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走近经典,走进深度阅读】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让人性之花在夹缝中绽放
李达中学 张芝兰
28
星期日
2018年1月
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有人看到遍地黄金,有人看到了满目瓦砾;而欧·亨利却透过这些浮华或尘土,看到了埋藏在生活之中的柔软绿叶,并以欢笑和泪水为之灌溉。
欧·亨利(O.Henry)
(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第一步
原文欣赏(节选)
……
苏正在给故事主人公,一个爱达荷州牧人的身上,画上一条马匹展览会穿的时髦马裤和一片单眼镜时,忽然听到一个重复了几次的低微的声音。她快步走到床边。
琼西的眼睛睁得很大。她望着窗外,数着……倒过来数。
“12,”她数道,歇了一会又说,“11,”然后是“10,”和“9”,接着几乎同时数着“8”和“7”。
苏关切地看了看窗外。那儿有什么可数的呢?只见一个空荡阴暗的院子,20英尺以外还有一所砖房的空墙。一棵老极了的长春藤,枯萎的根纠结在一块,枝干攀在砖墙的半腰上。秋天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都吹掉了,几乎只有光秃的枝条还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
“什么呀,亲爱的?”苏问道。
“6,”琼西几乎用耳语低声说道,“它们现在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差不多一百片。我数得头都疼了。但是现在好数了。又掉了一片。只剩下五片了。”
“五片什么呀,亲爱的。告诉你的苏娣吧。”
“叶子。长春藤上的。等到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就该去了。这件事我三天前就知道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哼,我从来没听过这种傻话,”苏十分不以为然地说,“那些破长春藤叶子和你的病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你以前不是很喜欢这棵树吗?你这个淘气孩子。不要说傻话了。瞧,医生今天早晨还告诉我,说你迅速痊愈的机会是,让我一字不改地照他的话说吧—他说有九成把握。噢,那简直和我们在纽约坐电车或者走过一座新楼房的把握一样大。喝点汤吧,让苏娣去画她的画,好把它卖给编辑先生,换了钱来给她的病孩子买点红葡萄酒,再给她自己买点猪排解解馋。”
“你不用买酒了,”琼西的眼睛直盯着窗外说道,“又落了一片。不,我不想喝汤。只剩下四片了。我想在天黑以前等着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去。然后我也要去了。”
“琼西,亲爱的,”苏俯着身子对她说,“你答应我闭上眼睛,不要瞧窗外,等我画完,行吗?明天我非得交出这些插图。我需要光线,否则我就拉下窗帘了。”
“你不能到那间屋子里去画吗?”琼西冷冷地问道。
“我愿意呆在你跟前,”苏说,“再说,我也不想让你老看着那些讨厌的长春藤叶子。”
“你一画完就叫我,”琼西说着,便闭上了眼睛。她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因为我想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飘下去,飘下去,像一片可怜的疲倦了的叶子那样。”
“你睡一会吧,”苏说道,“我得下楼把贝尔门叫上来,给我当那个隐居的老矿工的模特儿。我一会儿就回来的。不要动,等我回来。”
……(因为原著篇幅较长的缘故,只节选了一部分,大家可以网上阅读原著。)
第二步
思考分析
Q1、联系标题,理解叶子在本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Q2、找出小说中对贝尔曼的描写。简要分析贝尔曼的人物形象。为什么笔墨最少的贝尔曼是整篇小说的灵魂人物?
Q3、细节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请思考文中哪些细节表现“琼西”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Q4、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琼西生病的时候,窗外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预示着叶子怎样的一种结局?这又预示了姑娘的生命将有怎样的结局?
