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由谁所铸造的(越王勾践剑是谁铸造的)

越王勾践剑由谁所铸造?

“越王剑”是越王勾践请铸剑名师欧冶子经历数年精心铸造出来的。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曾特请龙泉宝剑铸剑师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名贵的宝剑。其剑名分别为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都是削铁如泥的稀世宝剑。

据称,后来越被吴打败,勾践曾把湛庐、胜邪、鱼肠三剑献给吴王阖闾求和,但因吴王无道,其中湛庐宝剑“自行而去”,到了楚国。为此,吴楚之间还曾大动干戈,爆发过一场战争。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扩展资料: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勾践剑有多少把?

勾践剑有一把,目前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只有一把。

越王勾践剑,简称:越王剑、勾践剑,中国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出土,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该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

越王勾践剑是勾践的佩剑吗?

  是真的,这是资料: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   当时吴、越两国涌现出诸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当时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铸剑能手。吴、越铸造的名贵青铜剑,坚韧锋利无比,名扬天下;这些名剑被载入史册典籍,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无论铸造工艺还是实战价值,均堪称中国宝剑铸造史上辉煌的巅峰。   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剑,经专家考证,这把剑是越王勾践的佩剑,位列“古代十大名剑”之一。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全长55.6厘米,虽然已深埋地下二千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经用纸来作实验,二十余层一划而破。可以证明《战国策》所记载的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决非凭空杜撰,《越绝书·宝剑篇》曾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钧”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璨若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其声价之重自不待言。   为解开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1977年12月,专家学者们一起,采用最新的先进科技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得出了剑身青铜合金分配比的准确数据表。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越王勾践剑青铜合金配比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此外,越王勾践剑出土时紧插于黑漆木制剑鞘内,在剑鞘的保护下,又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中;并且它所处的环境与外界基本隔绝,这也是它没有生锈的重要原因。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要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

越王勾践剑基本参数?

这把金光灼灼的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气逼人,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宝剑全长55.6cm,其中剑身长45.6cm,剑格宽5cm,剑茎长8.4cm,重875g。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格花纹,剑格两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盘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剑身正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工作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然而剑铭中至关重要的两字王名,却一时难以破译。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9位越王,此剑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剑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论。于是,在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轰动一时的学术大讨论。

越王勾践剑丢失过吗?

没有丢失过,只是出现过一次损伤。

这把青铜剑剑柄长8.4cm,剑长55.7cm,剑宽4.6cm,身上黑色菱形的花纹荣华精美。剑格的正面镶嵌着蓝色玻璃,而其背面也镶有绿松石,做工精湛。而这把宝剑最令人惊诧的地方是在于其表面有化学处理的痕迹。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和猜想,都觉得这把宝剑在锻造的时候后曾经被过渡硫化物,这才使得其千年不朽。原本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本可能会耗费专家们大量的心力去琢磨谁才是它真正的主人,但剑身上“越王鸠浅自作用剑”的8个字铭文一锤定音地告诉了人们答案。

“鸠浅”指的就是勾践,他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遥想大约2500年前,这把宝剑或许曾见证过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王宫中发生的一切;或许曾陪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也或许曾被越王勾践举在手中,陪在勾践身边,驰骋沙场,与吴王夫差最后决战。

而这把跨越了2000多年历史的宝剑,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但就是这么一把两千多年的时间都没有摧毁的宝剑,使它受到伤害的不是敌人的利刃,不是它的老对手吴王夫差矛,也不是漫漫的时间,而是现代人对于它的“轻蔑”与疏忽。

上世纪60年代,越王勾践剑出后,各国眼馋于这件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国宝,我国作为大国当然也不会敝帚自珍。所以,即使本来勾践剑是“藏而不展”的,但还是有了几次被特批出海展览的机会。

展出国都相当重视这件公元前的宝贝,但纵使人们再怎么小心,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1994年8月24日,越王勾践剑跨越了重洋,来到了新加坡参加“战国楚文物展”。在进行安置的时候,由于新加坡放的工作人员操作不慎,导致其剑身被一块有机玻璃卡住。

这一事情还是等到中国工作人员进行拆件的时候才发现,经过仔细查验,人们发现越王勾践剑剑刃处出现了一道0.7cm长,0.1cm宽的伤痕。尽管伤痕微小、鉴定的结论也正是“轻微损伤”,但此事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越王勾践剑的介绍?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