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最经典的十篇散文?
她的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理闻名文坛。
这是毕淑敏老师最经典的十篇散文:
1、毕淑敏《生命的借记卡》
2、毕淑敏《好好的爱自己》
3、毕淑敏经典散文《读书使人优美》
4、毕淑敏经典散文《紫色人形》
5、毕淑敏经典散文《提醒幸福》
6、毕淑敏经典散文《婚姻鞋》
7、毕淑敏经典散文《孝心无价》
8、毕淑敏经典散文《爱怕什么》
9、毕淑敏经典散文《素面朝天》
10、毕淑敏经典散文《旷野与城市》
毕淑敏的写作特点?
她的作品的专题几乎都是母爱,婚姻,女人,医生,文章里包含她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她年轻时行医的经历,对人性剖析得很直白,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她的散文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世界的惊奇,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讲述的每一个小故事,回忆的每一段经历,每一个美好的生活片段,琐碎而平淡,却能深入人心,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延伸阅读
大概很少有人会对毕淑敏这个名字完全陌生吧。
凡是见过毕淑敏的人都知道,她总是带着盈盈的笑意,身上也永远充斥着从容而温和的气质,她只需要坐在那里,哪怕什么都不做,你似乎就能感受到有一束光洒在她的身上。
就是带着这样的气质,毕淑敏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如果你去搜索她的作品,就会发现,她笔下作品的数量,鼠标滚动几页都翻不到底。
环顾四周,像毕淑敏这样的作家,真的已经不多了。
弃医从文的作家,并非只有鲁迅,还有毕淑敏。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名心理学咨询师。
从她的头衔中我们不难看到,毕淑敏这个医生的身份,不是说说而已。而这个身份的开始,也尤为特殊。
儿时的毕淑敏,非常排斥医生这个职业,毕竟,在医生的世界里,似乎永远充满了死亡、伤痛、拯救与放弃,实在算不上一个令人快乐的职业。
但是,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害怕什么,越是要经历什么。
1969年,毕淑敏应征入伍,经历了12天的长途跋涉,她来到了西藏阿里军分区,成为了一名卫生员。彼时的西藏地区,条件有多么艰苦可想而知。
连绵不绝的雪山,刺骨的寒风,稀薄的空气,满目荒凉没有边际的高原,这一切,都是过去的她从未想象过的。
在这样残忍而极端的环境面前,她甚至计划过自杀,试图从悬崖上一跃而下,结束这份痛苦与折磨,但是最终却因为害怕连累队友一同摔下而放弃。
那一年,毕淑敏16岁,正是拼命向世界汲取养分的年纪,却一脚踏入了这样的壮阔与荒凉里。
在西藏的时光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具具尸体。
由于部队的条件无法满足他们进行人体解剖学习,于是只能抬着尸体爬到雪山顶上进行实验,而这些尸体,大部分是他们前一天还在悉心照料着的熟人。
该如何描述这个场景,雪白的山巅,盘桓在半空中的苍鹰和秃鹫,以及山巅中间围绕着一具尸体的他们,仔细认真地拿着手术刀研究每一个器官。
当他们解剖结束后,会根据当地的习俗,放在天葬台上,看着秃鹫把他们分食,从此这个生命就泯灭在了天地间。
天地有多壮阔,人就有多渺小。
(西藏阿里)
这一切,都是常年生活在车水马龙中的人无法体悟和想象的。
毕淑敏在西藏一待就是十年,十年里,她从卫生员,到助理军医,再到军医,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挣扎与消亡,却依然相信生命在这世间难以抵挡的力量。
在无垠的山巅之上,她疗愈了别人的身体,但也缺失了自己的另外一部分人生。在阿里的第11年,某一次回到家时,她发现自己的儿子得了佝偻病。那一刻她十分愧疚,作为一名医生,却没有关心过儿子的身体。
(毕淑敏与儿子)
于是回到阿里以后,她马上向政委打报告,申请调回北京。
“我已经把我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阿里,接下来,我想把我剩下的世界奉献给我的儿子。”
就这样,毕淑敏回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医生。
毕淑敏真正成为一名作家,发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昆仑殇》的时候,已经35岁了。
成为作家,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她冷静思考后的决定,她对这个世界,实在有太多话想说。
回到北京做医生以后,毕淑敏仍然会怀念她坚守了十年的西藏,想起那片满载着悲壮的“战场”,这份经历让她的写作之路一经开始,就难以停下。
