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授走红,读书和不读书差别在哪里

迈入2018,最后一批90后也该进入大学了,而第一批90后,在朋友圈脱发了、离婚了、出家了……

也有一些,在成为人生赢家的道路上领先了许多步。

前不久,湖南大学的90后副教授陈少威上了微博热搜。

吸引大家的,不光是他的颜值,还有他的简历:出生于1991年,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直博资格,毕业后,被湖南大学法学院聘任为副教授。

有网友感叹道,简直就是小说男主走进现实。

90后年轻教授,陈少威并不是唯一一个。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90后美女老师杨树,也曾在微博上引起大家关注。

根据公开简历,杨树不仅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而且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

除此之外,还有1990年的刘明侦,已经是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再看她的简历:本科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随后在牛津大学读博,23岁时,发表在《自然》杂志的论文迅速成为其研究领域里引用量前三的文章……

年轻有为已经足够让人佩服,而这些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年轻人,更是让人羡慕。

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给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不一样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19岁的小赵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本科,而父亲认为读大专没用,便让女儿和自己一起摆摊卖韭菜盒子。

父亲说:“人家本科生,研究生出来都没人用,4年花十几万,也耽误时间。”

但是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从来都不只是那十几万。

就像龙应台在写给孩子的信里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能够让他们有机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曾经有两个90后美女网红在直播平台上直播撕书,同时称:“我不读书照样开跑车,大学生也得给我打工”。

视频中,女主播撕了一本《史玉柱的创业智慧》,一本郭敬明的书以及网红作家沈煜伦的书。

有人质疑炒作,有人称这样的书撕了也不为过,也有人认为只有读书少了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但是无论如何,能够说出“不读书照样开跑车”这句话的人,显然没有理解读书的真正意义。

《读书与美丽》中,严歌苓道:

“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而是为了让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与丰富起来。

即使在一些大家看来早已“功成名就”的明星身上,我们也能轻易看到读书对人的影响。

文学批评家朱大可说,李健是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我是歌手》采访拍摄到李健的家里时,大家都被他的书架震惊了。

他酷爱读书,在《我是歌手》热播后,也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疯狂接商演刷存在感,而是选择避开风头,一如既往地和所有音乐创作以外的事情都保持着距离。

《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读书的“无用”与“有用”》:

“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胡歌则是另一位“好读书”出名的明星。

遭遇车祸,处于人生低谷时,他开始阅读、写作。他在专栏文章里写:“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现在提起车祸,胡歌说:“这场车祸就像上天的恩赐,让一直无法静下心思考学习的我,忽然有时间去充电。”

有人偷拍到胡歌在酒店大厅看书,旁边放着行李箱,人来人往,对他好似全无影响;给媒体朋友送礼物,别人送自己代言的各种产品、饰品,胡歌送购书卡……

他们清醒且有分寸,懂得自己要什么,李健说,他喜欢可控的生活,隐藏在生活里,当个旁观者。胡歌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懂得追随自己的内心。

读书为你提供更大平台

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当今互联网巨头少有985、211学校毕业的?

且不论这些老板毕业的时候985、211工程还没有启动,如果仔细看看他们的学校也会发现:

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

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发布了一份毕业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2016年,平均月薪过万的39所高校中,985、211院校占了30个;

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调查中,84%的高管拥有高学历,48%出身于985名校。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

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教育资源,从专业负责的老师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等等。

优秀的同龄人会激励你不断前行,丰富的校友资源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一纸文凭是许多人向上走的敲门砖。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在2014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期望:去过“不负此生”的生活。

他说:“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

如果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了,日后面对着更多困难坎坷,恐怕也无力应对。

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副院长的90后,必然也是为了学习付出了很大一番心血与精力的。

看着他们的故事羡慕着他们的成就之时,更应该去做的是把他们当做人生的标杆,鞭策自己奋而前行。

不读书会输掉什么

作家Ann Morgan曾做过一个TED演讲,名为《不读书的人到底输了什么》。

人们总说,通过一个人的书橱,可以认识和了解一个人,而Ann看了自己的书橱后却发现,她的书柜里居然只有英语文化类的书籍,她认识到自己进入了文学盲区,并且为此担忧不已。

