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十四五时期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什么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十四五时期,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国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在当前以及未来的相当长时间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区域发展客观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越来越体系化,同时也不断细化。如从本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到东北振兴,再到十八大以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落子和完善。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提出的,是新时代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这是尊重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需要。
(二)这是高效利用国土空间、实现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三)这是施行空间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是什么意思?
此次试点将于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此次试点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试点要求,加强部门间政策协同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率先在试点地区落地,具体包括: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省级政府举债使用方向要向试点地区倾斜;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等相关政策,适度向试点地区倾斜。
以建设什么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化提升行动,做大做美中心城区,做强做特城镇经济,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建设,推进普定撤县设区,推动平坝、普定、镇宁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把关岭、紫云打造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一中心、两支点、众星捧月”的城镇发展格局。
怎样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住四个字“纸、人、业、房”。
一是图纸,即规划,研究选谁做规划、做什么样的规划、谁来实施规划的问题,规划定位应符合本地实际,确保顺利落地。二是人的问题,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意见,党政一把手要进场把关,技术人员进场指导,投资商进场,争取投资与建设同时进行。三是产业的问题,每个乡镇有一个特色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四是房的问题,包括存量房和增量房的处置,争取花最少的钱把存量房改造升级,对新建房合理规划设计,完善基础配套,注重城乡统筹。
2020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区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水利、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各类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开发时序。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城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建成中心城市“三路”快捷通道,加快建设高铁站、机场、客运站等交通枢纽连接通道,建设完善高铁组团、职教城组团等板块城市路网。
4.做强做优县域城市:提高县域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推进各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容,补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为加快产业集聚、吸纳人口提供保障。
新型城镇化要求?
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总要求如下。要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数字长三角,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专业化服务,提升各领域融合发展、信息化协同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围绕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 5G 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
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一是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二是着力抓好城市群和都市圈规划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着力提升硬实力和优化软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着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持续提升城乡融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