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论得意忘言名词解释?
得意忘言名词解释:
①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②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得意忘言”对于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
延伸阅读
《道德经》中《明道》一篇里,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这是原文的一个解释,七言诗的形式。
解释是一种补充,但往往混入解释者的个人理解,只能做参考。自然之道本无为:讲“道”是“无为”的,原文有“道法自然”之句。若执无为便有为:执,把持,死死抓住“无为”或总不能忘去“无为”,便是“有为”的形态。得意忘言方了彻:得意,得到(文章)意义,忘言,忘记怎么说或说不出来。意思是要理解其真实意义且很难说明白,这样才是真正理解透彻。泥形执象转昏迷:泥,拘泥,象,表象。拘泥于形式和不能超脱表象,就已经属于发昏和迷惑了。
得意忘言典故的意思?
得意忘言,汉语成语,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出自《庄子·外物》。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