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诸葛亮详细介绍?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代表作《出师表》
提出“隆中对”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年少时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垄亩,善计谋,通兵法,留心世事。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和好西南各族,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策略,即所谓“隆中对”。后为刘备主要军师。在联孙攻曹之际,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荆、益,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曹丕代汉,他支持刘备称帝,任丞相。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并决议政事。他曾率军五次北伐,两出祁山(今甘肃西河西北)以图统一全国。任丞相时,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必信,推行屯田。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等,被称为“天下奇士”,著有《诸葛亮集》《出师表》《诫子书》等。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葬定军山,追封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诸葛亮
别名 诸葛武侯诸葛孔明卧龙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公元181年
去世日期
公元234年10月8日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
代表作品
出师表
后出师表
诫子书
兵法二十四篇
爵位
武乡侯
后世追谥
武兴王(东晋);武灵王(唐)等
号
卧龙
字
孔明
儿子
诸葛瞻
官职
丞相
益州牧
司隶校尉
兄长
诸葛瑾
主要成就
草庐对策
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国
安定南中、北伐曹魏
身份
宰相
谥号
忠武
陵墓
五丈原(今宝鸡岐山五丈原)
所属时代
汉末三国
逝世地
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五丈原)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诸葛亮的意思?
1、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2、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3、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吊孝百科?
《诸葛亮吊孝》讲述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智谋之争的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但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 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是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时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前去东吴吊唁周瑜。
诸葛亮吊孝,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胆识与格局,缓和了吴蜀两国间的矛盾,稳定了联合抗曹的局面。
诸葛亮是什么人?
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细心谨慎的人。后人评价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可见他才能之广博超群。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苦哭周瑜全文?
诸葛亮苦哭周瑜,事见《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孝,耒阳县凤雏理事”,诸葛亮哭周瑜之全文如下——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是什么原因造成诸葛亮身体虚弱?
诸葛亮还是因为过于劳累而不善于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是诸葛亮懂得这个道理,他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主公留下的偌大的基业实则是一个烂摊子,有着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诸葛亮几次出祁山?
诸葛亮2次出祁山,正史中,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真正出祁山有两次。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取眉县,让赵云和邓芝率一小部分兵力占据箕谷,为疑兵,以牵制魏军主力,而诸葛亮自己亲率蜀汉主力大军进攻祁山。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兵出祁山,用木牛运粮,但是因为粮草用尽,无奈又退军了。在退军的时候,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死张郃。
第一次北伐:因为诸葛亮用人失误,马谡战败,丢失街亭,诸葛亮进退失据,没有办法,只得退军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出师不利,留下遗憾。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围攻陈仓,魏国大将曹真阻挡,诸葛亮因为粮草用尽,无奈退军。第二次北伐,没有出祁山。虽然第二次北伐没有什么成绩,但是,退军的时候斩杀了魏国大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陈式率军攻武都、阴平,魏国雍州剌史郭淮率军准备与陈式交战,诸葛亮率军到建威,郭淮退走,于是,平定了武都、阴平二郡。
第四次北伐:是出祁山了,虽然没有大的战果,但是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郃,也算是除掉了一个劲敌。
第五次北伐:因为以前两次因为粮草用尽,不得不退军,前功尽弃,让诸葛亮吸取了教训,他打算分兵屯田,以保障粮草。但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在当年八月,病死在军中。
诸葛亮死前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诸葛亮临死前十大预言?
第一个著名的预言是“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这句话的前半句说的是诸葛亮自己回天乏力,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的志愿,而“阴居阳拂”指的是太监黄皓乱政,最后一句则代指魏国必将占有天下。
第二个著名的预言是“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火中有火”。
指的是司马炎取代魏朝,而“光烛中土”说的是晋朝的政权不会存在太久,这是因为他的帝位得来的不光彩,最后“江东有虎”暗指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定都在江东的建康。
第三个著名的预言是“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这句话道尽了李唐时期的历史,十八男儿指的就是李氏,前半句指的是李渊父子必将在太原起兵,造反才能获救,否则就会遭到隋炀帝的迫害,而日月丽天指的的就是日后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之事。
诸葛亮最后一个预言,也是最天方夜谭的预言是“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这个预言至今还没有实现,这说明诸葛亮认为日后中国必将进入大同社会,这是上古时期的圣贤们一直都期盼的理想社会,希望诸葛亮的预言能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