Q5、欧.亨利在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说,人世间所谓的生活是由哭泣、抽噎、破涕为笑组合而成的。而他的文章如同冬夜里一盏小小的烛火,让你在想要落泪的时候,绽开一个“泛着泪光的微笑”。试结合《最后的叶子》这篇小说分析“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
第三步
深度解读
12
让人性之花在夹缝中绽放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是欧亨利。,这是一篇全世界都有名的短篇小说,很多国家都把这篇小说选入过教材。在讲这篇小说之前,我先跟大家聊聊欧亨利。
欧亨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然而他的作家生涯,却开始于人生的下半程。欧亨利年少时期颠沛流离。十五岁那年,他被迫从高中辍学,为了生计,先后做过药剂师、牧羊人、厨子、保姆、歌手、演员、出纳、记者,从美国南部流落至西部农场,又因警方的追捕逃亡至洪都拉斯共和国,自学了西班牙语和德语。二十年漂泊的生活中,他始终怀抱着当画家的梦想,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曾因沉迷于绘画而屡遭客户投诉。三十六岁那年,他因遭受盗用公款的指控锒铛入狱。服刑期间,欧亨利因为一技之长而当上了监狱的药剂师,次年以“欧亨利”为笔名在杂志上成功发表了自己的首部短篇小说。出狱后,欧亨利迁居纽约,成为全美知名的小说作家。然而漂泊的人生刚刚安定下来不久,他就重蹈了父亲的覆辙,年仅四十八岁就因酗酒过度而早逝。他的经历是不是很有传奇色彩?正是早年的生活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他笔下的人生充满无数种可能性。他故事的主角有警察,有医生,有杀人不眨眼的火车大盗,有背负着隐秘过去的银行职员,有一心想要嫁入上流社会的店员姑娘,有执着地为一锅牛肉汤寻找第三样配料的穷苦大婶,有在两点一线的平凡生活中进行冒险游戏的普通男人,也有忙碌到丧失自我的股票交易员。而在这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片叶子》中,那位让人落泪的意大利老画家的经历,或许就是他为自己壮志未酬的画家梦写下的最美结局。
他笔下的故事无论是发生在粗犷狂野的美国西部,还是在灯红酒绿的美国东部,总有人心的温度闪烁着点点辉光。而正是这情感,在全世界读者的心中激起层层消散不去的涟漪。《最后一片叶子》讲述的是华盛顿贫民窟的两个年青的画家苏和琼西同她们的邻居贝尔曼之间发生的故事。琼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并且其病情越来越重。作为画家的她,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以为藤叶落下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于是,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作为她的朋友苏很伤心,便将琼西的想法告诉了老画家贝尔曼,这个老画家是个脾气火爆,爱取笑人的酒鬼,终日与酒为伴。画了近四十年的画,一事无成,每天都说要创作出一篇惊世之作,却始终只是空谈。但是他对这两位年青的画家却是照顾有佳。他听到了此事后,便骂了一通,但仍无计可施。然而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而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但它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琼西看到最后一片叶子仍然挂在树上,叶子经过凛冽的寒风依然可以存留下来, 自己为什么不能?于是又重拾生的信念,顽强地活了下来。可是故事并不是到此就结束了,真相才刚刚打开:原来是年过六旬的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了画上最后一片藤叶,因着凉,染上了肺炎。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完成了令人震撼的杰作。
这篇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就是贝尔曼。其实在整篇小说中关于贝尔曼的描写只有寥寥数笔,“老贝尔曼也是一位画家,就住在她俩这栋楼的底楼。他已经六十好几了,……他画了四十多年,却连心上人的裙边儿都没挨着过。他总说自己马上就要创作出一幅杰作,却从未真正动笔。好几年来,除了偶尔在宣传单,广告页上头涂涂抹抹之外,他什么正经作品也没有画出来。他收入微薄,……他酗酒,酒是他的命根子,嘴里整天叨念着那幅即将面世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脾气暴躁的小老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脾气暴躁,一事无成,孤苦伶仃,生活落魄又酗酒的老画家,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的贫困潦倒、落魄失意的小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老人为了帮助琼西战胜病魔,打消她因长春藤叶的凋落而想死的“胡思乱想”,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爬到砖墙高处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长春藤叶,给了琼西“生”的意志,新的生命。而贝尔门老人却因着凉而染上严重的染肺炎去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小说末尾,作家感叹“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已经不是普通的叶子了,它更像是一面镜子,从中映照出贝尔门老人的善良灵魂,及其伟大的精神光芒。苏,一个年轻的底层画家,在琼西病重期间,至始至终照顾并通过卖画来支付琼西的医疗费,她是琼西唯一的依靠。在《最后一片叶子》文本中,身处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小人物,在生活的重压下,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友爱,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
读完这篇小说,我掩卷遐思:人生在世,最后钱财地位名誉你什么都带不走,究竟怎样的人生是值得一过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啊,你在有生之年,在你活在这世上的有限的几十年里,你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你帮助过别人,成为了某个人生命中难以忘记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值得的。有的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想要永恒,说不定,他很快就会被人忘记;而有些人,他可能默默无闻,曾经给许多人带去过温暖和感动,那么他永远就活在别人的心中。琼西和苏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同学们还等什么,赶紧去拜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吧!你一定会为“欧·亨利式结尾”而拍案叫绝的!
墙角数枝梅
芝兰悦读
公众号:ldzx-zlyd
品味经典,深度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