于是她罗列出了196个国家的书籍清单,制定了高强度的阅读计划,通过他人的翻译帮助完成了阅读。

在阅读中,她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但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她感慨:“读书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让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有人在网上求助,说自己很困惑,她大学毕业,在外工作。家里有个姐姐,一直在县城里,结婚生子,家庭幸福。

可是每次回家,她和姐姐总会在各种事情上产生分歧,尤其是对于家庭和事业的问题。

她说,每次她都会心平气和地跟姐姐解释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得到姐姐的理解,从来不会指责姐姐在小城市里待久了眼界狭隘。因为她觉得,读书多也不代表就能明辨是非。

但姐姐总是指责她读书读傻了,连个男朋友都找不到。

且不论她们两人谁对谁错,单就处事态度来说,已经是天差地别。

妹妹不指责是因为受到的教育让她能够包容和接受不同的意见,而且她懂得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或者为了瞧不起别人。

而姐姐则只会重复毫无意义的指责。

其中区别,只在于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眼界和看待问题的态度。

不读书的人,时间和空间是被眼前的世界禁锢着的,而读书则可以让你领略不同的人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浅薄,并且时刻保持谦卑与谨慎。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最怕你鼓吹读书无用,看不到平凡和“平庸”之间,隔着万重山。

没吃过糖的人,才会说糖一点也不甜。如果你也坚信读书能给自己带来改变,就给文章点个赞吧。

如果喜欢、支持我就分享吧,点赞的小手让我看见~

读过的书总是忘记,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就这个问题,我收集了众多网友们以及名家的看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从中有所收获。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那么读书的意义又在哪呢?忘掉了里面经典的话语,忘掉了故事的经过,忘掉了作者的感悟。收获了读书时的内心的满足。那么除此我还收获什么了呢?

我读大学期间,我爸曾问我,

“什么是素质?”

我blabla说了一堆。

后来我爸就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节末枝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住,甚至把书中的吉光片羽刻在脑海里,作为显示自我存在、或者比别人高明的依据,这样的读法,看似有益,却失去了读书最感性的本真。

1.消极点说,读书是对现实生活种种平庸与逼仄的逃避。透过书籍构筑起的独立的心灵世界,每一位读者都能够领略人类的智性之光和性情之美,对前人或同时代高人的世界观也有所了然。这种纯粹的参照和成长是很多事情无法给与的。而且,读书给人以更大的自由,在书籍构筑的世界里,很少有阻碍,因为想象是不会碰壁的。

2.积极来看,读书是对现实的补偿。生活中难有的、难以实现的梦想,书里可以教你实现。现实里的无力感,书里可以营造情境,让你不觉代入,进而兴观群怨,浑然忘机。这种体验也许是无用的,但也因为无用,所得的快乐才更纯粹。哪怕终要回到现实,也不再会因为一时一刻的阻滞而灰心丧气。

题主的问题,换个角度理解,是说读了很多书都会忘掉,读书有什么用。上面回答的是:读书本身就是件无用,但快乐的事。

3.然后再从功利的角度勉强一说:小时候背诗诵经,都是童子功,未必明白什么意思,但记诵下来了,长大后再想起,或是灵光一闪,就有新的体悟。常读常新才是真意,凡事都记住不如不读,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啊。不必担心记得不够多,无意识记下的那些就是收获。

最后要说的是,读书的“用处”是潜移默化的,读一两本书记不住没关系,一年读50到100本书,坚持2、3年,再看看,一定和现在的自己迥然不同。

什么春风化雨,什么潜移默化,什么似曾相识,当把飘忽的比喻修辞都剥除掉之后,最后的最后,归根到底,还是记忆。区别在于,有人是系统的、全面的记忆,有人是松散的、模糊的、零星的记忆,也许已经忘记了这些记忆来自于这本书,甚至忘记了自己还记得这些,最后的最后,归根到底,还是记忆。

