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实践与探索)

非洲猪瘟防控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非洲猪瘟可防可控。在世界各国防控非洲猪瘟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还是在减少和保护易感动物方面,我国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一、控制和管理传染源方面

精准清除(拔牙)技术领先全球,并成为很多国外专家、学者及同行的共识。加之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协会或企业实施区域风险等级管理、区域合作联防联控,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及时发现、及时检测、及时诊断和精准清除(拔牙)等技术方案的实施,非常有效地阻止了非洲猪瘟病毒在区域或猪群中的传播。
实践心得:
(1)精准清除(拔牙)不是简单地把感染猪移除,而是要把区域内的病毒一并移除并杀灭。部分猪场“拔牙”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污染物品及粪沟的处理,尤其是粪沟相通的猪舍。
(2)饲养管理人员责任心要强。一线生产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如果饲养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猪只不食等现象,并及时采取管控措施,窗口期“拔牙”成功率最高,可能是因为病猪还没有排毒,有时只需要把这头不吃食的猪赶走,就能达到控制病毒在猪群快速扩散的目的;如果是感染3天以后,才发现不食、发热等症状,麻烦就比较大。
(3)进出猪场的人员或物品未按规定的程序进出,是部分猪场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这些猪场有一些有特权的人员和对这份工作无所谓的员工,更多的是和猪场的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有关。
(4)现阶段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因此,控制和科学处理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死猪(包括病死野猪)及污染物,不让媒介接触传染源(病毒)并传染给猪非常重要。这是打好这场非洲猪瘟的防控战、阻击战和根除净化战的关键,需要我们相关行业从业者(养猪、屠宰、运输等)以及主管部门团结起来。

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

国内一些企业或团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技术,尤其在结构化防非以及生物安全体系顶层设计构建方面。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物理屏障防控非洲猪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能把相关人员的意识屏障再建立起来,通过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意识屏障相互协同(体系或系统防控非洲猪瘟),可以完全阻断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国内已有一些优秀的养猪企业获得了成功。例如:云南神农、武汉金龙等。
关于非洲猪瘟病毒能否通过雨水传播的疑问。首先要明确,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水传播,但是北回归中线以南水网地区每年5~8月份以及北回归中线以北每年8~12月份区域性发生的非洲猪瘟,真的是通过雨水传播的吗?笔者认为未必,2019年9月份以来的实践,更加证明了这一话题值得探讨和探索。因为2019年以来很多猪场对水的处理已经做到了极致,结果还是中招了!但是有部分规模猪场(比如武汉金龙、云南神农等)也处在这些重灾区,但毫发无损。还有一个现象,北回归中线以南地区每年9月份以后到次年4月份也经常下雨,为什么这个时间段很少发病?北回归中线以北区域每年1~5月份也经常下雨,为什么这个时间段也很少发病?由此,笔者推测,可能问题不是出在雨水上,而是还有生物安全漏洞没有被重视和堵上。

