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俎是什么意思?
铭文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天子命虢叔传旨,给郑国赏赐祭祀礼器羔俎一个。(羔俎:为祭祀用来盛放三牲六畜之一,羊头 的盘子 ,郑国为答谢天子之赐,铸造俎并在俎上记金文为祖考祭器,以记录天子的恩德。
以下为俎的器形 与俎的铭文:
商周时期南北方流行的食具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炊食具中,俎只此一件。此种造型的俎,也是商周时期南北方流行的食具。这种俎类似小桌,平面长方形而俎面下凹成马鞍形,四足宽扁而外撇,从而显得比较稳固而便于盛载和切割牲肉。俎面和四足都有透雕的纹饰,镂出的纹样都是矩形,未镂的部位则是细线的蟠螭纹。因此整个构图以细线纹为地而强调镂孔矩形纹。
刀下之俎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刀子下面的砧板。现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俎: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
《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韩诗外传》卷八:“三公之位,我知其贵於刀俎之肆矣;万钟之禄,我知其贵於屠羊之利矣。”
俎姓百家姓排名?
俎姓在2021年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为第 766 位,居于摆姓之后,嘉姓之前。
俎,念zǔ,也有念chuò,jū。俎姓是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有鲍俎氏,俎氏为鲍俎氏所改。”或音cuò,亦姓。明代有俎琚,正德进士;又有俎有用,五台知县;清代有俎知蕙,顺治辛丑进士。
俎姓是现行较罕见姓氏。2021年全国俎姓总人口仅有9千人。今河北之昌黎、乐亭、涉县,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湖北之武昌,福建之宁德等地均有分布。
人为刀俎的俎是什么意思?
刀俎的俎是古代使用的砧板,
“俎”是什么意思?
俎 zǔ
(1) ㄗㄨˇ
(2)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其用每与鼎、豆相连。《礼记·燕义》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古时宴飨,每人前面有俎案,上面摆满菜肴,食有食相,也就符合礼仪了。
(3)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4) 姓。
(5) 郑码:ODOL,U:4FCE,GBK:D9DE
(6) 笔画数:9,部首:人,笔顺编号:343425111
酉阳杂俎的俎是什么意思?
酉阳杂俎的俎是说(1).就是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 清 钱谦益 《<镜古篇>序》:“盖 郑广文 荟蕞, 段柯古 杂俎之流。”如《酉阳杂俎》、清人尤侗的《西堂杂俎》等。
俎字怎么读?
汉字“俎”,词典意为器皿、粘板,也可用作姓氏。跟据河北省河北磁县黄鼠村《俎氏族谱》记载:俎氏一族,本姓“祝”。南宋绍兴年间有个殿前督统制名叫祝靖的人,祝靖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姑父,他生有八子,父子九人皆进士出身,当时有“殿前督统制,一门九进士”之美称。一代名将岳飞被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害死在“风波亭”,后来为了躲避株连之害,祝靖特将八子召集在一起,命其将“祝”改为“俎”,不过现在仍有没改的,还有姓“祝”的。
俎氏一族人才辈出,尤其是明朝嘉靖年间,河北磁县黄鼠村俎琚官至户部郎中,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黎民爱戴,也深受嘉靖皇帝赏识。对此,《磁州县志》、《江西九江地方志》、古磁州乡贤祠碑刻等都有记载,现在也是人才辈出,天南海北有不少能人志士。
我初步了解,大概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说到底就一句话,天下俎氏系一家,是宋殿前都统制祝靖之后裔!
跗骨之俎的意思?
砧板上的脚背,等着挨砍。
俎[zu]
1.(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同本义
为俎孔硕。——《诗·小雅·楚茨》
祭操俎。——《山海经·海外西经》
又如:俎几(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俎拒(俎足中央的横木);俎味(祭祀用食品)
3.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切肉的砧板。)——《史记·项羽本纪》
俎姓来源和历史?
俎姓: 念zǔ,也有念chuò,为当今中国罕见姓氏。 1、来源于鲍俎氏。《 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有鲍俎氏,俎氏为鲍俎氏所改”。清人张澎《姓氏寻源》考证:“俎”姓为“鲍俎”氏所改。“鲍俎”氏原为北魏时期代北地区少数民族,汉化改革,复姓“鲍俎”氏改为“俎”氏。 2、来源于朱姓。明朝皇族的后代。俎家的第一代祖先名叫俎云阳,即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在明末战乱中,太子与他的弟弟朱慈炯及奶妈、丫鬟一起逃到了乐亭冯家哨。太子改姓俎,是寄寓着以帝王之身祭天地先祖之意。而《红楼梦》就是这位太子以隐喻的方式对明清之际历史的回顾和总结。《红楼梦》的作者是帝王身份,“日边红杏依云栽”才是隐喻的作者的真名实姓。译出为:俎云阳,是作者隐居后改的姓名。原名为朱慈烺,是明末崇祯帝的太子。 3、来源于祝姓。为北宋大将祝靖公,河北磁县人,娶民族英雄岳飞的姑母为妻,生有八个儿子。北宋时,奸臣秦桧谋害岳飞,株连九族,为避难,祝靖公的八个儿子逃往四方,到了河北磁县、山东济南、河南太康县等地,隐名埋姓,将祝姓改为俎姓,以避免奸臣谋害。 《俎氏宗派》16开本,共84页,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刻本,俎氏二十世裔孙俎成光根据先祖“家之藏书”所撰。俎成光,字映奎,许昌北效俎庄人。该族谱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俎氏家谱序》;第二部分:《俎氏家谱稿本序》;第三部分:一至廿四世的俎氏族谱。 俎氏家谱稿本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俎氏一族其先本祝姓,太上不可考,宋殿前督统制祝靖公娶武穆姑母,生八子……岳遭害后,恐秦谋及亲党,欲改姓避难,因俎而易祝……五子景行迁长社(许昌)……。《俎氏宗派》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许昌俎氏家族是岳飞姑母第五子祝景行之后裔,它是岳飞被害后,其家族残遭株连铁的史证,是研究岳家族繁衍的珍贵史料。《俎氏宗派》复印件现藏许昌魏都区档案馆。原件藏于许昌北郊周庄一农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