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为啥叫重耳?
晋献公年轻时伐狐戎,抢了个美女狐姬,是姬姓,晋国公室也是姬姓,在《白虎通义》里面说:同姓通婚,其生不蕃。也就是同姓通婚伸生出来的孩子不好,可见优生优育观念在春秋时已经深入人心。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zhong er),是什么意思呢?
“重”是贵重的意思,“耳”是感叹词,啊的意思
重耳酒是什么品牌?
品牌就是重耳
重耳酒,质地清爽醇香,口感轻柔地道,这款是其基础款,三年陈年醇厚度略有不足,建议若纯饮,先陈一段时间或者温热后再饮。这款重耳酒的酒色偏金黄,口感醇厚,入口绵,价格实惠,五年陈的黄酒适饮期,品质稳定,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百姓口粮酒。
重耳生于外申王生于内什么意思?
出自《史记 晋 世家》。
重耳、夷吾、申生皆为晋献公的公子,申生为献公正夫人所生是嫡出,被立为太子,后献公正夫人去逝,晋献公纳狄女为夫人,狄女为其生二子,献公爱狄女遂有废立之意,而狄女也处心积虑要害死献公的这三个儿子,其中申生是主要加害的对象。
重耳知道狄夫人的意图,就带着几个随从逃走了,从此周游列国,取得大国的信任,为其后来回国继位打下基础。而申生固守孝道不离本国,最终被谗言加害。即所谓的“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
重耳身体有什么异象?
异象:重瞳骈胁
春秋时期关于重耳的传说。
完全是继承了,古之大成者都有异于常人禀赋的古代一脉相承传统。
其真实性是不把他挖出来都难以证实的。
常人都是长肋条,瘦到一定程度,才会被人说都露出肋条板了。到重耳这得把个条去掉,他直接长肋板了,肋条长一起成一块板。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曹国国公曾亲自认证,偷看另一个大男人洗澡。
代价很严重,所以有了重耳的重瞳骈胁传说。
重瞳是两个重叠的瞳孔,又一个传说是项羽也长着这样一双眼睛。
为什么卫国不欢迎重耳?
卫文公因邢人、狄人联合入侵,不能以礼相接待。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因邢人、狄人联合入侵,不能以礼相接待。
宁庄子对卫文公说:“礼是国家的纲纪,亲是人民团结的纽带,善是立德的基础。国家没有纲纪不可能长存,人民不团结就不可能坚固,不善也不可能立德。这三者,是国君应当谨慎的。如今君王抛弃它,恐怕不行吧!晋公子重耳是个贤人,又是卫国的亲属,君主不以礼相待,就是抛弃了以上所说的三种美德。小臣因此说要请君王认真地考虑考虑。卫国的祖先康叔,是周文王的儿子。晋国的祖先唐叔,是周武王的儿子。为周朝统一天下建立大功的是周武王,上天将保佑周武王的后代子孙。只要姬姓的周朝永世不绝,那么守着上天所聚集的财富和民众的,一定是周武王的后代。周武王的后代中,只有晋国繁衍昌盛,晋国的后代中,公子重耳最有德行。现在晋国的政治仍然无道,上天保佑有德的人,晋国能守住祭祀的人,一定是公子重耳了。如果重耳能够返国复位,修其德行,安抚百姓,必然获得诸侯的拥护,讨伐以前对他无礼的国家。君王如果不早作打算,那卫国就不免要遭到讨伐了。小人因此感到害怕,怎敢不尽心而言呢。”但是,卫文公听不进宁庄子的话。
重耳的年号?
重耳年号是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公元前628年,重耳逝世。
为什么说重耳忘恩负义?
说重耳忘恩负义的原因是因为他忘记了曾在逃难之时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介子推,并且铸成大错,无意间烧死了恩人介子推。
晋公子重耳为避祸,曾被迫流亡在外19年,流亡之时,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次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介子推竟割了大腿上一块肉,煮野菜肉汤给重耳喝,事后他很感动。然而他当了国君,在论功行赏时,不知什么原因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夸功争宠,而是携老母隐居于山西绵山。
重耳听说后,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山高林密寻而不见,只好听从手下建议放火烧山逼其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铸成大错,无意之间恩将仇报。
这就是所说的重耳忘恩负义的原因。
重耳胼胝典故?
历史上的重耳,为了逃避家里人的陷害,在外面奔波流浪了十九年,可是好不辛苦。
结果一直等到他那个夺取了王位兄弟死了,他才兜兜转转的回到了晋国当上了晋王,也就是晋文公。
当年逃亡结束,在回国时路过黄河,重耳看着黄河宽阔的水面,感慨万千,想着回到晋国后,登基称王,当真是苦尽甘来,苦,那是极苦,甜那也是极甜,可以说是走了人生中的两个最极端。
看着跟随着他一路走来的队伍,马廋,车烂,众多随从,面黄肌瘦的一个一个的,好一支破破烂烂的威武之师。
他都想把这一切都丢进黄河,让滚滚而去的黄河之水,把一切都通通冲走,包括他低头向别国求助,那种种的经历,一冲个干干净净。
回到车前,他看着车里的草席被窝,都是破破烂烂的,随车使用的餐厨用具,简直是惨不忍睹,登基当王后,这些物件,可都用不了了。
再看着队伍里,一些手足胼胝的人,面目黛黑,这些人,这尊容,以后怎么入宫为官呢?