三、保护和减少易感动物方面

众所周知,防控非洲猪瘟要建立三道屏障,用以保护猪只不被病毒侵染,即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意识屏障。我们认为,可能还有第四道屏障:“生物屏障”。
2019年以来,我们对非洲猪瘟重灾区幸存猪场或者说幸运猪场的调研发现,它们可能不是简简单单的因为“幸运”。甚至有一些“奇葩”猪场,本场以及外来人员不换衣服,甚至鞋也不换,可随便进出猪场,也安然无恙,可能是有一道看不见的“生物屏障”保护了猪群。这些猪场或农户的管理,根本谈不上生物安全体系,有的连设施设备包括猪舍都很简陋,有的就在路边甚至国道旁边。
这些猪场之所以能幸存下来,共性是:要么使用含活菌类的发酵饲料,要么是饲料中添加含活菌类的发酵原料(包括发酵类中药),比如天津猪世纪(添加发酵的原料)、河南浚县的某猪场(使用液态发酵饲料)、河南某教授在漯河的猪场(使用液态发酵饲料)、PJ中药的区域用户、××K帮自己的猪场及区域用户(添加发酵后活菌包装的饲料)等等。笔者个人推测,可能是发酵类微生物屏障保护了他们的猪和猪场。也许是发酵类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本身可能有杀灭病毒作用,也许是发酵类微生物(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代谢产物能够杀灭病毒,也许是发酵类微生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代谢物能帮助猪只建立起阻止病毒进入机体的屏障……这个问题涉及到微生物学、生理学、化学、免疫学等,也许将来通过跨学科合作才能解释清楚。总之,笔者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希望有资质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研究和探索一下是不是真的有这道“生物屏障”。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猪场都生存在重灾区,非洲猪瘟病毒不可能只光顾周围的猪场,而绕过这些猪场。所以,非洲猪瘟病毒+猪未必等于非洲猪瘟。
关于中药防非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很多养猪人在这方面花费不菲,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在调研中还没有发现一个依靠中药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的案例。有效果的,可能是发酵类中药,可能还是和发酵类菌种或代谢物有关系。当然,中药在缓解病猪症状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四、小结
非洲猪瘟可防可控,应建立以物理屏障、生物屏障和意识屏障为主、化学屏障为辅的思路。
防控非洲猪瘟,一定要具备系统思维,具体到企业层面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1)在猪场设计、规划和建造时要本着不相信任何人的原则,因为物理屏障防控传染病是最可靠,也是最有效的。
(2)把每个人的意识屏障建立起来,猪场实行人性化管理,大力改善员工福利,树立起全体员工的“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3)非洲猪瘟病毒怕干燥,对于这一特点的利用,我们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专家点评

尽管,在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我国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但是当非洲猪瘟病毒造成了养猪业天翻地覆变化的两年后,我们才知道自己仍然低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凶残。病毒以简单、隐秘、高效的方式,降维打击般重创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养猪业。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巨大威胁,不甘坐以待毙的中国养猪业,也迅速行动起来,各路有识之士、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抵御这个共同的敌人。行业资深专家尚海广老师,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遵循传染病控制中,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善待易感动物的基础措施,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深度思考,提出了自己的防控主张,并进行了认真梳理。看似简单却拳拳到肉、刀刀见血,值得推荐,值得借鉴。                                                                    
点评专家:唐朝   
编辑:河北方田  冯亚敏     审阅:仇华吉 
往期回顾

▼ 第1期“抗非大家谈” ▼
【1】仇华吉:非洲猪瘟是一种可管理的疫病
【2】余旭平: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生物安全:让非洲猪瘟病毒遇不到猪
【3】高远飞:用“铁桶模式”提高抗击非洲猪瘟的可靠性
【4】郭廷俊:防控非洲猪瘟要重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5】樊福好:非洲猪瘟检测瓶颈之核酸提取与纯化
【6】韩春光: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和对行业的见解
【7】曹松嵘:临床防控非瘟需注重细节和化繁为简
【8】何启盖:要科学防控非洲猪瘟
【9】王爱勇:防控非洲猪瘟需要系统思维
【10】游启雄:保猪净化,有道可寻
【11】邵国青:非洲猪瘟发生一周年自问自答
【12】范卫彬:操作不规范是非洲猪瘟防控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13】唐红宾:“善待猪,提供生理舒适度、原料清洁度和营养均衡度,降低非瘟感染概率”
【14】刘自逵:疫苗与中草药搭配有利于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
【15】赵普刚:搞定非洲猪瘟要有系统化的防控方案
【16】区伟波:凡病不治疗

▼第2期“抗非大家谈” ▼

【1】郭廷俊:养猪实战派:巧妙解决冬季北方猪场保温与通风矛盾!
【2】吴荣杰:认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特征,抓住关键,务求实效
【3】仇华吉: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猪场如何打赢抗非战争?
【4】陈芳洲:非洲猪瘟精准清除成功案例分析
【5】周海鲁:我们是如何抗非的?
【6】吴家强: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猪安全体系

【7】李金龙:十六字箴言 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之精准清除方案成败
【8】赵宝凯 于学武:御敌于外、截病于初,非洲猪瘟可防可控

