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全文朗诵?
隆中对全文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最经典的一句话?
《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它最经典的一句话是: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罗贯中写的隆中对和陈寿写的一样吗?
是一样的,就是照着三国志抄的。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隆中对最著名的一句?
隆中对很精彩,诸葛亮讲天下大势,如何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然后待天下有变,兴兵北伐,复兴汉室,说的刘备神驰心往,盛情邀请诸葛先生出山,干一番事业,诸葛亮说山野村夫懒散惯了,恕不能从命。各位看官,精彩来了,刘备一听,当时就急眼了,放声大哭:先生不出,于苍生何?意思是您就不可怜可怜丶老百姓吗?
先生不出于苍生何?这句最精彩,没有这句话打动孔明,前面所有的话等于白说。
隆中对是成语吗?
不是,隆中对是词语。
拼音:lóng zhōng duì
注音:ㄌㄨㄥˊ ㄓㄨㄥ ㄉㄨㄟˋ
结构:隆(左右结构)中(独体结构)对(左右结构)
隆中对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
引证解释:
⒈ 东汉末, 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
明蒋灿《题杜少陵像》诗:“抗志隆中对,飢驱蜀道难。”
清赵翼《读史》诗之九:“武侯事先主,身任帷幄筹。草草隆中对,后来语皆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