各职能部门的团队意识,及跨部门工作的虚拟团队等。集体意识有助于使员工更多关注他人和给与协作与配合,使工作展开更富有效率。
一致价值观:影响力发挥作用需要使全体员工,能以统一的价值观判断企业行为,企业内的员工行为和管理要求。对价值观的宣贯,需要通过活跃的方式进行,企业应对价值观宣导设定必要的行为矫正规则。
激励因素挖掘:企业文化中有很多方式,可以鼓励员工采取符合价值观的行动。同样,对员工的行动,可以从企业文化的激励因素角度,挖掘表达方式和阐述内涵,使员工行动向更符合文化要求的标准靠拢。
文化辐射力推动:企业文化在内部的影响力营造,也应考虑如何做更好的对外辐射,使更多人受到影响和感染,借助他们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如员工家属、业务合作对象、社会活动、慈善捐赠行动等。对文化辐射力的推动,应制定规则和给出资源调度权限,使辐射力产生更明显的品牌推动和文化影响效应。
识别系统传播:企业品牌的识别系统已经是文化的承载体,因此企业对文化的传播应统筹考虑。识别系统的传播可以采用更为灵活动方式,使文化传播、品牌传播相互促进。对于传播方式的结合,应有规则。
文化个性彰显:企业文化的个性,是彰显企业个性的基础,也是主要方式。企业应对高级管理者言行、员工言行的文化个性因素发挥,设立必要的引导规则。企业应关注个性彰显的负面影响,有效管理风险。营造效果评估:企业文化影响力的营造规划,执行到规定的阶段或状态时,应按规定的方式进行评估,以确定前期的投入与预期目标的一致程度,并确定下阶段的营造方式调整与修订需求。评估操作应有规则。
三、企业文化执行能力
本项能力细分项包括:文化延伸性、企业氛围营造、行为准则执行;
职能:文化执行能力体现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持续保持和长期维护等方面的能力成熟程度;
1、文化延伸性
职能:企业文化应在企业多项职能活动中得到延伸和体现,以突显文化对该职能行为的支持。文化的延伸使员工更好理解自身行为规则,理解并执行企业哲学、实践企业使命、弘扬企业精神。
文化延伸性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延伸方式规划:企业应考虑不同职能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企业文化下面,逐步形成一些与职能特点相适应的亚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好的与具体职能工作结合。但亚文化应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的特点。无论是向更细节的地方延伸,或者向企业以外的更多范围延伸,都应确定延伸方式。延伸方式的规则应考虑目标。
创新包容性:企业文化对文化本身的创新、员工行为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的包容性,应进行评估和管理,以确定当前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活力的支持。评估方法和程序,应有明确规则。
营销中的延伸:营销活动的主体是促进产品销售,但对文化和品牌的同步传播,更容易获得顾客的信赖和加快交易过程。所以,营销活动如何做好文化理念、价值观的传播,应做兼顾策划并管理传播过程。
文化变革管理:文化并不能一成不变,随着企业经营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尤其在遇到困难或面临成长危机时,企业需要对文化作必要调整,以出动全体员工努力行动实现企业目标。文化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对文化变革的风险和进程管控方式,在变革前应做好规划和设定,以确保变革成功。
供应商关系:企业建立与供应商的关系,应着眼于长期合作和结成战略伙伴。为此应在选择和评价供应商时,以文化的要求准则,评判供应商的管理理念和文化相容性,以确保供应商能理解企业的品质要求。
员工行为约束:企业文化的有效执行,会成文员工自觉约束自己的基本准则。为此,企业应对违反文化的行为加以管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延伸要求执行:文化延伸需要满足如资源、预期效果、可行性、规划和执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企业应规定,文化进行延伸时,必须明确规定项目的要求,以便与后续的检查和督导。
延伸效果检查:文化延伸的推进,应按规划的方式和延伸计划的要求,进行效果检查和评判,以确定延伸符合企业要求,并得到预期绩效。效果检查可以对延伸决策、延伸规划、执行和反馈等环节进行检讨。
延伸措施优化:延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推动,文化延伸的效果检查,应作为延伸措施优化、调整的基础。延伸措施优化操作的过程和相关要求,应得到明确规定。延伸作用评估:文化延伸希望在目标领域获得相应的效应,在延伸计划执行结束或按规定的阶段,应对文化延伸对产品销售拉动、人的言行素养提升、精神和价值观传导等,进行评估以评价延伸决策的价值。
2、企业氛围营造
职能:企业通过宣传经营哲学、企业使命、企业精神,获得全员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理解;宣传经营理念、文化要求和行为规法,使全员准确执行文化要求。通过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企业和谐的工作氛围、生活氛围和人际关系。
企业氛围营造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年度建设规划:企业应安排年度企业文化建设行动,文化建设方式、目标及活动展开,都应经过规划、资源和现状分析、计划、评审和批准等过程,使规划成为年度企业管理活动的正式管理文件。
资源需求预案:企业活动对各项资源的需求,应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价。预案作为年度建设的调度依据,如营销活动的文化传播、品牌营销的价值展现,及企业内部活动开展的资源预测,调度方式应明确规定。
文化活动计划:企业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等,都应形成明确的规则和流程。文化活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检核,都有具体的职能和责任承担规则及操作方式。