【9】陈俭:在云南防非(上)
【10】吴荣杰:非洲猪瘟凭眼观超早期识别与预防性淘汰技术探讨
【11】曹松嵘:用消毒池替代猪舍门口的消毒盆——细节决定成败
【12】邵国青:该抓“牛鼻子”了——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13】刘从敏:猪场生物安全文化建立之我见
【14】郑全:中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估标准探讨
【15】付学平:非洲猪瘟后猪场成功复养之道
【16】苏志鹏:规模化猪场复养关键点剖析

▼第3期“抗非大家谈” ▼

【1】杨耀智:从技术角度看集团化养猪企业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刘立茂:过去的兽医实践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启示
【3】张文火:非洲猪瘟背景下现代化猪舍设备系统的选择

【4】郭廷俊:不太“怕”非洲猪瘟的阳光猪舍养猪模式
【5】王长年 赵俊娜:非瘟防控,岂容“烽火戏诸侯”?——浅谈PCR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监控措施及规范化操作流程
【6】赵宝凯 李洪宇:抗非檄文
【7】潘飞: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规划设计

【8】赵宝凯  耿健:非洲猪瘟背景下售猪生物安全管理
【9】余旭平:生物安全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意志!再谈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

【10】区伟波: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11】范卫彬:使用酸化剂防控非洲猪瘟存在哪些误区?

【12】王帅彪:非洲猪瘟下猪场的生存哲学——巴西净化非洲猪瘟给我们的启示

【13】付学平:新冠肺炎防控经验对我国净化非洲猪瘟的启示
【14】仇华吉:非洲猪瘟防控之“道”

【15】陈家锃:过度检测,适得其反——检测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16】邵国青: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复养——做决策要考虑哪些深层次因素?

▼第4期“抗非大家谈” ▼

【1】白挨泉:临床兽医专家对非洲猪瘟的再认识
【2】刘朋昌:猪场常见的非洲猪瘟防控漏洞(上)
【3】张国栋:非瘟背景下的养殖理念
【4】余旭平:非洲猪瘟精准清除与新冠肺炎国内防控方案的对比
【5】唐朝:从非洲猪瘟到新冠病毒,那些不得不说的事(上)
【6】游启雄:非洲猪瘟常态化呼唤系统思维
【7】夏天: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群健康管理
【8】付学平 王琦:鸡西三德牧业考察报告——被非瘟“遗忘”的角落

【9】刘向东: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养猪文化建设与制度保障
【10】孙元:非洲猪瘟背景下的中小规模养猪场生存之道
【11】罗小锋:猪场常见生物安全问题
【12】邵国青:最高水平的管理态度 使猪场立于不败之地
【13】解伟涛:浅谈非洲猪瘟防控常见误区
【14】唐朝:从非洲猪瘟到新冠肺炎(中)对抗病毒的策略选择
【15】仇华吉:防控非洲猪瘟要三管齐下
【16】章红兵:一例非瘟病例成功“拔牙”总结

▼第5期“抗非大家谈” ▼

【1】赵同刚  韩春光:猪场复养失败原因浅析
【2】吴家强:非洲猪瘟监测的误区和盲点

【3】赵宝凯  耿健:非洲猪瘟定点清除的战术应用
【4】王珂:非洲猪瘟定点清除中的关键举措
【5】仇华吉:新冠肺炎阻击战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镜鉴
【6】仇华吉:防非复产十大要略–尊重事实,科学施策;着眼整体,系统思维
【7】区伟波:基于实际现象的防非复产要点
【8】王直夫:系统思维,把握重点,精准防控非洲猪瘟
【9】吕广骅:体内外生物阻断的理论与实践 —— 以天津猪世纪种猪公司为例
【10】黄如渠:筑牢防线,多级阻断,系统防控非洲猪瘟
【11】章红兵:非洲猪瘟定点清除场安全生产措施
【12】赵和平: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常见假阳性结果分析
【13】尚海广:非洲猪瘟防控实践与探索

非洲猪瘟防控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