我们做笔记,画脑图,写摘要,发书评,也是作为记忆的外延。换句话说,是更广义的「记忆」,它并不局限于这条信息是保存在大脑、纸张、硬盘还是云服务器上,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调出,这才是目的。

记住并不是意义所在,但是它是一切意义的基础,记忆越多未必收获越多,但全部遗忘注定一无所获。

当然,如果你只是喜欢,只是觉得好玩,那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要顾及什么意义、用途、收获,我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恰恰是意义、用途、收获,而有只想「随便读读」,那对不起,这就像天天睡觉睡出六块腹肌一样,绝无可能。

我克制住先翻看他人回答的冲动,打算独立回答。

还是老套路,首先解题: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收获哪些,记忆以外的东西?

1.情感,有些小说,我已经不记得书中的情节,不记得主人公的名字,但是当初的感动,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不是普通的记忆,而是某种情感的经历。

虽然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但是我们体会过别人的情感。

2.能力,这个可以再细分为很多种。比如,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豁达大度,放松心情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看透本质的能力;在独自一人时,找到乐趣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然后反复体会,才能获得。

3.心境,某些书,我们读到某些段落,甚至某些句子。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又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人生,多了一层的理解。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的心境便会有所不同。虽然事后,我们甚至会想不起,当初读到的,是哪一段话。

4.气质,一开始读书,你会迷茫。接着读,会小有所得。接着读,会得意洋洋。接着读,会回到迷茫、甚至惶恐。接着读,又会小有所得。

渐渐的,你的气质就会有所不同,既不会盲目自大,又不会盲目自卑。书读得少的人,往往就没有这种怡然自得的气质。

5.地图,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却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建立大局观,建立地图意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不必记忆,但是各种知识范畴,与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则要越来越清楚才好。

6.品味,或者说鉴赏力。不仅仅是对于好书、烂书的鉴赏力,甚至通过读书,也能够对其他的事物,有较为靠谱的鉴赏力。

这就是那个“读书为何”的问题了。蒙田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炫耀而读书,后来我为了自己聪明而读书,而现在,我更多地为自己快乐而读书。

我一般不大喜欢三阶段的说法,这样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高级的暗示。其实不一定。很多人都是一开始为了炫耀而读书,后来读书了读进来了之后才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喜欢炫耀,以及被别人的炫耀所刺激的读书。这个可能也是读书的一大动力。

如果勉强地说的话,我现在处于第二个阶段,所以我自己每天做大量的笔记,定期温习。读书需不需要记住这个问题,可能对于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都无太大的意义,炫耀的话只需要说出一大堆令人目瞪口呆的书目就可以了,为了自己快乐地读书的话当然也无所谓记住不记住。但是如果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却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

但是请明白蒙田说话的背景,蒙田说为了快乐所读的书不是单纯现在很多“为了消遣”而读的书。蒙田是很晚才说这句话的,而且如果你去看他读的那些书单的话,多半是一些古典著作,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些书既无聊又乏味,但是蒙田却从中得到了由衷的快乐。

所以要个以上的话给出一个moral的话,那就是,现在为了聪明而读书,以让以后能够为了快乐地去读书吧。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那些就是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看了大家的答案,也谈了许多读书的意义,但有一个关键,那就是默认了问题的前提——读书后我们都忘了。然而我要说的是,这个前提是有问题的。

不鸡汤,说点实际的。

问题里说我们『忘掉了里面经典的话语,忘掉了故事的经过,忘掉了作者的感悟』,是真的忘了吗?人的记忆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东西,当你以为彻底忘记了某事,但实际上这件事情却只是被大脑放在了某个角落,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感觉器官接触到了相关的线索、或者触景生情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一直记得。

但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回忆起事情的细节,那些对话的每一个字和标点呢?因为大脑的工作原理决定了这一切都没有必要。大脑的作用是根据现有的信息结合过去的经验来做出当下行为的判断,是为了预判未来。所以他会筛选重要的信息留下来帮助判断,而过滤那些无关的信息。比如对于一个故事,我们听完后仔细想想其实还是很够回忆起主要的故事大纲(除非你眼睛看着文字脑子在想其他的事,注意力是记忆阀门的开关,集中注意力的关键是更多的细节),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古代欧洲的吟游诗人就是这么从上一位老师那里继承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

