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答案
本文系“叙说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选官制度,比如汉朝的察举制和举孝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但这些制度都是让氏族集团和贵族担任朝廷要员,普通寒门学子想要当官非常困难。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打破氏族垄断官场的行为,就发明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举进士,为国家储备人才,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科举制不论你出生如何,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为国效力。
科举制度从隋朝发展到清朝,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变化和侧重点,每个朝代的科举考试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且有很大的不同。一、唐朝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类,分别为常科和制科,定期考试的就是常科,突然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叫做制科,制科随意性太大,我这里讲讲常科。唐朝初始,常科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志、明算等50多种“专业”,部分“专业”看名字就能猜得出来,比如明法就是法律、明算就是数学了。在古代,由于法律、数学的知识体系非常薄弱,未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不被人重视,渐渐的都被废除了,导致后期的科学发展渐渐滞后于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朝保留下来的科举考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明经,一种是进士。其中,明经主要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考试题目往往是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写上其中一句,然后让考生补充其它的内容,或者解释其中的意思。这种考试只从固定的几本书中选材,所以难度实在不高。难度真正高的是进士,考的是诗词歌赋,只会死记硬背就不行了,必须得有真正的文采与才华,所以通过率不高,受到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当时所传的便是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算老明经,但五十岁能考上进士算年轻的了。到了后来,明经基本就不怎么受重视了,进士成为第一选择。为了挑选官员,更是提出了策问这一项考试的科目,其便是议论,主要是对某些政策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对策,需要考生对当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教育有独特的见解。下面有一道唐朝策问的题目,大家看是否能答得出来?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大意是打仗必然会死人,杀人绝不是好事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近边境多事,朝廷正在讨论征伐之事。如果能通过外交努力,实现罢战息兵,那是最好的。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二、宋朝科举制度
到了宋朝,科目就进一步简化了,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只考两种:一种是对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种是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来写一篇作文。只要考过公务员的都知道,这种考试模式和“申论”特别像。下面有一道苏轼担任开封府试官时出的考题,你试试解解看。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大意就是“试着比较专制的优劣性”。)
三、清明两朝科举制度
到了明朝,鼎鼎大名的“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统治了明清数百年来的科举考场。所谓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八股文不仅对上述结构很严格,对内容也有很高的要求,面卷上的每一个字,表达的每一个主题,都要严格遵循理学大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否则任你写的妙笔生花也无济于事。某年科举出了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题目,题目如下:《二》。对,你没有看错,题目就一个“二”字,大家一起来解解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