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例子50字 舍生取义的例子简短

中国历史上,自杀的义士、将领、帝王很多,有选择自刎的、有选择上吊的、有选择投水的、有选择自焚的、有选择服毒的、有选择跳楼的,他们要么舍生而取义,要么兵败而不降,要么国破而守忠,要么在政治斗争中被赐死。义、忠、节在他们看来,比生命更重要。比之因忍受不了生活的重负而选择自杀的人,似乎他们的死更壮烈一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开始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论生活如何艰苦,总是默默忍受,正是靠着外人不可想象的坚韧和忍耐,中国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一路生活到了今天。

全球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来,造成了人的异化,人变成了工具,普通大众多数在生活的繁琐重压、工作的乏味无望、人情的冷漠疏远、居所的漂泊不定中渐渐消磨殆尽了生命的激情,身心无处安顿,有些人年纪轻轻就选择了自杀,全球自杀率居高不下,每年都有关于自尽的新闻。他们的死,是社会整体的悲剧。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那些选择自杀的人们的故事,或许对现代人有所启发,以此为警惕,珍惜生命,因为活着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一、田横、聂政等义士。

春秋战国时期,兴侠客义士,他们的忠义故事令人慨叹。这股风尚类似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又或者说是春秋义士的精神传于日本。如田横,起义反秦,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在刘邦招抚途中田横选择自杀,五百门客听闻后集体选择自杀;

田横五百义士

如聂政、聂荣姐弟二人,聂政为报韩大夫严仲子知遇之恩,仗剑入廷刺杀了韩相侠累,因怕连累姐姐,便自毁面目,剖腹自杀,姐姐得知,不顾危险,寻认弟弟尸体,气绝而亡;如要离,为了为吴王阖闾刺杀庆忌,不惜施苦肉计,斩掉自己右臂,并让阖闾杀掉自己妻子,要离杀了庆忌回国,吴王要重谢,要离说他杀庆忌,不为做官,只为吴国百姓安宁,说罢自杀身亡…………其他有名的义士还有弘演、苌弘、豫让、侯嬴等等。

电影《英雄》中李连杰饰演的刺客

二、项羽、蒙恬等将领。

项羽之神勇,无人不知,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兵败,突围至乌江,拔剑自刎;

项羽雕像

蒙恬,秦国著名将领,攻破齐国,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了万里长城,后在赵高、胡亥政变中被赐死,吞药自尽。

三、屈原、王国维等文人。

屈原,战国楚国人,忠事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衡秦国,却屡遭排挤,楚怀王不听屈原意见,执意入秦,后被囚禁死于秦国。楚怀王死后,因襄王听信令尹子兰谗言,流放了屈原,后来秦国大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国灭,屈原悲愤抱石投于汨罗江自尽;

屈原

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其死成谜,有的说忠于清朝,因清朝灭亡而完节,有说被逼债,又说文化殉节等等。

四、夫差、崇祯等帝王。

夫差,阖闾之子,吴国末代君王,一生好战,打败越国,后来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国力渐盛,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争霸时,乘虚而入,打败吴国,后夫差匆匆赶回,越国再次兴兵,夫差战败,自刎而死;

吴王夫差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勤于政事,然大局难以挽回,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

五、卫子夫、杨玉环等红颜。

汉武帝晚年疑心较重,宠信江充,江充因与太子有嫌隙,故意奏说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派江充查办此事,擅闯卫子夫和太子宫中,说搜出了木偶,太子为证清白,捕杀江充党羽,太子被陷以谋反之罪,汉武帝派兵镇压,卫子夫被收回皇后玉玺,为证清白自杀;

杨玉环被唐玄宗册为贵妃,宠爱有加,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随唐玄宗逃往蜀中,途径马嵬驿,陈玄礼为首的禁军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最终玉环被赐一条白绫,自缢身亡。

杨玉环画像

历史上这些自杀的人,有些出于义、忠、节而自愿赴死,有些兵败或国亡无奈自尽,有些守节而死,有些在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无论以何种形式选择生命的终结,我们都无权指责,只希望今天的人能看重生命的价值,笑对生活,让生命在活着、奋斗着发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