但是那些细节去哪儿了呢?光是记得别人讲话的主题思想还是属于忘记啊。其实这么想只是因为我们回忆的方式不对,要你无中生有的像一台电脑复制粘贴到空白处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换一种方式,将两段不同的用来描述同一件事情的文字放在你的面前,要你辨别出哪一段话是在书里面用到的,大多数人却能够轻易的再认正确。

所以不需要悲观,我们看过的书是不会忘记的。

也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家一致认同『记忆力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源泉』。记忆就是我们的知识储备,有时候我们不记得说明书里面文绉绉的解释是怎样的,但我们知道如何运用。之后的再联想、创造、改造、创新其实也都是在我们本身的记忆基础上进行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读更多的书可以在我们脑海中存放更多的知识储备,供我们使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聪敏机智的人,也需要知识才能有所成就。

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也有着丰富的意义,其他的大家都说的很好了,心情愉悦啊、内心满足啊。我只是做一些补充,而不是一个大而全的答案。

不必记得。真的,不必记得。

所有的东西,都融化了,化在了你的脑海里,化在了你的血液里。在你需要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

清娟秀丽,字如其人。是在我收到一位知乎上认识的朋友的明信片之后我说的话。

安素甜美,温良可人。这是我和我喜欢的女人在一起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温恭自持,勤勉向上。这是我写给一位我非常非常敬仰的先生的话。

能把话说的让人舒服,不容易。能把文章写得神清气爽,不容易。

曾经在一个回答下,说过读书的意义。为什么知乎上很多人都建议多读书?但那是针对不读书的题主的,这次的题主,是热爱阅读的人,自然不能简单复制黏贴。

经典的语句,故事的经过,终究是别人的语句,别人的故事。作者的感悟,更是和你无关。你能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就足够了。读过的书,会慢慢地在你的脑海里发酵,然后产生些许新的元素,为你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你从未看见过的绚烂色彩。

别人的故事,终究不是你的故事。你自己的故事,还要你自己去书写,你自己的路,还要你自己去走,你说的话,只能你自己去说。不必记得,每次读罢,享受即好。读书能带你跳脱出你本来的生活,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

看到了,爽到了,不必记得,因为重要的只有过程。

书读过了一遍,可能你转眼既忘了,然而这并非没有意义的事。那一句一句的话会像线一样地缠绕在你的心里,有些深刻的绝佳之句,会给你的处事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有甚者改变了自己的心态。

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

话又说回来,很少人能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我自己就是经典的前看后忘的例子,通常几轮下来只记得触动到我心灵的三两句好句。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不就是一个催动自己,把一本好书翻上数遍的好动力咩。个人坚信一本书需要时常拿出来翻一翻,因为年龄时代的不同,好书可能会变好,差书可能也会变更加渣:亦或许好书可能会变糟糕,当初觉得很烂的书,说不定只是自己没有读懂而已。

再退一步讲,看书的时候整理笔记也是很必要的嘛。杨绛有写过一篇《钱钟书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看了之后对当初的自己感触颇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目就忘了那是有多可惜。初中时翻出过妈妈从前做的读书笔记,每一页干干净净,看得出花了极大的心血。不是夸张,我读到上面的很多句话,哪怕只是歌词,都仿佛能联想到当时她对所见之事的满心热爱。

以上只是一个阅历尚浅涉世未深的家伙的粗浅意见,我随便说说,你随便看看。

阅读不能追求速度,追求速度是全球阅读危机的重要原因,因为速度成了评判阅读水平的重要指标,速度尽管很重要,但在这方面人们犯了太多错误,快速阅读的背后,是只求片面,实用、功力、根本不会触动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撼、思想的升华。在这种“速读”的时代,在这个充斥着喧嚣、浮躁的文化环境中,安静悠闲的阅读心境和环境的失去,正在成为我们许多阅读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寻找这种悠闲、从容的慢读书状态,似乎正在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那些曾让我们沉醉、着迷的醇厚书香,那些浪漫的阅读时光,我们仍难以忘记。