活动管理规则:针对每年都会重复进行的仪式、习俗和活动,企业应编制规定的程序和管理规则,以使活动规则固化和形成标准操作规范。企业应对管理规则的执行、绩效目的达成等,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活动组织过程:企业氛围的营造通过一个一个的活动,逐步的展开和渗透。活动组织过程的各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的操作要求,包括计划的、临时的和每年都会重复进行的。组织过程应有明确规则。
活动效果检查:企业应分配职责到岗位人员,按活动策划的效果目标和项目,进行效果检查评估。检查评估,可以为企业提高企业文化活动组织能力,提高操作效率和控制成本方面,得到逐步的强化。
厂区视觉氛围:企业文化的体现,可借助多种形式,其中充分利用厂区、办公区等可展示信息的空间,张贴各类标语、小故事等,以视觉冲击和文字表述营造文化氛围。
人际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包括横向的协作关系和纵向的配合关系,应是文化氛围营造的必须内容。人际关系的提升,包括文化沟通、情感共鸣、员工满意度及职业需求满足等方面的强化。
工作关系提升:借助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各级管理者应有责任改善和提升原有的工作关系,包括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成本意识、责任意识等。工作关系的提升将带来生产力的提高。
年度成果总结:每个经营年度结束时,企业应按规定的方式、程序、要求等,进行年度文化建设成果总结。总结所需采用的信息、数据和分析报告,总结后应该采取的行动等,都应有明确规定。
3、行为准则执行
职能:企业根据文化宣传和行为规范要求,建立员工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可对企业家、模范人物和普通员工都形成对应的规范要求,使企业员工了解自身行为规则和要求。行为准则的执行,也就是企业文化具体的执行方式之一,是管理企业文化执行的有效方法。
行为准则执行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行为准则分类:企业的员工行为有多种特征,如工作中的业务操作行为、工作沟通方式、工作习惯和工作意识等;非工作中的行为,如言语习惯、家庭影响、工作之余的活动等。
行为要求制度化:企业应对不同行为特点的行为,设定不同的管理要求、检查项目和评判标准。行为准则的分类,应与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将各类别行为的内容、管制目的、检查和奖励等加以明确。。
准则沟通和建立:行为准则的申请阶段、文件编制阶段、审核批准阶段、发布实施阶段,都应保持与员工的必要的沟通。建立沟通程序,可使员工参与到行为准则的建立过程,使后续的实施更便利。
行为准则批准:行为准则的实施,需要投入必要的资源,而执行准则会使员工以往行为习惯做改变。行为准则的审核和批准过程,可以使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了解具体要求,并积极支持准则和要求的推行。
准则宣传和推动:企业需要调动各种方法,对行为准则进行宣传。推动行为准则执行的方式,应能有规定的制度,或行为准则本身就规定如何执行及执行后的奖励、处分。宣传和推动行动应得到监测和督导。
执行成效监测:行为准则执行状态和预期效果的达成,需要进行规定的检查。监测方式包括收集员工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和投诉,及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等。成效监测应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和审阅后存档。
沟通和反馈:执行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职责部门和责任岗位,应进行必要的沟通,通过调查或单独交流的方式,了解全体员工对行为准则的看法和建议。也应建立并公布明确的反馈信息的接受和处理程序。
行为准则修正:经过对反馈或投诉的收集和分析,及按年度进行的行为准则评审,确定何处及如何进行准则修订或调整。行为准则的修正,还应考虑内部变化、外部环境及企业策略的调整。修正条件应规定。
准则适用性评估:企业应设定明确的周期,评估行为准则的可用程度,结合修正条件判断准则的执行状态。适用性评估,可使企业通过不断调整规则和制度,引导员工行为实现文化的导向目标。年度员工素质评价:年度结束时,应对照年度文化推进规划,行为准则执行评估等,对员工素质变化、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及团队导向改善等方面进行评价。素质评价是文化调整或变革的基础条件之一。
企业文化管理中坚持什么原则?
企业文化塑造八大原则1、目标原则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价值的目标。
2、共识原则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能否聚集众人的能力。
3、卓越原则卓越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
4、一体原则全员参与,强化组织的一体感。
5、成效原则成效是激励的基础。
6、实证原则即强调 科学 的态度,善于运用事实、数据说话。
7、亲密原则即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队精神。
8、正直原则正直就是诚实,以负责认真态度进行工作。
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
1、导向作用。
企业精神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而且体现着一个企业在社会中确立良好形象的战略意识,它一旦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就会产生目标导向作用,企业员工就会时时以企业精神为标杆来衡量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基本要求。
2、凝聚作用