想想晋国以后朝堂之上,站着这么一群人,比农民还像农民,一个一个被太阳黝黑,却又是一个一本正经的讨论国家大事。这么一想,这画风,重耳忍不住浑身一哆嗦。
赶紧的,把这些破烂玩意儿一股脑的丢弃,重耳是看这些破烂货就肚子苦。
身边随从之人,已经按照重耳的命令,开始执行,这时候队伍里有人放声豪豪大哭了起来。
重耳回头一看,是咎犯,正坐在地上,眼泪鼻涕都是流了出来。
重耳走过去问道为何哭?
咎犯哭个不停,并不回答重耳,不管不顾的就是苦苦在那放声大哭。
重耳再问。
这时咎犯才边哭边说道“公子这般不念旧情,这些物件陪伴公子多年,可是临近回家,往后是大富大贵了,这些物件说丢弃就丢弃了,我们这些年跟着公子的老人,公子到时候不是说丢弃就丢弃了。”
重耳闻言如闻惊雷,赶紧下令把那些物件放好,这些物件这些人,已经跟随自己有十九年了,自己的做法,确实是寒了人心。
重耳当即表示,往后绝对不会丢弃故旧。
后人往往会用重耳胼胝来形容那些忘旧的人。
重耳是多大的官?
重耳不是官名,而是人名。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年,卒于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恒公并称“齐恒晋文”。
晋文公重耳的典故?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翟族狐氏的女子。重耳从小就喜欢结交贤士,身边有不少能人,其中最有名的是:赵衰,狐偃,贾佗,先珍,魏武子。
晋献公登基的时候,重耳已经成人,那一年他二十一岁。
晋献公13年,也就是公元前664年,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太子,在献公的耳边进谗言,把重耳发落到蒲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去防备秦国。等到晋献公21年的时候,已经年老昏聩的献公竟然杀了原来的太子申生,并又一次听信骊姬的谗言,要把重耳等几个公子全都杀掉。
重耳知道消息后,就带着五位贤士及一批随从流亡到国外去了。
他们先来到狄国,这儿是他母亲的祖国,对待他们很友好,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十二年。在这期间,晋献公去世了。大夫里克杀死了骊姬及太子奚齐等人,派人去接重耳回国,想让他登基为王。
但是,重耳害怕回国后遭到杀害,没有答应。这样,他的弟弟晋夷就被接了回去,大臣们拥立他为君王,即晋惠公。晋惠公当了几年君王,总觉得重耳流亡在外,迟早有一天会卷土重来,于是,他也派人去追杀重耳。
重耳知道这个消息后便与大家商量,他说:“当年逃离晋国,并没有远走,而是避难到狄国,就是因为这里离晋国路途近,随时可以回去。如今在这里歇脚这么多年了,也该走了。”
他们觉得齐桓公乐于做善事,推行王道,正招募天下贤才,就决定去齐国。
要去齐国,必须经过卫国,重耳本想前去拜访卫文公,可卫文公看重耳是一个倒霉的公子,根本不理会他,重耳只好作罢。他们经过一个叫五鹿的地方时,腹内十分饥饿,见路边有农夫在吃饭,便走上前去讨要。谁知那些农夫懒得理他们,随手拿起一块泥巴递给重耳。
重耳见农夫如此侮辱自己,不由大怒。
可赵衰和狐偃却劝他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把土地给了我们,不正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这才苦笑着下了台阶。
重耳一行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盛情迎接。他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皇族的一位女子嫁给了他。
有了优越的生活,重耳很快安下心来,不愿意再去别的地方。
两年之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了内乱,与齐国临近的几个诸侯国也常常来侵扰边境。赵衰等五位贤士觉得这样在齐国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便在一棵桑树下悄悄商议,准备劝重耳回国,以图大计。
这些话正巧被几个采桑叶的侍女听到了,她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重耳的妻子姜氏。
姜氏一听,非常高兴,就对重耳说:“听说你要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却说:“人生只求安乐,我觉得这里很好,干吗要回晋国呢?”
姜氏说:“你是一国的公子,出于事变,流离在外。如今,你身边的贤士把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而你却贪图安逸,这根本就是辜负他们!”
当天晚上,姜氏和几位贤士一商量,把重耳灌醉了,运出了齐国。
重耳一行经过燕国、宋国、郑国等诸侯国,最后抵达了楚国。
楚成王把重耳当成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接待他。楚成王对重耳好,重耳也很尊敬楚成王,两个人很快就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会上开玩笑地对重耳说:“你如果回国登基,拿什么来报答我呀?”
重耳说:“珍禽异兽、玉器丝绸,这些东西贵国有很多很多,我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报答大王的恩德。”
楚成王说:“如此说来,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想了想,说:“如果我能够回国登基,我一定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万一有一天晋国与楚国兵戎相见,我愿意为您退避三舍。”
当时,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
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重耳的话,认为他对楚成王很不礼貌,想杀了重耳。楚成王摇摇头,没有同意。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这时候,晋国长期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圉从秦国逃走了,秦国非常恼怒。秦穆公听说重耳在楚国,便召他到秦国去。重耳到达秦国后,秦穆公把王族的五名女子给他做嫔妃,并表示愿意助他回国。
晋惠公14年,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继位,称为晋怀公。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归晋,晋怀公及其手下的几个不想拥立重耳的大臣被杀死,重耳登上君位。
这就是晋文公。
重耳离开晋国的时候四十三岁,重新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二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