余光中曾经说过:“读书,实在吸收间接的经验。生活至上论者说读书是在逃避现实,其实读书是在扩大现实,扩大我们的精神世界。就算是我们的亲身经验,也不妨多听听别人对相似的经验有什么看法,以资印证。相反,我认为不读书的人才是在逃避现实,因为他只生活在一种空间。”这让我联想到近些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多的文章空洞、空虚、言之无物、缺乏生活气息,这些现象就是平时阅读较少造成的。

阅读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对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处。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积累,独厚的思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那些引用唐诗宋词提高古典韵味的满分作文是阅读结下的果,那些对凡俗的“花”。。。阅读,思考,在阅读,在思考,让你的笔落向真实人生的喜怒哀乐,落向社会万象的真善美丑,落向心灵家园的自然朴素,这样写出的文字自有一种感动的温度,自有一种感动震撼的力量。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要知道,那种文字间的魅力,文字里的种种朴素与繁华,不是一日练成的,它凝结于你长期的坚持中,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与你的一言一行和字里行间。那些长期浸在或美妙或忧伤或智慧或幽默或冷静或诗意的文章里的人,那种由内而外的气度是懒惰的人和粗俗的人修不来的,学不来的。兰心蕙质,儒雅风度,不是源于华衣丽服,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读书吧。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谈如何读书。

第一个不:不务正业,博览群书”

我是1962年进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所以应该说哲学是我长期的一个专业,我一辈子都在做这事情。实际上,从我进哲学系开始,我读书就是乱读书,就是不会专读哲学书,那是我读的最多的是文学书。作为一个哲学系的学生,我那是读了大量的文学书,尤其当时俄罗斯文学非常走红中国。像妥耶托尔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都是我的至爱。包括那些诗人,普希金就是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当然也读了欧美文学。从读书的比例来说,我可能读文学书更多一点,哲学也读了一些。所以当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我不务正业。直到后来,我进研究所工作了,我的专业也是哲学,但我写了很多别人认为非专业的文章。评职称上像我写的那些散文,根本不能算成果。所以很多册,都是和专业没关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我也有个评价,就是周国平不务正业。后来我说:“其实你们要说正业的话,尼采研究也是正业,我也做过一些,我也做得不比你们少,为什么我除了这个以外,我做其他事情就算不务正业呢?”我进一步继续追问:“人为何一定要务正业?什么才是正业?这个正业和非正业的界线在哪里?”作为一个人来说,没有必要给自己这些限制。我生到这个世界来,难道规定了我必须搞哪个专业吗?如果我用专业来限制自己的话,我是太看低了自己,我把自己当成了工具。但人是目的。我不愿把自己当成工具,我愿意享受人应该享受的一切。那么,从我的专业来说,我觉得文史哲是不分家的,我觉得人文科学也好,哲学也好,它们都是人的精神生活不同的形式,内部是打通的,没有必要划那么细。所以不务正业,打通那些界线,读书面广一点,基本上是我一辈子保持的习惯,这是我的第一个不。

“第二个不:不走弯路,直奔大师”

