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政治是什么意思?
即士族政治。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来的江东偏安政权,士族代表人物王导及其堂兄王敦分掌文武大权。司马睿即皇帝位时,竟请王导同登御座,接受百官朝拜,虽然王导固辞,但“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谚流传遐迩。
这种主弱臣强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变。门阀士族居于支配地位,军政大权先后由琅琊王氏、颍川庚氏、谁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执掌。 在门阀政治下,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皇权与士族之间、南北士族之间、北方士族之间、门阀士族与次等士族之间的内争不断发生,勉强维持着皇权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平衡。
门阀士族比在西晋拥有更加优厚的政治、经济特权,他们凭借门第,自可平步青云,位至公卿。至东晋末年,门阀士族已经人才凋零,终于让位于次等士族刘裕。 刘裕代晋建宋,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权的结束和新的皇权政治的重建。
东晋门阀政治参考史书著作?
《东晋门阀政治》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
本书以江左几家侨性士族与司马皇权结合的历史兴衰为线索,从政治史角度对我国中古政治史中”东晋门阀政治”这一重要问题行了独特考察。
东晋时期高门士族的成因与地位?
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一点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
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东晋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东晋王朝,最明显的就是其由士族门阀掌权的门阀政治。
门阀政治起于东晋之初,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等门阀,确立了以北方侨姓士族和南方本土士族,与司马氏皇权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在门阀政治的格局之下,士族门阀压制皇权,由此一改西晋时司马氏宗亲遍布朝堂内外并握有重权的情况,改由士族子弟出仕中枢和外部方镇。干系江左政权安稳与否的荆、豫、徐、兖等各州军事方镇,也大多以士族掌控。由此确立了一种无论中枢还是方镇,都由士族掌权的局面。
东晋士族专权说明什么?
说明了东晋皇室皇权旁落,世家大族把控朝政
东晋一朝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门阀政治,世家大族几乎把持了全部的朝政,皇帝虽然在其位,却无法主其政,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权旁落,士族门阀的特权大大的超过了西晋时期的门阀。
一方面是因为东晋司马氏建立皇权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与辅佐,建国之后也在政治、军事事务上多有倚重。一方面世家大族也不断的通过制度来扩张自己的权势,形成了“举贤不出世族”这样的局面,而且门阀之间盘综错节的关系也使得彼此之间尽管权斗,但是并不会伤害制度本身。
东晋士族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一、东晋士族政治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二、东晋士族政治的实质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根本原因是东晋王朝必须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
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东晋实行什么制度形成了什么阶层?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推行门阀政治的王朝。所谓门阀政治,就是门阀制度发展到极致而来的一种政治制度,在门阀政治下,皇帝和他所代表的皇权,在权力架构中处于边缘位置,掌握最高权力和核心权力的人,是士族。就东晋来说,从东晋建立,一直到淝水之战前后,东晋先后由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执掌朝政。这四家就是掌控东晋命运的士族群体,而皇帝只是个吉祥物而已,并不掌握实权。
整个魏晋南北朝都存在门阀制度,但只有东晋才是唯一的门阀政治。许多批评门阀制度弊端的人,很多都是从东晋一朝的门阀政治说起的。毕竟门阀政治发展到顶峰,就是门阀政治,而东晋也是士族最鼎盛的时期。
不管是门阀政治还是门阀制度,都有士族的身影。在门阀制度下,士族几乎都垄断了仕途,形成了非常严重的“阶层固化”,谁的出身高,谁就能当大官,一辈子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那些出身低微的人,不管怎么努力奋斗,都很难有机会出人头地。而且在门阀制度下,士族通常都握有较大的权力甚至是特权,而到了门阀政治下,士族则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连皇权都要屈从于士族。至于庶族和出身寒微的人,自然没资格享受什么权力了。
所以,单看这一点,门阀制度包括门阀政治,都有非常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是如果以门阀政治来看的话,门阀政治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以东晋来说,东晋除了立国初期有两场规模较大的战乱以外,在淝水之战前,东晋整体上保持着政治稳定的状态,老百姓免遭战乱之苦,生活也相对好一点。这当然得益于士族对权力的调控和掌握。而淝水之战后,士族门阀衰落,东晋的皇权开始开始崛起,皇族掌权以后,东晋先后出现了孙恩卢循起义、桓玄篡晋等诸多战乱。可以说,从司马氏皇族掌权,一直到东晋灭亡这段时间,东晋一直是处于战火纷飞、战乱频仍的状态,政治动荡不堪,老百姓的日子也非常糟糕。
对比士族和皇族执政时期的不同表现,就能明显看得出来,士族在稳定朝政,稳定政局这方面,功效是非常明显的。而皇族掌权,只会引起各种战乱和战火,让老百姓陷于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之中。
门阀政治另一个重作用,就是有效避免了皇位继承上的流血冲突。因为在门阀政治下,皇帝并没有多少实权,所以谁当皇帝,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人会为了毫无实权皇帝,而打得不可开交,头破血流。所以东晋的皇位继承,一直非常稳定,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甚至战争。
而门阀政治完全被破坏的南朝,特别是在刘宋,因为皇位继承而引发了许多流血冲突,在刘宋,自己人为了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可以说,刘宋的皇帝,都是踏着族人的尸骸而登上皇位的。整个刘宋时期,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引发了许多战乱和战争,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对比东晋和刘宋的皇位继承问题,就能明显看出门阀政治发挥的作用有多重要。
东晋士族政治的典型事例?
东晋百年的门阀政治中,曾经居于权力中心的士族只有几家。其中颍川庾氏受桓温诛戮;龙亢桓氏在桓玄败后死绝;太原王氏世称华胄,它的两支也都在政争中覆灭。只有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在长时间的复杂冲突中,没有受到集中的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王、谢家族人物就成为替新朝奉玺缓的工具而受到特别的重视,家族发展得以延绵久长,至于南朝之末。
后代所称五朝门第,遂以王、谢为其代表。这种情况是由东晋的政局造成的,而不是说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中,本来就以王、谢的门第最高。
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时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