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战胜了粗心(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我战胜了粗心
“这道题目怎么在考场上做错了?我明明可以做对的”
“要不是因为粗心丢了分,我这次肯定能考前10名”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丢分?为什么有些题目出了考场之后好像就会做了?

很多学弟学妹和家长都在问学长有木有克服粗心的技巧?
学长还原一下 “粗心” 最经常被提及的场景:比如期中考试过后,当同学们拿到老师批改过的试卷后,
这道题怎么做错了?你不会做吗?
对于大部分出错的题很多同学都会说:我会呀。
那怎么就做错了呢?明明会做的题目怎么粗心大意导致丢分 ?

上述场景,相信很多同学都深有体会。并且每次都会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改掉粗心的毛病,下次争取不再犯错误。

其实,这段看似非常常见而普通的一个对话,却导致了粗心很难解决。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一道题目中的知识点不应该用会和不会来衡量。
如果一道题目做错了,同学们说其实自己是会做的;
那么他必然会面临下一个问题:如果会做,那么为什么做错了?
如果同学说:他不会做这个题目,但是在这个同学内心深处他觉得自己确实是会做的;
如果他说自己不做这道题目,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于一个知识点,我们不能用会和不会去衡量。
因为对于一个知识点,完全掌握和一点不会的学生都是不存在的。
大部分同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都是一个百分比。比如对于知识点而言,我们应该用掌握程度来衡量;
有些同学掌握的百分比多一点,可能做题的时候,有90%的概率做对;
有些同学掌握的差一点,也有60%-70%的可能性做对。

学长再举个非常的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
假设你对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非常好,有99%的可能性做对该知识点对应的题目,那你仍然有1%的可能性做错题目。
如果你做一道题,全做对的概率是99%,可是如果你做10道题,你全对的概率大概是90%。如果你做100道题,你全对的概率是0.99*0.99*0.99,即0.99乘以100次,也就是37.8%。

所以无论你对知识掌握多成熟,只要你不是100%掌握,都有可能出错。就算你这个题不错,下一个题也会错? 做的题目越多,体现出的成绩就越能反映你对知识点的基础掌握程度。

学长提醒:
粗心是因为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导致的概率性出错,粗心大意的频率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实际上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各位学弟学妹,千万不要以马虎&粗心大意为理由,放过任何一个没有100%掌握的知识点。
下一篇文章,学长会详细讲解如何100%掌握知识点和考点。

我战胜了粗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