虽然我读的书的面比较广,但是不管在哪个类别,我一定是读一些经典名著。文学、哲学、历史,从古希腊开始,我是搞西方哲学的,我愿意读那些经过历史、时间检验的名著。我也一直提倡,如果你是把阅读作为精神生活的话,就应该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经典著作。因为经过对比,我确实感觉那些经典著作,被一代一代会读书的人选出来的这些书,含金量是最高的。读了那些书以后,你再去读一些普通的书,譬如说我周国平的书,就会感到没有味道。大师就是大师,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把我叫大师,就会觉得很尴尬,我就告诉他们,你读了大师以后,就不会这么说了。我知道自己的分量,大师和一般的优秀作家之间鸿沟是什么。所以我说我的作品是读者和大师之间的一个桥梁。我给你搭一个桥梁,是想把你引导到大师面前去。我很多的作品,实际上是我阅读的一个延伸,我读后把我的感想写下,很多都是这种情况。我做了一个桥梁,但如果你总是站在那个桥上,那就太可笑了,应该到大师面前,到对岸去。我自己感觉,有些人说,读经典著作很难,尤其哲学的一些经典著作。其实很多人没开始读就下了这个结论了。你真正去读的话,会发现很多大哲学家,像尼采、叔本华、培根、洛克、亚当斯密及约翰·穆勒,这些人的文采都是很好的,是真正的大师,他们无论从事哪个领域,对于表达自己钟爱的思想,都会非常注意准确及生动的表达,一定会注重语言艺术的,因此读的时候不光是了解他们的思想,文体上也是有享受的。我觉得应该直接去读大师的书,不去读二流三流,二手三手的作品。我尤其不主张去读一些解读性的作品,比如什么《论语》的感悟、《论语》的心得,我觉得这种东西你读得再多,也不会了解《论语》说什么,就应该读本来的原文。我记得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亚里斯提卜说过一句话:有些人很奇怪,他喜欢哲学,对哲学感兴趣,但他怕麻烦,所以去读二手三手介绍性的文字,这就好像有些人爱上了女主人,但怕麻烦所以就向女仆求爱。后来,我发现生活当中向女仆求爱的人比比皆是,但心里还是很爱慕女主人,其实我们应该直接去找女主人,这是就我的第二个习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

“第三个不: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哪怕读大师的作品,也不要端着做学问的架子,喜欢的就读进去,要学会享受,而不是了解这里什么意思,那里什么意思。我哪怕是读《论语》还是读柏拉图的作品,我都把它当作闲书来读、放松读下去。如果遇到有疑难的地方,我一般不会去思考,当然你也可以看看资料。但是,当你整本书读完以后再回过来读,你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我一般都是打个剔号,然后重读。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精神上成长,包括读尼采。但尼采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必须认真地读很多资料,去思考一下原文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准确地把它翻译出来。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你光是用做学问的心态去读的话,对你了解、掌握作品的基本精神是有害的。两种读法应该结合起来,如果你是这个专业的,你要用学者的态度来对待它,但同时也须有一种精神交流。比如说,我和尼采会作精神交流。这种方法一定是放松的,是不可缺少的,不然你不会读懂尼采的,所以说这很重要,读书就是让自己精神上成长。我读书时最让我快乐的就是当我读到某些地方,发现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也有这么好的想法,但是读的时候被唤醒了。读书时候这种被唤醒、自我发现,我觉得是最快乐的时候。本来,你是有这种意识的,但你没有意思到,一旦被唤醒以后,就像种子萌芽生根,然后开始生花结果。你的好思想被唤醒以后,越来越丰满,这个是最快乐的。说到这里呢,有人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心里没有的东西,你去看书也好,看外在的生活也好,你是看不到的。所以,你心里要有哪样东西,你才可以看得到。从这点来说,就是功夫在思外,平时必须是一个勤于思考、感受的人,内在有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我又很强调写作,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我是从5岁开始写作的。那时候我上小学一年级,会写字了,从那时候我就自发地开始写日记了,这个习惯我保持了一辈子。那时候,其实很幼稚,写的是什么东西呢?那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朋友同事家作客,主人就会拿一些糕点给我吃,那时候能吃到糕点不容易,所以我想今天吃了,过几天忘了,那不就是白吃了吗?所以我就弄了个小本子记下来,写了几月几号吃了些什么,过几天拿出来看的时候,心里满足得很。所以当时是很幼稚地写,当然后来就不是这样了。后来回顾的时候,我发现通过写日记,留住了生活中很多好的滋味,这就是自己的经历和对这个经历的感受和思考。没有这种东西而去读书的话,是空的。如果你内心有这些思考、感受,而不仅仅只是知识,和你才是有关系的。你读书的时候有互相作用,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效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