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学院——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北京石油大学
北京石油学院——
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我在北京石油学院的这段生活是我的黄金时代,在我一生中这是最最美好的时光。这些书我走哪带哪,我带着的是我青春的回忆。”
——王坚忠
“这些书我走哪带哪,我带着的是我青春的回忆。”2020年11月19日,北京石油学院1953级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校友王坚忠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抚摸着早已泛黄的油印纸,眼神中透着光,仿佛思绪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在这一天,他正式将自己珍藏一生的珍贵书籍捐赠给自己的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这是2020年001号捐赠物资,更是王坚忠校友对母校的深情。

档案馆馆长宋刚为王坚忠校友
颁发捐赠证书

1953年,18岁的王坚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填报高考志愿。没有人来指导他哪些专业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年轻的王坚忠只是单纯地认为:我的父亲是水泥厂的技术员,我自己起码得当个工程师吧。于是就这样确定了要填报的大致方向——工业院校。可是工业的方向也有很多,航天、自动化、矿产、石油等等。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展急需石油,其他工业建设也都离不开石油。于是他以国家需要为导向,毅然选择了刚刚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自此开始了他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刚刚成立,学生宿舍“工字楼”刚刚完工,教学楼也非常简陋,但这从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校为学生们配备了顶尖的师资队伍,王坚忠说:“曹本熹老师当时是学院的副院长,武迟老师是我们的系主任,朱亚杰老师教我们专业课。教我们燃料化学的老师是留苏的,教设备的老师是留英的,苏联专家也过来给我们上课。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国家的知识和精华都在这里,一定得好好学。我们的的老师都是高级专家学者,要尊重这些老师、要认真听老师们的课程。”没有教材,老师们翻译国外的书籍,在学校内设立油印工厂,雕刻手写钢板印制教材。就是在这些顶尖学者们的培养下,我校第一批自主培养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奔赴祖国各地。
所指为1953级人造石油专业
毕业合影
注:曹本熹教授、武迟教授、朱亚杰教授均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国家纺织工业部急需人造纤维方面专门人才,到北京石油学院招聘毕业生,将含有“人造”名称专业的毕业生们集体招进纺织部。原本想为国家重工业、石油事业助力的王坚忠又一次以国家需要为己任,“转行”投身国家轻工业的建设,来到了纺织部北京研究院。一个“重”一个“轻”,自己的专业书可能就再也用不上了,但王坚忠想要留住对母校的回忆,仍旧带着自己所有的教材陪伴自己走向工作岗位。
参加工作不久,国家进入特殊时期,一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北京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王坚忠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他在吉林工学院(现长春工业大学)的教书生涯。后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被安排到农村插队。农村的生活条件艰苦,东北的冬天更是寒冷透骨,需要燃烧大量的柴火来取暖,很多下乡知青用带来的书籍引火;居住的房屋土墙上到处落灰,知青们多用图书报纸拿来糊墙、糊窗户以挡灰、防风。那时的交通远没有现在便捷,下乡的路不好走,要坐火车、坐汽车再步行很远才能到插队的村子,那几本又厚又重的教材从未被落下,随着王坚忠来到了长春、来到了插队的农村。即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在对纸的需求量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王坚忠始终小心翼翼得保存着自己在北京石油学院时期使用过的教材,不舍得拿出来,他担心其他人在他不注意的情况下拿出来“应急”。就这样,这几本厚厚的教材一直陪伴他度过东北一年又一年的寒冬,直至其返回北京,来到北京化纤厂工作。

北京石油学院1953级炼制系校友毕业
30周年纪念合影
当王坚忠再次来到自己的母校,距毕业已经30周年了。学院路8号已经成为记忆,1953级炼制系同学们于1987年再聚首,欢聚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1957年炼制系64名毕业生走出北京石油学院的校门,奔赴全国各地建功立业。30年后,年过半百的昔日同学们回到一起学习、奋斗过的校园,看望尊敬的师长、回忆青春岁月。说起这次聚会,王坚忠校友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这是段无比幸福的记忆.
1987年毕业30周年返校时期的王坚忠

由于身体原因,坚忠校友常忘记刚刚发生过的事情。但对北京石油学院时期的人和事,都记得格外清晰。他得知母校要来接受他的捐赠后非常高兴,认真收集整理材料,与我们分享老照片和同学名册,我们从一位85岁的老人身上看到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他怕自己一时想不起来,特意提前把当年教过他的老师名字都写在纸上,一一说与我们听。
王坚忠校友回忆各位任教老师

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给坚忠校友带来了校友纪念品,当我们拿出金色的校友校徽时,坚忠校友嘴里一边念叨着“这个好!这个好!”一边往自己衣服上扣。
王坚忠校友佩戴校徽手捧教材

坚忠校友将这6本厚重的教材交到我们手上时,满是心愿得偿的满足感。“我的孩子也没干这一行,我年龄也大了,这些书放在我这儿也没什么用了。我就是想把书捐赠给学校,以表达我对学校的尊敬,也算是我对母校的回报。”前几日,王坚忠校友的家人联系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说想要捐赠一些书籍以实现老人的心愿。接到电话的我们满是欢欣,由于校址变迁,很多珍贵的史料流转多地,对于老校友们捐赠的老物件,学校都极其宝贵。王坚忠校友将随着他辗转多地、伴随他六十余载的6本教材无偿捐赠给母校,是对我校在校生进行校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这泛黄的油印纸,沉淀的是坚忠校友对母校深深的爱与眷恋,写满了北京石油学院那段最美好时光的记忆!
图为王坚忠校友捐赠的教材
中石大人CUPers
  校友微信平台为你搭建分享的桥梁,
内容包括获奖喜报、
人生感悟、母校情怀、校友们的奇闻异事……
欢迎校友们踊跃供稿!
投稿邮箱:
cupxyh@cup.edu.cn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排版:沈生磊
审核:吴明帅

北京石油大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