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组织法2022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村民组织法的历史沿革?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修改。将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什么是组织法律?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由于行政活动的广泛性及复杂性,某项行政事务可能由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管理的情形有不少,如卫生防疫站和食品卫生监督站都不是行政机关,经《食品卫生法》授权,它们就能行使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权和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相对人的行政处罚权。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
(2)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3)被授权组织在执行其被授职权以外的自身职能时,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组织法和行为法的特征?
行为法是一门运用一般行为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边缘学科,组织法指专门规定某类国家机关的组成和活动原则的法律。
行为法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产生于美国,已发展到整个西方(包括日本),对东方国家也发生了不小影响。
组织法是实体法的一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行为法学既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又是行为科学的组成部分。行为主义法学在理论上受西方经验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美国实在主义法学的影响。
五个组织法是哪五个?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