总有一种作家,并不是靠文笔取胜,而是靠着强大的人生经历。她把在阿里十年的经历一点一滴地描述出来,去探讨生命的意义。
于是她开始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常常到凌晨还未停笔,可是医生的工作往往需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毕淑敏决定暂时放弃医生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作家。
然而,从《红处方》到《拯救乳房》再到《花冠病毒》,毕淑敏的大部分作品都与医疗有关。
二十几年的医生经历就像是一剂强大的养分,滋养着她的内心。
由于经历过太多生死,触及过太多人性,毕淑敏对生命有着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思考,她对于生命中的挣扎与苦痛也有着更加精准的把握。
在毕淑敏的写作理念里,写作就是出卖资源,只有丰厚的精神储备,才能支撑一个作家不断写下去,否则只有华丽的文字,永远写不出耐人品读的好文章。
于是她总能以最细小的笔触,去书写最盛大的人生,人们总能从她那些温柔又从容的文字里,感受到来自生命、来自死亡、来自苦痛的坚硬与力量。
而这一切,是如今市面上所谓的“伤痛文学”无法比拟的。
毕淑敏一生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定义,但是她自己却并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而是始终带着强烈的悲观主义。
某一次,在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里,毕淑敏见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在弥留之际曾对她说:这一辈子,我觉得从来没活过。
这个世间,有人在天堂,有人在地狱。那么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活过自己的一生?
毕淑敏用了很久才跟自己和解,作为一名优秀作家、心理学家,她常常受邀去学校讲课,她跟每个孩子都说过,要学会体察身边的幸福,真正的幸福都是朴素而琐碎的。
同时,与很多作家不同,毕淑敏似乎是一个“社会属性”极强的作家。
比起对文学价值的追求,她似乎更在意社会责任的实现。
在毕淑敏的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对人性卑劣的体察,能看到对世间无奈的挣扎,也能看到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她似乎永远带着清醒的目光品味着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生存的社会。
与其说毕淑敏是一名作家,不如说她更像是站在社会一旁心怀悲悯的斗士,以文字做绳索,试图把那些幽暗或堕落拉回正轨。
就像她在写《红处方》时,就是带着这样一份责任感,去描述毒品,描述那份沉醉在最深处的堕落,而值得品味的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最终以自杀的方式去殉圣洁的事业,以昭示信念的力量。
毕淑敏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文字拯救一部分人,更希望人们能够因此去相信生命的力量。
我不仅仅想把你拉起,我还希望给你走下去的信心,这是毕淑敏式的悲悯。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如果说她已经用了生命的大半去完成前两项,那么进入暮年后的毕淑敏,更多的开始与自己对话。
她早在西藏的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字时就明白,人最应该解剖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于是人到暮年,她开始前往更多的地方,与风景对话,也与自己对话。
“我知道我要什么,知道我要做什么,知道我会碰到哪些阻碍,我希望自己能知天命,能耳顺,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此,我对这个世界无抱幻想,但并不悲观。我也不会虚妄地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但同时并不丧失信心。”
越是见过天地众生的人,就越是心境澄明。越是熟知于人性的人,就越是真诚慈悲。毕淑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最好的样子,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最好的归宿。
正如开头时提到的,环顾四周,如同毕淑敏这样的作家已经不多了。
这个时代的洪流,也愈加复杂难辨。
但是,希望我们仍能如同毕淑敏希望的那样,永远相信人,永远相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