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法与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就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来源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消耗系数,并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这是由美国的WassilyW.Leontief教授创立的。严格地讲,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计量模型,它广泛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两大部类间、积累与消费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部门的投入量和产出量。
投入产出法的简介?
投入产出法 (input-output method )
投入产出法,就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来源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消耗系数,并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这是由美国的WassilyW.Leontief教授创立的。严格地讲,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计量模型,它广泛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两大部类间、积累与消费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部门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中国性、地方性、专业性、大型企业、一般企业等形式。当预测中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关系,根据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关系,来推测预测目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常用投入产出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
投入产出法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率,也称为出品率。顾名思义,投入产出率就是投入了多少原料,最终产出了多少产品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一般为产出成品总重除以投入原料总重,比如投入1000公斤原料,最终产出成品总净重960公斤,那么,投入产出率等于96%。
一般认为,投入产出率反映着生产管理的水平,体现着生产管理人员的价值。并且,认为投入产出率是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成本指标中最核心的一个,也是企业成本的关键控制指标。
但笔者觉得,投入产出率很大程度或者说更大的部分来源于设计,来源于工艺,来源于原料,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在整体的投入产出率指标数值上很难体现,并且,因设计、工艺以及原料的不同,也无法进行对比与分析。
对工厂管理来说,对企业成本控制来说,反映生产管理水平、体现生产管理人员价值是投入产出达标率,企业成本的关键控制指标也是投入产出达标率,而不是投入产出率。所以,生产管理更应该关注的是投入产出达标率。
投入产出达标率,是衡量标准的投入产出率达成情况的指标。根据产品设计、工艺及原料,产品的投入产出率有一个设计值,或者说理论值,这个理论值就是投入产出达标率的标准。
本文介绍投入产出达标率常见的三种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达标率的第一种算法,按投入算,即以原料的投入数为基准计算。其计算公式是:投入产出达标率=产出的理论投入量/实际投入量*100%。产出的理论投入量是指,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按照产品的配方或标准BOM, 反推计算出来的原物料投入量。
举个例子,已知:投入1.2单位原料,可产出1个A产品;某日,A产品实际产出1000个,生产实际投入原料1250单位,求该日A产品的投入产出达标率。
计算过程:1、按已知条件,标准配比为1.2:1,那么1000个A产品理论需要投入1200单位的原料,而生产实际投入原料1250单位,那么,这一天,A产品投入产出达标率=1200/1250*100%=96%。
投入产出达标率的第二种算法,按产出算,即以最终的产出数量为基数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投入产出达标率=实际产出量/投入的理论产出量*100%。投入的理论产出量是指,将投入的原料,按照产品的配方或标准BOM,理论计算出来的产出数量。
也按上面那个例子,实际产出量是1000,投入的理论产出量=1250/1.2,那么,投入产出达标率=1000/(1250/1.2)*100%=96%。
投入产出达标率的第三种算法,按达成算,即按标准的投入产出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投入产出达标率=实际的投入产出率/标准的投入产出率*100%。
也按上面那个例子,实际的投入产出率=1000/1250,而标准的投入产出率=1/1.2,则投入产出达标率=(1000/1250)/( 1/1.2)=96%