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诠释: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明礼诚信。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
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业”,“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
20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道德: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出的意义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分解来看,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就是十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十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统一于新时期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之中。
(1)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
(2)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3)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3.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首先,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其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再次,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2.道德修养必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3.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等等。
总结: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其重点
公民应遵守怎样的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含义
一、“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二、“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三、“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四、“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五、“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依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1
)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
公民应当热爱国家、
建设国家、
保卫国家,
维护国家的尊严,
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
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
(
2
)“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在我
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
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我国自古以“礼仪
之邦”著称于世。
(
3
)“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
基本规范。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
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
(
4
)“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
规范。作为一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
得没有勤奋就不会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
和游手好闲。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
义的生活方式。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1、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2、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3、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4、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5、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已奉公,服务社会。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代又-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自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自觉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到言谈举止文明有礼,讲究个人卫生,举止大方得体,文明礼貌用语。
做到公共场所文明有礼,保持公共场所整洁卫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做到邻里相处文明有礼,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规范,都是从相应的时代要求和阶级利益出发,经过概括而形成的,并用以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指判断善和恶、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人们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就是善行;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恶行。
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同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地过程中,需要把这20个字当作一个重点,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地内心,并落实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纲要》提出地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这10个基本规范,在调整整个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作这样的认识和划分:“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规范的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把“守法”作为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诚信”主要也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团结”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友善”与“团结”是同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功能也是相类似的,但更加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勤俭的道德素质更多地在公民个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自强”主要也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与“勤俭”是同一层次的道德准则;“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来认识和划分上述公民道德10个基本规范的功能,只是从基本的方面着眼的,在实际的公民社会的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道德规范的功能往往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例如,调节公民与国家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总是调节公民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而调节公民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也具有调节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功能。因此,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功能不应作绝对化的认识和划分,而是要在明确它们各自主要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它们的其他功能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