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全面质量管理有四个主要的特点:

一、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要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质量职能是全体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

三、质量问题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解决质量问题也如此,应该在整个产品质量生产、形成、实现的全过程中都实施质量管理;

四、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在企业内部,凡接收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再生产的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观点。通过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达到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的目的。

全面管理的观点

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全企业的管理和全员的管理。   1.全过程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2.全企业管理   全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   3.全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

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以预防为主,就是对产品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使每一道工序都处于控制状态。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科学的质量管理,必须依据正确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找出规律,再结合专业技术和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正确措施。

质量控制的四个阶段

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   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每一环都要求品质:学习、思考、分析、评估、改进。产品可靠:及时完成、品质优良划一。更顺畅的沟通管道:倾听、询问、勇于发言。”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有哪些主要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发展的一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事后把关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因为事后把关型无法防止废品发生,用数理统计方法使得事前预防称为可能。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费根鲍姆首先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质量问题不只局限于制造过程,解决问题手段也不局限于统计方法。质量管理由制造过程逐渐发展到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关注的各个方面(全面) 早期(TQC),演化为(TQM). 基本要求: 1.全过程质量管理 2.全员质量管理 3.全企业质量管理 4.多方法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八大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质量管理的六大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从管理的对象、管理的范围、参与管理的人员以及管理的方法等方面,都与以往的质量管理有较大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

1、管理的对象是广义的全面的质量,即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并且立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用提高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途径来达到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2、管理的范围是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即在市场需求调查、产品设计、试制和鉴定、生产制造、产品检验、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用户对产品质量的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上都要进行质量管理工作。而以往的质量管理是发生质量问题以后的管理,属事后管理。

3、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即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工都要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增强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保证质量的提高。传统的质量管理工作,只属于质量管理部门的任务。

4、管理的方法是全面的、综合的,全面质量管理吸取了各种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等各种科学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同时力求做到简单适用,直观形象,便于推广。

公共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全面质量

不仅限于产品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

2、全过程

不仅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的全过程。

3、全员参加

强调的是质量好坏,人人有责,全体员工都要参与。

4、采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满足用户需求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用户至上”是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

5、以预防为主的事先控制的新时期

预防性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区别于质量管理初级阶段的特点之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及特点?

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适用性为标准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一般都是以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目标,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需要 符合企业事先制订的技术要求就行。

但是,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截然不同,它要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始终以用户的满意为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全面质量管理,则将涉及所有参与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人员。◆以人为本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为了做到以 人为本,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高层领导的全权委托,重视和支持质量管理活动;给予每个人均等机会,公正评价结果;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缩小领导者、技术人员和现场员工的差异。◆突出改进的动态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改进的动态性。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产品生产的目标是 符合质量技术要求,而现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但是,由于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顾客的需求通常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变得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有动态的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不但要求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控制程序,而且要有改进程序。◆综合性 全面质量管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指的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并 且组成多样化的、复合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从而使企业的人、机器和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在日本,石川馨博士最早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并总结出全面质量管理的七种方法,如直方图、特性要因图等。

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博士。他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 2 –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强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调全员的教育和培训。因此,要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首先应该理解全面的含义。

全面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词语,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运用多种手段,系统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应当是以质量成本来衡量和优化的。因此,全面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制造过程本身,而且已经渗透到了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之中。

– 3 –

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原文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中,Total指的是与公司有联系的所有人员都参与到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中,Quality指的是完全满足顾客明确或隐含的要求,而Management则是指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地协调好。

根据ISO 9000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由此可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因此,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要管理好生产过程,还需要管理好设计和使用的过程。

通常认为,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简称人、机、料、法、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既要管理好生产过程,还必须管理好设计和使用的过程,要把所有影响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形成综合性的质量体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求有全面的质量概念,还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强调全员参与,即“三全”的TQM。

– 4 –

全面质量管理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的全面的综合治理,它不仅仅强调各方面工作各自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各方面工作共同发挥作用时的协同作用。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适用性为标准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一般都是以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目标,即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需要符合企业事先制订的技术要求就行。但是,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截然不同,它要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始终以用户的满意为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全面质量管理,则将涉及所有参与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人员。

2、以人为本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必须十分重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为了做到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高层领导的全权委托,重视和支持质量管理活动;给予每个人均等机会,公正评价结果;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缩小领导者、技术人员和现场员工的差异。

3、突出改进的动态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改进的动态性。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中,产品生产的目标是符合质量技术要求,而现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能够符合顾客的需求。但是,由于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顾客的需求通常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变得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有动态的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不但要求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控制程序,而且要有改进程序。

4、综合性

全面质量管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指的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并且组成多样化的、复合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从而使企业的人、机器和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在日本,石川馨博士最早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之中,并总结出全面质量管理的七种方法,如直方图、特性要因图等。

– 5 –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综合化的管理方式。企业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除了要注意满足“三全”的要求外,还应该落实好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具体内容。通常情况下,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必须涉及两个方面的含义:一般性的内容和一般性的方法。

1、一般性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性内容必须是可以计量的,同时又具有技术含量。此外,质量特征发生变化是有原因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质量的计量特征和技术特征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性内容首先是指质量的计量特征和技术特征。质量必须是可以度量的,能够准确地、并且必须用数据来表示。同时,质量又要体现一定的技术,例如制造技术、质量检验技术,或者蕴含在产品当中的功能方面的技术等。这些都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所要求的。

(2)质量特征变化的原因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性内容中还包括质量特征变化的原因。由于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地改变,产品质量如同市场规律一样同样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需要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者去研究,寻找产生波动的具体原因,并谋求将这种波动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当然,完全消除这种波动是无法实现的。

2、一般性的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般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界限的判别、质量的抽样检查、预防性质量管理和成品质量检验。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企业就能够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有可能更好地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1)质量控制界限的判别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质量的波动必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性方法来说,如何去设定波动的界限,即质量控制界限的判别,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

(2)质量的抽样检查

产品质量的检验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抽样检查,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把所有的产品进行彻底的检验,特别是对于那些批量很大的产品来说,做到全检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为了比较客观地反应产品的质量,我们就必须研究如何抽样、如何对抽样的可信度进行评估等。

(3)预防性质量管理和成品质量检验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第三个一般性方法就是预防性质量管理和成品质量检验,这些在企业的质量检验中经常可以看到。实际上,质量并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同时也是预防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质量的预防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