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因此它对企业员工有着巨大的内聚作用。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是观念同一性的表现,即观念相同的人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也比较容易达成行为一致,而观念不同的人们则不容易沟通。在观念同一性的作用下,全体全员会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自己的企业。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
3、教育作用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内容上讲,企业精神的教育作用就在于形成企业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念。第二,从途径上讲,企业精神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育高素质的新人,而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是以先进的文化改造人的世界观的过程,也是对企业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他们在方法、途径、目的上有很多共同点,因此调整培育健康正确的企业精神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使企业文化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4、约束作用
企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它能够衍生出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企业精神的约束作用即表此。
怎样践行企业文化管理?
1、文化认知:传播层面,通过各种渠道在员工中传播公司的价值理念明确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从公司理念变成大家理念。
2、文化相信:制度层面,将文化理念落实在制度、政策中,渗透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使得员工相信公司是有企业文化建设诚意。从大家理念变成大家信念。
3、文化践行:行为层面,通过员工行为规范、素质标准建立等,员工与公司间建立了信任,最终体现为心理契约的自觉行为。从大家行为到大家习惯。
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帮助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经营活动不仅体现企业实力,还能体现企业的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向社会展示成功的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加强企业文化管理还可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标准,能够有效的约束企业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支撑,从而树立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所以,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对树立企业形象有着作用的意义。
二、凝聚力 推进企业发展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可以树立企业共同的工作价值目标,帮助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员工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把员工凝聚在工作中,让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工作事业中,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创造和谐工作氛围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性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的发展需求了,而是应该通过企业文化管理,建立尊重人,把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使企业成员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帮助企业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四、激励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及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激发企业员工积极工作的心态,从而对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重要。
五、对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但是它又不是完全依附在企业发展上的,它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灵动性。所以,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管理氛围可以推进企业的向前发展,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所以,企业文化管理是为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我们重视企业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